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1069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洋河南学区二台子小学 岳东梅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习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更为自学生阅读的实施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任何的学习活动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而环境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活动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构建一种有效支持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并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毫无疑问,这是

2、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促进课程体系及教材的观念与形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推动新一轮教育的巨大改变,在这种巨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基础和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性措施和立国第一要务,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教育质量的竞争必将成为新世纪各国竞争的焦点。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他更多的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因此,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求知是基础,“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已成为各国教育的热门话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4、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学会阅读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成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变为自主活动时,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而个性的发展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所以阅读更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治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就是指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

5、通讯技术等,支持学生的阅读,并促进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与交流以完成阅读活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多样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资源媒体和工具,如光盘、因特网等,光盘的容量之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网络更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爱好,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

6、识自我更新甚至创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为多种学习策略的实施提供条件,促进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阅读不是一种完全独立和孤立的学习,而是主动和个性化的学习,它需要学习环境中有组织良好的反馈系统,以帮助学生做出自我决策。同时它需要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与协作的手段、策略和氛围。Internet网络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要成为一种交流中介,让它能够为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提供机会,以便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使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智力水

7、平都有提高,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对学校、教师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实现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召集人和观众,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搜寻者、策划者和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精通本学科知识和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进展的先行者、倡导者和学习者;当然,教师不能把现代信息网络资源只简单的当成寻找教学素材的来源,也不能把多媒体作为教学用具及其工具性伸延,而应把网络技术逐渐转变成学生手中的纸和笔,并最终成为学生

8、阅读的工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生成、转化、扩展的,是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建构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转变教学观和学习观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互动环境下学生阅读这种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多种媒体的刺激、超文本特性及网络传递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学习以及师生互动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表现能力及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

9、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成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率的学习。但是,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探索和建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效果的评价体系,采取多元的评价手段,把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真正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和内容;重视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过程、教育人格方面的评价;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造性、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评价。只有如此才可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的环境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生不再仅仅依靠于教师的讲授和局限于书本的阅读,而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广泛的信息资源,并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等方式进行更为有效的阅读,从而更加增强和保持了学生阅读的动机和爱好,提高了阅读效率,使阅读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同时,由于这种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