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39509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地 理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8年6月1日,某天文爱好者在云南西双版纳目击到火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夜空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火流星体原本可能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彗星公转的天体 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2火流星绝大部分已在大气中燃烧成灰烬,这反映大气作用是 A降低了地球表面温度 B避免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线伤害 C减小地球表面昼夜温差 D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安全 史册

2、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汉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读图回答34题。3观测到的“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核反应区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 C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图3)。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煤的形成 D海水蒸发

3、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太阳能屋顶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分布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 7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 B乙 C丙 D丁8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岩)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读图回答910题。9丹霞地貌及形成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以风力侵蚀为主 B岩浆喷出冷却形成 C坡度较缓 D可能含有化石10. 湿润地区

4、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冰川下切作用强烈,破坏植被 C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较硬,不易侵蚀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A层大气的根本热源来自 A. 太阳辐射B.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D. 云层反射12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是 A.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 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 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2018年11月14日早晨,江苏多地遭到浓雾锁城,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部分高速封闭。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

5、热源是 A B C D14受浓雾影响 A白天增强 B白天增加 C夜晚增强 D昼夜温差减小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描述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可能就在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佛图关地势高险,两侧环水,三面绝崖,明代建有夜雨寺,相传佛图关上曾有块状如石笋的“夜雨石”,白天干燥,入夜后就湿润流水。“佛图夜雨”曾是巴渝十二景之一。读“佛图夜雨画”(图8)回答1516题。15下列描述与“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产生原因相关的有 秋季昼夜温差大佛图关水汽充足 佛图关有夜雨石夜间盛行上升气流 AB CD16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A B C D 图9为2018年12月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

6、压(单位:hPa)分布。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上海地区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18下列地区风力最大的是 A. 上海 B. 青岛 C. 北京 D. 东京 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回答1920题。19. 关于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代表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 B. 乙代表岩石圈,主要构成是岩石 C. 丙代表生物圈,主要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D. 丁代表水圈,主要水体是海洋水20. 水循环 A. 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B. 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D. 为人类提供了最主要的能量

7、来源 右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有 A下渗减弱 B蒸腾增强 C地表径流增强 D地下径流减弱2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消除城市环境污染 B减弱城市防洪能力 C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D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为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蒸腾量增加 B降水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

8、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图13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质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图13,回答2526题。25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地震B滑坡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26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图14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读图回答2728题。27据图可知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B

9、夏季生成个数最多,登陆个数最少C我国陆地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28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加强监测和预报 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 B C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据材料回答2930题。2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

10、GIS)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NS) D数字地球3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提供灾区的影像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提供短文联络 A B C 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 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星云和恒星。32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活动。33太阳活动强烈时,会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3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决定了地球上有适合生命物质存在的液态水。35云雨等天气变化多发生在对流层中。36无论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由高

11、压流向低压。37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发生在白天,大气逆辐射出现在夜晚。38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39水圈是由地球各种水体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40我国的塔里木河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5大题,共50分)。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2018年7月,意大利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一个宽约20千米的液态水湖泊。这是一项“重大科学发现”。 材料二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材料三表1为地球和火星的有

12、关资料。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赤道半径(km)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1.4966 3781年23时56分4秒112326火星2.2793 3951.9年24时37分0.110.152359(1)图15中表示火星轨道位置的是,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近,其公转的周期越 (填“长”或“短”)。(2分)(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2分)(3)你认为火星上会有生命存在吗?请说明理由。(4分)42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宿迁市某中学高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实验过程:在

13、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材料一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M, 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纸片N (图16中甲)。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N的偏动情况。(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N向(左或右)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 (填字母)。(4分)(2)乙图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气温最高的是。(4分)(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2分)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发生水平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