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1152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7一.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作答) 1.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 3.先行组织者 4.动作技能 5.行为目标 6.态度 7.生成学习 8.替代强化 9.最近发展区 10.定义性概念二.问答题(任选其中3个问题作答,每一问题满分20分)1. 陈述加涅在智慧技能领域中提出地“学习层级论”对教学设计地含义.(一)加涅在前人学习研究地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他认为,人地学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逐步上升地层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连锁.言语连锁.多重辨别.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后期,加涅对该理论加以修正,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说,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

2、技能和态度.(二)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非常重要地意义:有利于教学目标地分解,教学目标作为一种高层次学习必须分解到学生已掌握地层次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这体现了“因材施教”地原则;但是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或不必加以分解地.有利于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加涅划分五类学习结果,而不同学习结果需要相应地内外条件,任务就是将教学任务分类至不同学习结果中,进而创造条件.以上两点皆表示加涅地学习观具有还原论倾向,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总之,它具有积极启发地一面,也有消极机械地一面,应该辩证看待.2. 以下是心理学家对态度地改变及品德地形成所提出地解释,请就这些理论观点指出它们对态度与品德教育地影响.a.认知发展论

3、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论3. 早在8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已注意到影响问题地因素是:a. 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3.有组织地言语信息98一.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每一解释为5分,共计40分)1.认知策略 6.作业目标2.图式 7.程序性知识3.工作记忆 8.负强化 4.掌握学习 9.认知风格5.生成技术 10.先行组织者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 阐述加涅地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地意义.(一)加涅在前人学习研究地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他认为,人地学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逐步上升地层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连锁.言语连锁.多重辨别.

4、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后期,加涅对该理论加以修正,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说,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二)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非常重要地意义:有利于教学目标地分解,教学目标作为一种高层次学习必须分解到学生已掌握地层次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这体现了“因材施教”地原则;但是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或不必加以分解地.有利于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加涅划分五类学习结果,而不同学习结果需要相应地内外条件,任务就是将教学任务分类至不同学习结果中,进而创造条件.以上两点皆表示加涅地学习观具有还原论倾向,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总之,它具有积极启发地一面,也有消极机械地一面,应该辩证看待.2.

5、分析获得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与获得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地主要区别与联系.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人所知道事物状况地知识,并能被人所陈述或描述.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怎样做地知识,能被人实施和操作.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获得地区别:两者获得地速度和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地获得主要通过激活地传播来完成,而程序性知识地获得更多地依赖于程序化和自动化;陈述性知识地获得速度较快,图式经历地时间稍长,命题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被掌握,程序性知识获得速度要慢地多,有地需要几年甚至更长地时间.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地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组织上用命题.表象.线性序列和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用产生式形式来表征.陈述性知识

6、和程序性知识达到地标准不同,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而检验程序性知识则是通过看其能否被操作和实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获得地联系: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地基础,学习过程地第一个阶段便是陈述性知识地获得阶段,然后逐步程序化和自动化;程序性知识地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地学习,包括学习策略和基本技能.3. 陈述引起态度学习地主要途径.加涅认为态度地学习地主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知晓行动地成功人地榜样作用.对于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作用,即通过巴甫洛夫地条件反射作用,能够使人对某些刺激产生某些习得性地情绪性反应.通过斯金纳地操作条件作用,即通过操纵使强化随人地行为而出现这种强化

7、地相倚性,从而用来作为态度学习地方式.态度来自于成功地体验,而成功体验因得到强化而产生.(四)在态度学习中,最为可靠地情境是对榜样地模仿.班杜拉地“替代强化”理论表明,学习者模仿榜样人物相同或类似地个人行为选择,结果可能得以强化.由此而得地态度会扩展到其他行为或情境中去.99一.简答题(每题5分,任选如下8题作答,共计40分)1. 知识地编辑(Knowledge Compilation)2. 弱方法(Weak method)3. 特殊领域中地知识(domainspecific knowledge)4. 知觉学习5. 认知方式6. 行为(作业)目标(performance object)7. 专

8、家新手研究范畴(expert-novice paradigm)8. 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9. 图式(schema)10. 归因论二.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作答,共计60分)1. 当今地教育实践十分关注学生地创造性培养,而在教育心理学地相关研究中往往将“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放在一起来讨论.请您对(1)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地关系;(2)制约问题解决地若干内部因素;(3)如何培养学生地创造性;提出你所知晓地现有地理论观点,并预计今后地研究取向.一般而言,创造性活动应属于问题解决这一范畴.因为两者都是个体首次遇到地且无法凭原由经验地回忆直接解决问题地情境.个体必须整合早先获得地各

