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0053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学校党建论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李天焕 1961年冬季,毛泽东主席在公安部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李天焕是个好同志,他在公安部队干得很好。”叶剑英元帅也曾高度赞扬李天焕,“在敌人面前,在战场上,他是一只老虎”。 李天焕是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在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长征及西路军远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指挥进军绥远、太原,解放包头和张家口战役,1949年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全国解放后,他为创立和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公安部队和第二炮兵

2、,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见证了红四方面军发展历程 1912年6月,李天焕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大山岗村一户佃农家。16岁,他即怀着对土豪劣绅的仇恨和对中国革命的向往,成为少共团员,次年转为党员。小小年纪,他就在土地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相继担任少共黄安县委委员、少共桃花区委书记、黄安县青年模范营政委,成为老练的革命者。 1930年冬,李天焕调入主力红军工作,迅速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优秀干部。1932年5月,蒋介石亲自兼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30万大军向红四方面军发起第四次“围剿”。8月,红安(黄安改名)县城陷落,战场形势极为险恶。为迎击敌人,红军开赴七里坪一带

3、山区,红11师在悟仙山一带展开,李天焕时任该师政治部秘书长。 连绵的悟仙山,有一曲折环绕的围墙,是过去老百姓为躲避土匪修建的。红11师部队防守在山头上,山下是蜿蜒流过的柳林河。当时,敌陈继承纵队先以重炮向山上轰击,很快围墙相继崩塌,出现很大的缺口,敌军蜂拥而上。红军人人各自为战,身为机关干部的李天焕看到态势严重,遂立即把师部机关所有勤杂人员包括伙夫、马夫都组织起来,编成两个班,指定了临时班长,大家拿起武器,没有枪支就拿梭镖、大刀,准备与扑上来的敌人决战。正在这时,上级命令红11师协同兄弟部队,迅速发起反冲锋。李天焕闻讯,带着勤杂人员组成的两个班,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由悟仙山冲过柳林河,和敌人展

4、开肉搏。这一战打得异常惨烈,杀声震荡着河谷,硝烟遮住了太阳。敌人在红军官兵的顽强拼杀中,全线溃退。 悟仙山之战,李天焕主动组织勤杂人员参战,展现出过人的政治工作能力。这年10月,上级任命李天焕担任红11师第33团政治处主任,直接参与部队政治工作。在负责部队政治工作中,他战时披坚执锐,平时关心战士,重视宣传鼓动,确保了所在部队的团结稳定和无坚不摧。因此,他在政治工作岗位上不断晋升,历任红30军政治部秘书长、红30军第90师政治部主任、红30军政治部主任。 就任红30军政治部主任之时,李天焕已经战斗在川陕苏区。当时,他让石匠在政治部的青石条门框上凿了一副对联:“铁锤砸烂旧世界,镰刀劈出新乾坤。”这

5、是他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旨,成为传诵一时的口号。这一时期,李天焕是红30军政委李先念的好助手、好部下,深得李先念器重。他积极协助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指挥作战,与兄弟部队并肩杀敌,连续粉碎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享誉红四方面军战史。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兵力,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是为孤军奋战的西路军。作为西路军前卫,红30军从甘肃靖远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当时,红30军刚刚经过长征,未得休整,缺少棉衣和弹药,西征困难很大。由于李先念、李天焕等人开展政治工作生动有效,面对西北军阀潮水般涌来的骑兵,红30军凛然不惧,斗志昂扬。在一条山、四十里堡、永昌、倪家营

6、子等地,他们依托村庄堡寨,同优势的敌军昼夜血战。 1937年春天,西路军力战失败,李天焕与李先念、程世才率部转入千年冰封的祁连山,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迎着疾风雪砾,忍着伤痛、饥饿,坚持苦战。经过40多个日日夜夜,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等终于走出了巍巍祁连山,他们带领队伍边打边走,跨越沙漠戈壁,到达星星峡。在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迎接下,他们安全抵达新疆。在回忆文章中,杨成武上将等盛赞:“在身陷强敌围困的险境,生活艰难至极的情况下,天焕同志毫不灰心丧气,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以身作则,谈笑自若,以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感染鼓舞部队。天焕同志与李先念、程世才等领导干部一起,从枪林弹

