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0194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教育学第六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掌握教育评价的一般意义; 2教育评价的一般类型与方法; 3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学重点:掌握教育评价的方法以及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法第一章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教育评价的认识 (一)什么是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用公式表示: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教育评价是由评价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因素组成。 1客观描述

2、客观描述分为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种,定性描述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定量描述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定性描述是定量描述的基础,定量描述是定性描述的精确化。两者的区别是: (1)资料来源不同。 (2)资料性质不同。(3)关注点不同。 (4)评价者的素质要求不同。 传统的评价:定性描述主要是评语、操行评定,定量描述主要是考试、分数。 2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评判。其涉及两方面的价值问题:一是对教育价值的认识问题,是本体价值还是社会价值;二是评价者本身的价值观问题,即教师的价值观。 3增值探索(评价的功能) (1)激励作用。(2)调

3、节作用。(3)诊断作用。(4)管理作用。(5)发展作用。 (二)结合案例理解以上的内容 迷人的比喻: 一天,女教师布置了题为我和祖国的作文。有个淘气捣蛋的男孩只写了一句:祖国是母鸡,我愿是一粒米。看着这篇短文,女教师被感动了!仿佛一下悟出了一条真理:即使是最淘气的孩子,心里也有阳光! 于是,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提到了这篇短文。她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认为,祖国的形状更像一只母鸡,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在这次交来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最精彩!也最迷人!” 更迷人的是从这天起,这个淘气的孩子彻底变了!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特点(自

4、学) 1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现代教育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2在评价功能上,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3在评价的类型上,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4在评价方法上,现代教育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 三、当前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自主学习后,结合P276-277的两则材料讨论:如何看待分数?第二章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一、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1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分(以评价作用为依据分)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善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功能:(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2)

5、决定学生的适当安置;(3)判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方法:(1)查阅被评价者在此之前的有关成绩。(2)摸底测验。(3)必要的学习要素调查表。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 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功能:(1)改进学生的学习;(2)为学生的学习定步;(3)强化学生的学习;(4)给教师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如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功能:(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2

6、)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4)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5)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三种评价比较(见P280表6-1)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分(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分) 相对性评价法: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一种依据评价对象的集合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这个标准来评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类型。标准常以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基点。 相对性评价是以某一类评价对象群体的整体状况为参照系的,无论这个群体的状况如何,都可以在群体内部进行比较,因而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尤其适合于以选拔为宗

7、旨的教学评价活动, 相对性评价的缺点是:评价的结果并不必然表示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体现的只是他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既可能降低客观标准而出现“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的现象,也可能抬高标准而形成“强中更的强中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相对性评价还易导致激烈的竞争,以致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绝对性评价法:是一种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类型。其标准不受评价对象群体状况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好坏,只与对象自身的水平相关,而和其所处的群体无关。 绝对性评价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评价类型。评价的是学生对预定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

8、。学习目标是评价的目标,它是固定的,个人学习越深,则评价结果越好,这下结果不受其他学生学习状况的制约。我国高中实行的会考,属于绝对评价。会考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评价标准,这一标准不因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变化,是相对固定的,会考成绩反映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即学习某一课程所实际达到的程度。 绝对性评价具有标准比较客观的特色,特别适用于以鉴定资格和水平为宗旨的教学评价活动,只要评价过程是科学合理的,那么绝对性评价的结果就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评价对象掌握客观标准要求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确保评价标准的稳定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提高绝对评价科学化水平的关键。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一种把每个评价

9、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它以评价对象个体的自身状况作为参照系。 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如某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为75分,期末为85分(假定两次考试的难度相当),通过比较,可断定该生的语文学习有进步。二是把评价对象的某几方面进行比较,考察其长处与不足。如,可以从计算能力、图形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数学水平,找出其数学能力中的强项和弱项。 个体内差异评价照顾到了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不会给评价对象造成竞争压力,同时,可以综合地和动态地考察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因而,

10、在教学实践中,它常作为改变后进生、促进教师和改善材料的措施被使用并收到过好的效果。但它也有局限性,由于不存在客观标准,又没有外部比较,很难确定评价对象的真实水平,提供给对象或主体的有效反馈信息也很有限。 3以主体为依据的分类 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自我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有时是内隐性,它通过思想内部的“反省、自查、检讨、总结、自判”等方式来进行;但有时也具有外显性,如给自己的教学工作评分,或写出自评报告,给自己的思想品德写出自我鉴定等。 由于自评结果与被评者的荣誉或利益息息相关,加上许多人都有不诚实的思想因素,因而自评往往不如他评(学校、家庭、社区,如教师、学生、领导、家长

11、和社区代表)结果可靠。然而,对于某些隐性的评价内容,他评往往难以发现,只有自评才能反映出来,因此自评可以弥补他评的某些局限性。经常进行自我评价活动,可培养自我判断和自我发现的能力。此外,自评还有利于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同伴评价:主要是同学之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某一同学的表现。 4依据研究方法分 实证化评价 人文式评价 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技术与方法 1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 2表现性测验评价 (1)口头测验。(2)论辩或辩论。(3)短文题考试。(4)写作测验。(5)过程反应题。(5)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 3评定量表评价法 (1)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2)图示等级评定量表 4行为检核

12、表评价法 5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 6成长记录评价法(见P294表)第三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 (一)基本特征 1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 2注重激励,为学生提供诊断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本要求 1必须体现出对学生的爱心,对他们处境的关心和帮助。 2必须体出现人的尊严,对学生予以最大的尊重。 3必须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4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的主体精神。 (三)新课程推进中的改革尝试与存在问题(自学讨论) 1评价的变化 2存在的问题 结合P301-302中案例“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怕谁!”讨论。 二、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 (一)基本特征 1在一个教育阶段结束时进行,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水平。 2了解学生阶段学习成果,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学力。 (二)基本要求 1命题指导思想要端正,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最根本的东西。 2试题应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具有超越书本的精神。 3考试形式要多样化。 4注重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 5发挥分数的正面功能。 (三)新课程推进中的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自学) 三、结业或升学考试:以综合性(全面性)为基础,突显导向性(自学) 1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关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3普通高中招生录取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