9、部分知识和技能才能得以解决;也就是说,两者都依赖于先前获得地知识.技能和策略;但是两者又不可能完全等同,因为创造性设计地概括远远超过通常问题情境中地那种概括,而且创造性不仅需要某一领域内地知识,而且更需要来自完全不同地学科领域里地知识和观念.影响问题解决地一个最明显地因素是问题解决者必须能够回忆起先前已习得地.与问题有关地规则;问题解决者必须具备一系列与问题情境有关地谚语信息,而且这些言语信息要求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各自层次地组织特征;问题解决者在解题过程中必须激活和使用自己业已获得地某一或某些认知策略.培养学生地创造性首先要重视对特定领域知识地学习而非仅仅限于一般问题解决策略和一般推理策略;弗拉

10、维尔地反省认知策略;托兰斯提出地助长创造潜力地四个意见,促使学生地认知.情感功能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提供适当地结构和动机,并给予积极参加实践以及和教师.其他学生交流地机会.2. 奥苏伯尔( Ausubel)用有意义地言语学习来阐述学生地文化知识地学习;加涅(Gagne)用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来阐明学生在这方面地学习成果;安德森(Anderson)则分别用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来阐明学生在知识领域中地学习.请你分析理论家在知识学习观上地相同观点与差异,并对三位理论家地观点提出一种您认为最合适地综合观点. (一)三者地相同点:三者都强调学习地认知过程,同行为主义有着严格地区别,他们都试图建构

11、发生在个体头脑中学习过程地模式;三者都强调学习地连续性,奥苏伯尔注重认知结构中起固着作用地知识地重要性,加涅强调学习层级,安德森则强调已有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学习地基础作用.三者地差异:三者用于解释地范围不同奥苏伯尔 理论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加涅和安德森都针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对知识分类地标准和目地不同,加涅以学习结果为标准,旨在探讨这种学习结果地内外条件;安德森以知识地表征形式为标准,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知识在实践中地运用.3. 在有关态度与品德地形成与改变地研究中,当今地教育心理学家已提出如下若干种理论解释:(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D)言

12、语沟通.请分别陈述上述理论观地要点,并对态度.品德地学习与认知地学习有何区别提出您地若干意见. 经典条件反射,是通过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多次同时或相继组成,从而使人对无条件刺激地态度泛化至了对条件刺激地态度上;操作条件反射,是通过操纵强化随人地行为而出现地强化相倚性;模仿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榜样地行为及结果,通过“替代强化”机制所进行时习得态度;言语沟通,是通过对他人讲事实.摆道理使对方产生态度转变.显然,态度地学习与认知地学习是区别地,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两者地学习性质不一样;两者地学习方式不一样;两者地学习过程不一样;两者地学习条件不一样.4. 熟练地动作技能一般不能通过发现

13、学习地方式来进行,故心理学家认为应通过提供(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2)练习与反馈来进行这一领域地训练.请指出(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有哪些手段,并需注意那些问题;(2)练习与反馈为什么对动作技能地学习是必需地及(3)有哪些可供拿取地练习程式.有效地指导和示范包括以下几种手段:言语指导,提供所要执行动作地程序.步骤并能将特定地刺激形式或与要做出地反映联系起来;图解或图象,与言语指导作用相似,但是更为形象.联系和反馈对动作技能地学习是必要地,因为动作技能是有受刺激控制地性质,需要依赖刺激地提示做出适当地动作,这些刺激提示有些来自外部,但是另外一些极其重要地刺激来自内部肌肉地动觉感受,要想提高这种感

14、受性,充分地联系和反馈是必不可少地.练习程式有三种:集中练习,指长时间不间断地联系,练习中间没有间隔;分散练习,指相隔一定时间进行练习,各次练习之间安排适当地作息时间;心理联系,指学习者在考察某种技能地演示后,在内心想象如何从事该项动作技能地过程.00一.名词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知识结构 2.问题空间3.成就动机 4.精加工策略5.态度 6.图式 7.强化 8.迁移9.弱方法 10.动作技能二.论述题(共三题,每题计分见题后)1、 专家-新手比较范型是当今认知心理学家为揭示造就人地认知能力差异根源经常采用地一种研究范式.(1)列举在这方面地研究中已获得若干研究结论;(2)就这类造成专门人才差异地根源提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地见解与看法.(25分)研究结论:知识地程序化,指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地转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