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39583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庄站防洪防内涝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施工6标】土建工程 车站及明挖区间防洪防内涝专项施工方案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施工6标】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车站及明挖区间防洪防内涝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施工6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5月18日目录一、编制目的、编制依据41.1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二、工程概况42.1设计概况42.2气候概况52.3工程地质概况52.4水文地质概况7三、周边环境8四、防洪防内涝施工总体目标8五、防洪防内涝施工方案95.1砼基础挡水95.2地面排水措施95.3基坑内的排水措施115.4排水盲沟的设置115.5

2、注意要点11六、防洪防内涝组织措施126.1建立并完善防洪防内涝制度126.2成立防洪防内涝领导小组12七、物资保障措施14八、防洪防内涝应急预案158.1防洪组织机构158.2应急预案流程图178.3紧急通讯联络188.4防洪防内涝保障措施188.5重点部位防汛措施198.6抢险制度198.7抢险程序启动条件198.8抢险启动程序19九、附图20一、编制目的、编制依据1.1编制目的1、保障鹤庄站(含汉鹤区间明挖段、鹤官区间明挖段)施工期间不受洪水、内涝灾害影响。2、保障鹤庄站(含汉鹤区间明挖段、鹤官区间明挖段)施工期间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

3、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5、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二、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施工6标】土建工程包括鹤庄站(含汉溪长隆站鹤庄站区间明挖段、鹤庄站官堂站区间明挖段)、鹤庄站官堂站盾构区间,地处广州市番禺区。鹤庄站位于汉溪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路口的东南侧,车站起止里程YCK12+252.45YCK12+479.00,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2+333.00,车站(含停车线)全长226.55m,标准段宽22.5m。车站设两个出入口,两组风亭。车站东西两端分别为鹤庄站-官堂站区间明挖段和汉溪长隆站-鹤庄站区

4、间明挖段,汉溪长隆站鹤庄站区间明挖段起止里程YCK12+029.500YCK12+252.450,长222.95m,鹤庄站-官堂站明挖区间起止里程YCK12+479.00YCK12+660.130,长181.13m。车站为地下三层多跨框架结构,区间明挖段为地下一层单跨结构。除ZCK12+567.98ZCK12+660.13里程范围由地面开挖至基底大放坡开挖,其他施工范围从地块大基坑中9m标高往下开挖明挖区间和车站基坑至基底,西端盾构井盾构吊出井段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其他段采取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车站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一同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2.2气候概况广州市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

5、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2226至2305、东经11314至11342之间。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夏季时段超过六个月。番禺区年平均气温22.5(平均值根据19812010年最新30年气候资料统计,下同),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3,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8.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0.4,历年平均最高气温26.7,平均最低气温19.6。雨量充沛,分布不均,雨量相对集中在汛期,年平均雨量1673.0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1354.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1%。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最小相对湿度9%。全年日照1633.9

6、小时,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最多风向为北风。年蒸发量1628.3毫米,年平均雷暴日数71.9天。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雷暴、低温阴雨、高温、干旱、灰霾等。2.3工程地质概况车站站位范围内的地貌为山间冲积盆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21.423.80m,整个车站范围基本位于周边大基坑内,在大基坑中开挖小基坑。鹤庄站施工范围的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混合花岗岩可塑状残积土层、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混合花岗岩强风化带、混合花岗岩中风化带混合花岗岩微风化带,基坑底板从西到东主要位于、岩地层中。每个岩土层分别按岩土层代号、岩土名、时代成因、岩性描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4ml):本段人工填土层主要为

7、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土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表层多为水泥砼块,大部分稍压实压实。 冲积洪积粉细砂层(Q4al+pl):分布在原冲沟地带。呈浅黄色、灰白色等,组成物主要为粉砂、细砂,含粘粒,级配不均,饱和,主要呈松散稍密。 冲积洪积中粗砂层(Q4al+pl):呈灰白色、灰黄色、灰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中砂、粗砂,含粘粒。主要呈稍密状,局部为中密状或松散状。 冲积洪积软塑状粘性土层(Q3+4al+pl):呈灰黄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软塑状,粘性较好。冲积洪积可塑状粘性土层(Q3+4al+pl):颜色较杂,呈黄褐色、灰黄、褐红色等,主要由

8、粉质粘土组成,可塑状,局部含石英砂粒,粘性较好,属中等压缩性土。冲积洪积硬塑状粘性土层(Q3+4al+pl):颜色较杂,呈黄褐、灰黄、褐红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硬塑状,局部含石英砂粒,粘性较好,属中等压缩性土。冲积洪积稍密状粉土层(Q3+4al+pl):颜色呈黄、灰黄、等,主要由粉土组成,稍密,粉粒为主,含少量粘粒。冲积洪积稍密状粉土层(Q3+4al+pl):颜色呈灰黄、深灰、灰黑色等,饱和,稍密状,组成物以粉粒为主,含部分粉粒、砂粒。河湖相沉积淤泥层(Q3+4al):颜色呈深灰、灰黑色等,呈饱和,流塑状态,含少量有机质。河湖相淤泥质土层(Q3+4al):颜色呈深灰、灰黑色等,呈饱和,流塑

