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39585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不可超出答题区域,否则视为无效。第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 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B. 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C. 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

2、元首,又是群巫之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故B项正确;商朝的人事实际上由统治者主导,故A项错误;商代虽然生产力落后,但祭神是商王垄断神权的手段,与生产力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故D项错误。故选B。2.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违背人伦礼仪 B. 不利于社会进步C. 有利于凝聚宗族 D. 重视尊卑贵贱【答案】D【解析】【

3、详解】材料“白头哥”“坐地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血缘等级的重视,是重视人伦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不是按年龄而是按血缘辈分来区分,体现出对血缘尊卑的重视,故排除A,选D。材料没有体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凝聚宗族的信息,排除C。3.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家国同构观念 B. 中央集权意识C. 宗法血缘关系 D. 安土重迁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可知

4、传统中国将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联系起来,是家国一体观念的体现,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问题,故B错误;C项只体现了血缘关系,未体现政治关系,故C错误;安土重迁理念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4.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 分封制受到冲击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D. 宗法制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

5、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

6、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5.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河南 B. 河北 C. 山东 D. 陕西【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代最初的统治范围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境内,故D正确。现在的河南、河北、山东都是其封国属地,与材料不符,故AB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要了解西周建立时期的周王直接统治区域和都城,都城镐京在现在陕西境内。6.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

7、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即为分封制,“郡县政治”即为郡县制。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吏世袭,而郡县制下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皇帝),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D项符合

8、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7.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C. 礼乐制度的破坏 D. 等级制度的颠覆【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中诸侯墓出现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C项正确;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分封制的崩溃是在战国时期,排除B;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等级制度的破坏,不能说颠覆,故D项错误。8.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

9、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曹操生活在东汉末期,那时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故B正确;军功爵制始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故A错误;科举制是隋朝建立的,故C错误;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建立的,与题干不符,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汉朝的察举制。两汉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曹魏时期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本题注意审题:曹操生活的时期,可知是察举制。9.许多学者

10、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C.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 丞相掌握大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官僚政治指的是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故C正确;A与官员任免方式无关,故A错误;B项只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未体现官员任免方式,故B错误;丞相掌握大权没有体现官员由皇帝任命,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题关键是秦朝官僚制度概念的理解。秦朝实行专制统治,国家

11、权力由皇帝任命的官员掌握,不得世袭,与贵族政治按照血缘关系世袭政治权力不同,也就是说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在官员任免方式上有本质区别。10.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选官用官制度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发展到科举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打破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这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因此选择A选项。B选项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考察的要点,故排

12、除。C错在“排除”二字上,不应该是排除世家子弟入仕而是避免垄断政治,世家子弟依旧可以通过考试来进入官僚系统。D说法过于绝对,选拔官吏的优秀程度不能仅仅通过科举制度体现出来,只能说科举制度扩大了招生范围,有利于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官场。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C【解析】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

13、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尚书省下设六部,其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属于工部的职责,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12.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反映出宋代( )A. 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B. 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削弱C. 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强化D.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可知宋仁宗把权力交给宰相,是出于君主权衡利弊后的理性自觉,为了

14、更好更快的处理政务,故A正确;宋仁宗把权力交给宰相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处理政务,不是君主专制的削弱或强化,故B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相权制约了君权,故D错误。13.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A.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B.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答案】B【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决策权力分为决策、审议、执行三步运行,门下省具有审议、封驳的职能,可参与决策,故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大臣可以对于君主的不当

15、诏令加以限制,是决策正确的保证,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的门下省具有对诏令的审议和封驳权,而不是监察权,故C项错误;分割相权,削弱的是相权,加强了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14.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A. 扩大行省权力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强化君主专制 D. 加强地方监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意为,各行省经常不管大事小事,稍微有点疑问就上报中央咨询禀报,导致中书省琐事繁杂,因而中书省要求各地行省如非重要事情可以自行决断。元朝疆域广大,地方事务动辄禀报中央必然造成办事效率低下,中书省的要求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根据中书省的要求,行省可以自行决断不重要的事情,并没有体现扩大行省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与君主专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问题,故D项错误。15.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