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51053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_ 姓名_ 学号_ 考场号_ 座位号_装订线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历史命题教师:王立珍 审题教师:马华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亲亲相隐” 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古代司法的公正 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C损害了古代法律的权威 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唐代重谏官(负责监督政府,纠察皇帝),轻御史(负责监督官吏,纠弹大臣)。宋代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准由宰相任用,且多兼行御

2、史职权。这一转变反映了宋代( )A 监察权在政治上获得独立 B对官吏的监察有所放松C丞相与谏官政治地位平等 D对皇权的监督有所削弱3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中国古代(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专制加强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中央集权削弱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大都及附近的地区。”文中的应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D行中书省5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维护鸦片贸易说”“文化冲突说”“商业贸易说”“

3、侵略战争说”。其中,中国人最有可能支持的是( )A维护鸦片贸易说B文化冲突说 C商业贸易说 D侵略战争说6“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铃制。中国乃不国矣。”与此役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反映出林伯渠强调了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对青

4、年人的思想影响有限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8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919年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条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英美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 )A 成为世界强国 B外交逐渐自强 B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D摆脱了列强压迫9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革”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说明( )A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争议很大B史学研究深受时代影响C阶级立场影响

5、史学研究的方向D历史评价难以统一标准10. 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C. 确立了新

6、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1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13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

7、大产生,对人大负则,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14.“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15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外交活

8、动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11:40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B. 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16原新华社记者高粱增回忆:“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中的C还是按照中华人民

9、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 )A毛泽东率领带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17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皮革多少钱?咸鱼多少钱?”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 B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C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 D政治生活出现

10、城市与乡村的对立18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 )A古罗马的民主与共和精神 B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原则19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受到民众的欢迎。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A民主意识相对淡薄 B宪政基础初步确立C仍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D君主专制影响深远20.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

11、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21. 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号召下,俄国( )A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C爆发了七月流血事件 D爆发

12、了社会主义革命22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23.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胜利两件大事。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中国一边倒和美国扶持日本2

13、4. 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用一超多强来概括多极化趋势中各大力量的基本状况。多强的说法不一样,一些人认为,应包括日、德、英、法、俄、中等国;另一些人把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合起来当作一极;还有人认为,美、欧、日、俄、中五大力量支撑新格局的雏型”,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2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第卷(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如表格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