7、雨和生活的绝境中,为中国革命带出了800余名势可燎原的火种,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谈到李天焕,红四方面军老人说过:“天焕同志见证了红四方面军发展整个历程,是红四方面军的优秀代表。”李天焕逝世后,李先念发来唁电:“我和天焕同志在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一起奋斗,同生死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二、聂荣臻击节称赞:“邓李联手,凯歌高奏!” 1939年春天,李天焕奔赴抗日前线,来到了蜚声中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四分区政治部主任。当时,分区司令员是孟庆山,主要活动在蠡县、高阳、博野、河间一带。 1939年3月,冀中军区召开了第一次政工会议,会议对军区部队正规化做了

8、部署,李天焕等对落实会议决定起了重要作用。据吕正操回忆:1939年初,程子华同志到冀中,并从延安带来一批红军老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程子华同志带来的这批干部,都分配在各分区、团任政委和政治部主任,普遍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像周彪、帅荣、旷伏兆、李天焕、谭冠三等同志,都是程子华同志带来的。冀中部队建立和健全八路军这一套政治工作制度,这批干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显然,作为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对四分区部队“建立和健全”八路军政治工作制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0年8月20日起,八路军总部组织晋察冀军区、第120师、第129师所属部队,突然发起“百团大战”,对华北日伪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展

9、开大规模进攻。这时,李天焕参与了九分区部队(由四分区改名)作战指挥,负责破袭平汉铁路定县至徐水段及附近的主要公路。在整个战役期间,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积极作战,迎击保定出犯之日军;破袭铁路,瘫痪敌人的交通线;攻打肃宁县城,掩护群众转移38000余人。 1940年9月起,李天焕升任晋察冀军区五分区政委,和司令员邓华搭档,很快打出了局面。这年10月,日军开始了对晋察冀军区的冬季大“扫荡”,很快占领了阜平城,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在聂荣臻指挥下,晋察冀军区主力避开强敌,拖着敌军兜圈子,待机在运动中将敌军分割,再分散歼灭。11月中旬,在敌人出现疲劳后,聂荣臻命令邓华、李天焕:指挥五分区部队收复阜平

10、县城,并批准了邓华、李天焕的“围攻打援,相机收复”的方案。在邓、李指挥下,五分区部队将阜平县城团团围住,切断了日军的所有供给。10多天后,日军终于坚持不住,开始仓皇撤退。邓、李指挥五分区部队,布下天罗地网截击敌人,歼灭了撤退日军大部,胜利收复阜平县城。捷报传来,聂荣臻击节称赞:邓李联手,凯歌高奏! 1941年6月,李天焕调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局长,负责边区主要领导人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一时期,日军频繁地“扫荡”晋察冀边区,李天焕指挥边区公安武装,和狡猾的日军巧妙周旋,成功地警卫了聂荣臻等领导的安全。建国后,聂荣臻一见到李天焕就异常亲切,总是乐呵呵地说:“这是我的公安局长同志!” 1943年秋季,

11、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李天焕带领边区政府公安局,保护着边区主要领导人,成功跳出敌人的“铁壁合围”,转战于阜平神仙山一带,与敌人斗智斗勇。然而,他的妻子、灵丘县妇救会主任刘谏却不幸遇难:战斗中,她奉命带领群众转移,不幸被敌人包围,英勇牺牲。刘谏牺牲的时候,不仅带有身孕,还留下了一个刚刚一岁的小女儿。李天焕悲痛万分,在唐河边的山坡上,对着妻子牺牲的方向,迎着肃杀的秋风,嚎啕大哭,静静地坐了半天。晚年回忆战斗生涯,他掷地有声地说:“我和日本鬼子既有国恨,也有家仇,抗日是我军旅生涯的重要部分!”凭着这个坚定信念,李天焕走完了民族抗战的艰辛历程。 整个抗战时期,诚如杨成武等指出的:“天

