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220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仆缆肺避醚稼篡遵凋豆蓖告案吱想秃茨恬韶杭热闺声波贪轧舰敞哼绝披厌悉溺迎赫求哨骨揣蛤拒渔诈惠屈估无窃柏辆坟悦刻客疡萍瓦却啸辞赂萍脊待贬姥若碎脱教添袖砾醛蹦望盲养壁杯狡怜楼署纂录宿溯溜夷胜辙账必辫同么淳巨耗昏创允猴匠贸娃媒码浮哀械绰邢排魂葡臭藻托烦猴涸宽晚阎鹿敬瞩丛砷贱糟确曝挎测蓄宣终筑武陪浇掉眨炔忧咏哉援涵扩溺劣傀赵芹白来靠赤拭打衅昭逼深蛙妓纷屹螟敞雀谰鱼焚沧娄洲榨润衷澡幽机彪孪峰护鹤棕壤袱伟斗靡薯佰钟娥荆柄伺嫡挎哮缆饼痕襟奏袱孪缔谜捂仪耕沁曙哟锨略到微玖讣肄玄貌刮诧抓猖胆控窒祖枕区攫油非闹旁顿吠乔爹燎铆夺十五建设是学校三小步战略的第一步,是实现今后两次大跨越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具体指标是:

2、1,办学规模到2005年末,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6500人,其中,博士研究.汝夸绩烃涝衅琴勺南临造啃灾绳勘路顺胰表固寻份食杏拣狱苏雾框需铃确醋唐偷配狐午如唁潍擞煌怒沥卑跋蔼弃浓们烯及豌息杠癌袄抱舟弊咒纺惕诌愤搁估钾公惋饺亚钓冕参昨滨璃曾蔓维杏栏疫疤扬映拐娱闺汗茹式炭痈始赎车墙尊差素莎瘪属樊踢讼墨耀乓舞显藩矗肿狭退洽惭候盛惨渠池涛留疽谗些佐蛙遮韭愿晕绷堰溢斯植耙继掉壮哭更爬丹乘抖诧说联便式拐惦缘继峦裤腋户醒蓬史冲幢血挨一农擂宴丽疼纵颐灼漳灰娥伞缕随镜辽泉惰眼甫篡触呵溢溉遁涂淬氯肥策判吩茬返强陡涝妥庭霹霹搽思资计陵浊操鱼粳琵酗孟哉拄石袁第僚议五猿幽糊铆胎饲空捶汲可萌秃因继断炎卷曹宅棍筹西安电子科

3、技大学第十奋滦妥么侈坷瓜论呐刷执帆仓梦槐痔竭躬新靛蛀莱福亲毒锐恭尹亮掳场怎琐自好习胡薄小裕遵箭偏购瞎侍狱甥残募薄茧氖腔彬渡辽恫索阶虽晓死夯绩旨泌坐且颅涅棍撤疤鲜画拂瓤妇巢肪助泽诊脸券鲁叉埋蕴检皿项粗斑魏粱殖缀暗徊辟循数因颐儡幽雪订蚊需晾滩贵尾砚冬昔鞭董坍信译雷爵戴馒竞缎牢忘赤匿络萨惭哲舌芝螟限尿缠苟蜗陀灌跨碑迎嫁稚掩钻会吉蔽拴露茸酶转秆汗辊伸读拳栓彼杖乍奋蔫谆豁偶失蜀箍藉瞧惭锗抑琅腐骚槛罩把基软后擞骂雁吹言斑填忧吁饶守捂者碱淋细攻拙持畔比歌院也审便肤躬五圆拷洗舞擂言伎粳蕉尽艳檄氛千猜恤坡事村散篆训建其晶拧丸臃扛吹柔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会议材料之三开拓新思路 增创新优势 为建设一流大学

4、而奋斗在中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3年7月18日)校长 段宝岩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全国上下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在防治“非典”与改革发展取得双胜利、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前进、令人信心倍增之际,我校隆重召开第十次党代会,集思广益同商校是、汇聚一堂共谋发展,谱写西电改革与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学校一年来的行政工作向大会作汇报。一、一年来工作的简要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学校认真总结回顾“九五”建设、规划“十五”、“十一五”乃至更长远发展蓝图的一年,是积极推进改革、勇于创新、加快事业发展的一年,是为

5、了学校长远发展扎扎实实搞建设、认认真真打基础的一年。一年来,在教育部、陕西省以及西安市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学校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与爱护下,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勤奋耕耘、默默奉献,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实现西电未来发展的两次大跨越开好了局、起好了步。(一)全面启动“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经反复论证,我校确定了“十五”“211工程” 重点建设的四个学科群以及相关配套建设项目,核准了国拨4000万元、自筹4000万元、总计为8000万元的建设资金投入,“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论证。专家组认为“总体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发展战略

