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39593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 阅读题(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第13題。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儒家经典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此为目的,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德且身体力行者。正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换言之,任用大量儒家知识分子是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前提和保证。在立国前后忙于征战的阶段,辽、夏、金所任用的儒学人才是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的。为满足对儒学人才

2、的大量需求,在政权稳固之后,也只有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制度了。金朝在其第二任皇帝太宗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取士了。金史记载:到了“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盛,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儒家知识分子在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辽朝和西夏也都实行了科举制度。深受儒学熏陶的官吏们是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而最高统治者皇帝,是治国理念的决策者。辽朝“为政以德”的例子很多。在建立辽朝之前,契丹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是类似奴隶制的部落联盟。与此相应,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严刑峻法,带有明显的奴隶制法律特征。到了辽代中期,随着吸收汉文化的深入,景宗和圣宗针对辽初的“重法”,开始主张“慎刑”“

3、宽法律”。例如,原来契丹习惯法允许主人对奴隶随意处置。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下令:“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其主无得擅杀”。重熙元年辽兴宗又下令:“奴婢犯逃,若盗其主物,主无得擅黥其面”。这些法律条文的修订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是辽代法律汉化的结果。在西夏,其法律的儒化倾向也很类似。金朝皇帝大都儒学修养较高,其中贯彻儒家治国理念最为突出者,当属史称“小尧舜”的金世宗。金世宗主张“为政以德”“宽仁”治国。大定四年,尚书省上奏,“大兴民男子李十、妇人杨仙哥并以乱言当斩”。世宗皇帝批复说,“愚民不识典法,有司亦未尝叮咛告诫,岂可遽加极刑”,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以减死论”。他还曾下诏给有司:“朕惟人命至重

4、,而在制窃盗赃至五十贯者处死,自今可令至八十贯者处死”,提高死刑的量刑标准以示对人命的看重。但是,世宗也并非一味“宽仁”。他还曾说过:“夫朝廷之政,太宽则人不知惧,太猛则小玷亦将不免于罪,惟当用中典耳”;又说:“帝王之政,故以宽慈为德。然如梁武帝专务宽慈,以至纲纪大坏。朕常思之,赏罚不滥,即是宽政也,余复何为。”因此,金世宗主张的是治国执法宽猛相济,而这正符合儒家“德主刑辅”的理念。为了贯彻儒家的“礼治”主张,金朝在法律上也很注意维护儒家的伦理道德。大定二十三年,“尚书省奏,益都民范德年七十六,为刘祐殴杀。祐法当死,以祐父母年俱七十余,家无侍丁,上请。上曰:范德与祐父母年相若,自当如父母相待,

5、至殴杀之,难议末减,其论如法。”而世宗皇帝以刘祐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由坚持依法判刘祐死罪。这显然是出于对儒家伦理的维护。鉴于熙宗、海陵王都是死于政变,世宗也很注意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他多次告诫皇太子及亲王等:“人之行,莫大于孝悌”。世宗还下令颁行用女真文翻译的儒家经典。 (节选自李玉君儒学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注重教化,要求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德且身体力行者。B在政权稳固后,因为不能满足对儒学人才的大量需求,辽、西夏、金也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取士制度。C金朝皇帝大都儒学修养较高,贯彻儒家治国

6、理念,金世宗主张“宽仁”治国,甚至提高死刑的量刑标准。D金世宗维护儒家伦理道德,刘祐殴杀范德后,考虑到刘祐一死则刘祐的父母无人赡养,曾建议免刘祐死罪。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方民族政权在立国前后的征战阶段,就对汉儒看重,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了儒学人才。B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需要儒学人才,北方民族政权推行科举后,大量儒学人才正是其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C在辽朝建立之前,契丹的社会组织形式还类似奴隶制,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带有明显奴隶制法律特征的严刑峻法。D金世宗以梁武帝为借鉴,认为帝王之政,要以宽慈为德,严明赏罚,不能走极端,这符合儒家的“德

7、主刑辅”理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朝兴办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儒家知识分子,他们可通过科举入仕,对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很大作用。B辽代法律条文的儒化倾向,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到了辽代中期,当奴婢犯法,其主人不能随意处置。C北方民族政权学习中原的儒家治国理念,体现了该民族政权在治国理念上对儒学的全面认同和积极运用。D金世宗注意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曾下令颁行用女真文翻译的儒家经典,希望女真人知晓儒家伦理道德。【答案】1D2B3C【解析】1试题分析:金世宗“曾建议免刘祐死罪”错,原文的内容是“金尚书省建议免其死罪,金世宗坚持依法判刘死罪”。【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8、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张冠李戴。2【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混淆范围。3试题分析:“全面认同”错,绝对化;“积极运用”也值得商榷。【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是点睛】这类

9、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混淆范围。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 题。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高尚之节丧焉。故裒可喜慕者类于篇。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简放,不喜拜揖

10、。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惟中说独传。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与李播、吕才善。大业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仲长子光者,亦隐者也,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绩爱其真,徙与相近。子光喑,未尝交语,与对酌酒欢甚。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老子、庄子置床头,他书罕读也。欲见兄弟,辄度河还家。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高祖武德

11、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自是太乐丞为清职。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李淳风曰:“君,酒家南、董也。”所居东南有盘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刺史崔喜悦之,请相见,答曰:“奈何坐召严君平邪?”卒不诣。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绩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

12、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之松岁时赠以酒脯。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豫知终日,命薄葬,自志其墓。绩之仕,以醉失职,乡人靳之,托无心子以见趣曰:“无心子居越,越王不知其大人也,拘之仕,无喜色。越国法曰:秽行者不齿。俄而无心子以秽行闻,王黜之,无愠色。退而适茫荡之野,过动之邑而见机士,机士抚髀曰:嘻!子贤者而以罪废邪?无心子不应。机士曰:愿见教。曰:子闻蜚廉氏马乎?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億,骤驰如舞,终日不释辔而以热死;一者重头昂尾,驼颈貉膝,踶啮善蹶,弃诸野,终年而肥。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其自处如此。节选自(新唐书隐逸列传

13、第一百二十一)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B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C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D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

14、中央机构。从东汉后期设立秘书监起,到南北朝升为秘书省,至明初被撤销。B文中六经即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古代非常有名的儒家经典。这六部古籍是经孔子晚年整理而成。C“有司”古代泛指政府的某些主管部门。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有时也代指官吏,如“召有司案图”。D文中“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起,始有年号的出现,此后形成制度。6下列对文中有关分析不正确项是( )(3分)A作者认为,到唐代,真正的隐士并不多,即使有少数的隐士能够保持本性,但更多的隐士也只将“隐居”作为入仕的捷径。B王绩个性狂放,自由散慢,不拘常礼,不忙于家务,同乡同族人有什么婚

15、庆、加冠吊丧之事,他一概不参加。C王绩博学洽闻,遍览群籍,作过秘书省的正字,特好饮酒,并因此丢官,同乡也因此编了一个故事来奚落他。D王绩性喜饮酒,且酒量不小,别人邀请他去喝酒,对方无论地位高低他都去。但如果高官以他事相求,他往往倨傲不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5 分)(2)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5 分)【答案】4D5B6C7(1)但(那些)追逐利益、借隐居来标榜自己、用这种方法来骗取俸禄和官位的人,不在少数(或“走在大路上摩肩接踵”)。(2)凤鸟不憎恨住在山上,蛟龙不以蟠踞泥中为耻,君子不会苟且于高尚的操守而(甘于)遭受祸患,不会回避污行来修养自己的品行。【解析】4【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