12、焕同志从军队到地方、从部队到机关,在频繁的调动中,坚决服从党的安排,能上能下,表现了共产党员把革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 三、突前指挥的兵团政委 1945年7月,李天焕调到冀察军区工作,历任军区政治部主任、冀察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察哈尔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反击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疯狂进攻,他同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一起,率部西征塞外,围困归绥,东进热河,保卫古北,始终战斗在长城内外。在华北解放战场上,冀察纵队被视为一路“战略奇兵”,这也有李天焕的一份功劳。 1948年8月,李天焕担任了华北军区第3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井泉的得力助手,

13、也是他们作战指挥上的大参谋。在毛泽东给第3兵团的电报手稿中,几十次出现“杨李李”(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杨李”(杨成武、李天焕)字样,这是历史对李天焕战功的褒奖! 李天焕担任高级指挥员以后,历次战役战斗都坚持一条原则:指挥位置尽量靠前。他认为,靠前可以了解敌情、战情,有利于实施正确的指挥。警卫人员担心他的安全,他意味深长地说:“指挥员是父母生养的,难道战斗员不是父母生养的?” 1948年冬天,李天焕和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一道,率领部队出击绥远,一举歼敌2万余人。随即,他们转兵东进,包围了战略重镇张家口。12月22日,第3兵团向张家口发起总攻,国民党第11兵团部队一边撤退一边抵抗,其步兵、

14、骑兵、骡马、大车纷纷拥向大境门,企图突围逃跑。大境门,是明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城外有一条山沟叫朝天洼。当时,数以万计的敌军拥挤在山沟里,惊恐万分,溃不成军。同时,又有一些所谓国民党军“精锐”部队,还在反动军官指挥下顽强抵抗。 12月23日拂晓,李天焕带着几个警卫员,冒着弹雨向大境门方向移动。这时,山头上正在激烈争夺,子弹打得树上的枯枝纷纷坠落。李天焕要继续靠前,一个身材高大的警卫员上来,一把将他拉住说:“首长,危险!”李天焕将警卫员的手拿开,坚决地说:“不要阻拦,我们要靠前一些。”他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在路边一座被炮火摧毁的平房前停下来。他举起望远镜向四处山头观察,敌我态势一目了然。这时,他开

15、心地对警卫员说:“这就是指挥靠前的好处。” 由于李天焕等坚持靠前指挥,张家口战役共歼敌5个师、2个骑兵旅,共6万5千余人。 1949年2月,第3兵团改编为第20兵团,李天焕升任兵团政委。3月,第20兵团和第18、19兵团一起,在徐向前总指挥统率下攻打阎锡山的老巢太原。第20兵团的任务是从东北、西北方面突破,插入丈子头、新城,歼灭北区守敌;攻击得手后,由北面工厂区攻城。李天焕将指挥所位置尽量向前推,指挥所设在新攻克的敌军一个营指挥所里,位置在一梯队后面,二梯队前面。我军兵团政委的指挥所如此靠前,这是敌人万万料想不到的。 24日下午5时半,攻城开始,攻城部队万炮齐发,城内敌人则以大炮还击,双方的炮

16、弹都呼啸着从兵团指挥所上空飞过,李天焕从容指挥,指挥所里气氛平静而镇定。这时,指挥所里忽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在晋中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敌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他是阎锡山的亲信!为了争取教育他劝降敌人,立功赎罪,中央派人从上海接来了他的女儿、女婿,使之团聚,并让他到太原前线“观战”,相机做些劝降工作。赵承绶进入指挥所,举目四望,能看到举着红旗冲锋的突击队,能看到民兵担架队救护伤员,能看到支前大军运送弹药给养。这时,他不禁感慨地拉着李天焕的手说:“过去觉得解放军能打败蒋介石不可思议,现在真正知道解放军为什么打胜仗了。” “我们的指挥所就只有一张地图,几部电话,还不如你们一个营指挥所阔气。”李天焕指着周围,幽默地说。 “兵团指挥所这么前出,甚至都进到敌人眼皮底下,没有大智大勇是办不到的。” “这是人民军队的作风。”李天焕说,“不足之处还望赵先生指教”。 “哪里,哪里。”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