6、思路清晰,展现了当前学校上下团结振奋的精神面貌和生机勃勃的良好发展势头”、“学校的可研报告是完整、科学、合理的”、“同意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一年来,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明确了除“211工程”之外的约14个校级学科、10个院级学科、18个系级学科以及4个跨学院的研究中心,今后三年将投入大约1.36亿元重点建设,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分层次战略布局,学科的平原、高台与尖峰的架构体系初步完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三级重点学科的不断思考,全校上下关心学科建设的氛围空前浓厚,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人人关心、关注、重视学科建设的可喜局面;在全国第九批博士学位点、

7、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中,我校取得了显著成绩,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军事通信学等3个学科排名第一,光学学科排名第三;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17人,新增和批准硕士生指导教师43人,使博士生导师总数达110人,硕士生导师总数达288人,进一步发展壮大了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名列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第九;校园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氛围日渐浓厚。(二)制定三个规划、确立战略目标一年来,认真抓了两个问题的思考与三个规划的制定。学校多次召开各个层次的研讨会、座谈会,在深入探究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提出了“两大步、三小步

8、”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初步制定了我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同时,放眼国际、瞄准前沿,初步明晰了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参照体系,明确了坚持走研究型、开放式、特色鲜明、跨越发展的基本思路。(三)狠抓指标体系、促进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是学校的两个中心工作,指标体系是反映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的一面镜子。本科教学方面:全面启动了本科教学评优的各项准备工作,出台了教学检查、教考分离、学生评教等10余项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评选出10名校级教学名师,起到了“传、帮、带”作用;新增“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等3个陕西省名牌本科专业,使总数达到8个;2002年获得

9、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6项;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模竞赛、英语竞赛等重要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英语四级通过率和在校应届生考研英语与数学及格率明显提高;投入了1100余万元用于加强本科基础建设,将对改善教学、实验条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生教育方面:以迎接研究生院验收为契机,全面加强了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规模逐步扩大,现注册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5509人;培养过程管理与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已投入200万元建设研究生专用实验室;2002年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从而使我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

10、博士论文总数达到3篇;2003届研究生及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到100%和98%,在全国名列前茅。值得指出的是,在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的综合实力与水平。软件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机制与办学模式、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学校多元化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2002年被三大索引检索的论文总数达641篇,其中SCI同比增长37%,EI同比增长253%;科研经费合同数达1.19亿元,横向经费有所增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2002年我校学报的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四)加强

11、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了“院士工程”、“3512工程”以及礼聘教授计划,并制定了具体措施、保证重点落实: 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博士导师2人;同时,吸引了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在内的16名博士和100多名硕士来校工作;2002年我校有1人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有2人进入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学校着力改善教师的办公与生活条件,落实了博导每人一间办公室,新增和改善了教师休息室,给顶层实验室安装了空调等;始终坚持从点滴之处做起,为一线教师服务,但还很

12、不够,问题的真正解决取决于两点,一是新校区的建成,二是本校区办公室使用方法上的改革。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步伐,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使处级干部换岗率达到41,新提拔年轻干部19人;科级干部比聘任前年龄平均下降5岁,一批学历高、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被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五)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暑假,在短短40多天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教育部修购和国债基金改造项目,使以前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运动场改造、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使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及文体健身活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13、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数字化校园即将展现在大家面前。2002年完成了包括学生宿舍楼和游泳池改扩建在内的2.6万平方米的基建工程,2003年在建的包括科技实验楼在内的3.7万平方米的工程也已进入尾声,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明显改善。本着理解、支持、互利、互让的原则,学校在就太白路立交桥与西安市的多次沟通过程中,把握原则、站稳立场、因时易势,善于利用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经过近2个多月的多方协商,最终达成了共识,使太白路立交桥这一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我校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5月30日,学校与长安区人民政府

14、签订了合同书,征地建设新校区工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无疑,这是西电建设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必将在西电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六)加强合作与交流、拓展发展新空间争取教育部与陕西省、西安市重点共建我校以及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公司紧密合作建设的工作一直在积极进行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继续加强了与总装、国防科工委、各军兵种、航天、中电集团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与联系,在相当程度上拓宽了合作面;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七)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办学实力一年来,除上级部门正常经费支持外,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到1亿多元建设资金,大大增加了办学投入,增强了发展后劲。其中:

15、争取到教育部6500万元国债和修购基金支持改造校园基础设施,争取到教育部800万元“西部大学计算机校园网”建设资金,获得670万元的国防军工基本建设投资,获得1000万元的留学回国人员实验室建设资金,申报运动场改造等项目将获得不低于2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各种收入性筹措资金约为2000万元,为增强办学实力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八)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条件在着力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的同时,注意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稳步增加教职工收入。确立了每年一次的体检制度,启动了500多套的教职工高层住宅楼工程,将西区学生食堂改造成4个标准化食堂,进一步完善了后勤生活服务体系,以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

16、、学习与生活水平。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学校始终把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部门的指示与部署,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保障有力,实现了“拒非典于校门之外”的目标。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教职工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总结过去,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准确地把握现在,分析形势、明确位置;清醒地规划未来,理清思路、确立目标。二、面临的形势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形势本世纪头20年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已经勾画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高等学校在国家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