9、状态,含少量有机质、腐植物。坡积层(Q3dl):颜色呈暗黄、褐黄色等,湿,硬塑状,局部可塑状,主要土性为碎屑岩风化坡积而成的粘性土,不均匀含少量砂砾。红层碎屑岩可塑状残积土层(Qel):由白垩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跞岩风化残积形成,土性为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褐红色,呈稍湿,可塑状,遇水易软化、崩解。红层碎屑岩硬塑状残积土层(Qel):由白垩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跞岩风化残积形成,土性为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褐红色,呈稍湿,硬塑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混合花岗岩可塑状残积土层:呈浅黄、褐黄色、湿,可塑状,土性为砂质粘性土,不均匀含约1525%石英质砂,部分为粘性土,遇水易软

10、化、崩解。5Z-2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Qel),褐红夹黄色,湿,硬塑状,土性为砂质粘性土,不均匀含约1525%石英质砂,遇水易软化、崩解,干强度及韧性较差。6红层岩石全风化带(K1b1):褐红色、紫红色等,母岩为泥质粉砂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质极软,岩芯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6Z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Z):褐黄、棕褐色,母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质极软,岩芯呈坚硬土状或密实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7碎屑岩岩石强风化带(K1b1):褐红、暗褐红色、紫红色等,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尚可清晰辨认,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较发

11、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岩状或半岩半土状,岩质很软,遇水易软化。7Z混合花岗岩强风化带(Z):褐黄、褐杂色,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尚可清晰辨认,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夹中风化岩碎块,岩质很软,遇水易崩解。8碎屑岩岩石中风化带(K1b1):棕红色、暗褐红色、紫红色等,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陆源碎屑岩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及钙质胶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芯碎块状、短柱状,岩质较软,泥质粉砂岩失水易干裂。8Z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中风化带(Z):灰黄色、褐黄,细粒花岗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矿物主要为石英、云母、长石。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12、,岩芯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岩质较硬。9碎屑岩岩石中风化带(K1b1):棕红色、暗褐红色、紫红色等,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泥质岩、粉砂岩等组成,局部为砂岩和粗砂岩,陆源碎屑岩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及钙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和长柱状,少量碎块呈块状、饼状,ROD为7095%,岩质较硬,泥质粉砂岩失水易裂。 混合花岗岩微风化带(Z):浅灰、浅白色、青灰色,花岗变晶结构,条纹、条带构造。矿物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裂隙局部较发育,岩芯呈柱状,局部机械破碎呈碎块状,ROD为50%90%。岩质坚硬。2.4水文地质概况本工程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类孔隙水,层状基岩裂隙水。一

13、、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看谁从主要包括欠压实稍压实的填土层、冲洪积砂层。1.人工填土层主要为上层滞水,其富水性差,透水性较差异较大,砂砾、碎石、砼块等粗粒含量较大的人工填土层透水性可达中等强,主要由粘性土组成的素填土透水性则弱。2.第四系冲积-洪积砂层、多呈透镜体状局部分部,厚度变化较大,补给条件较差,其透水性中等强,当砂层中砂砾含量较高时,其透水性较弱;当砂层厚度较大且分部范围较广时,七富水性中等。二、块状基岩裂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震旦系强混合花岗岩中,其渗透性为弱中等;中、微风化岩渗透性一般为弱,但基岩地下水的赋存不均一,在裂隙发育地段,中、微风化渗透性也可达中等。三、地下水补给与排

14、泄大气降水为本车站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尤其对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更为明显,基岩裂隙水主要受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侧向径流排泄及地表蒸发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三、周边环境鹤庄站基坑位于万博商务中心地块大基坑内,在大基坑内开挖小基坑。北侧有吉盛伟邦、信息总部基地项目(在建)和万达项目(在建);南侧有舜德酒店(在建)、天河城(在建)、广晟酒店(在建)和广汽项目(在建)。坑中坑排水是鹤庄站防内涝施工的关键要素。鹤庄站周边环境如下图所示:四、防洪防内涝施工总体目标车站基坑处于低洼处,因此特别注意此处的防洪防内涝,以项目经理牵头,在各工区成立防洪防内涝分队,由分管各工区的项目副经理直接负责指挥。我部防洪防内涝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十六字方针,切实落实防洪防内涝组长负责制的岗位责任制,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把防洪防内涝工作落实到位。1、必须认真执行广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施工6标】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做到计划在先,预防为主、防患未然。2、在执行原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时,做好防洪防内涝准备,尤其基坑开挖工程必须施工好排水系统,受雨水潮湿影响大的工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