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037312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企业研究专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摘要】企业集群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和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企业集群学习的界定、分类、前提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企业集群学习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且指出企业集群学习研究的方向为企业集群学习与行业、集群学习与创新绩效、集群学习与知识管理、集群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关键词】企业集群 集群学习 研究 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企业集群是指经营同一行业的大量中小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符正平,2004) 。企业集群的行业分布范围包括农业、

2、传统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实证表明,企业集群的发展取决于其动态学习。 一、企业集群学习的界定 集群学习概念最早是由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的学者们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该概念意味着特殊区域创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可以通过环境内企业的创新行为而获得,其本意是集群内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Camagni,1991) ,本质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Capello,1999) 。Camagni 认为发展一个成功社会文化环境的核心是集群学习,地理接近在集群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群学习关注介于企业和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和网络。Lor

3、enz(1996,1997)最初的观点认为企业内的学习过程关注于企业通过建设共享知识以形成共同理解的规则和可接受程序来解决内部协调问题。通过概念的延伸,集群学习可以理解为一系列地地理接近企业为了简化合作和一般问题解决而产生的基础公共知识和程序。在这种背景下,Lorenz 指明了企业需要开发共享知识的区域,考虑学习的前提条件,即有必要建立讨论技术和组织问题的公共语言。Lorenz 和 Camagni 关于集群学习的界定都强调企业间应通过共享和合作来降低技术的不确定性,强调区域企业间的联系和网络化,认识到区域集群学习过程的重要性。Lorenz 和 Camagni 区域集群学习概念相关的另外两个概念

4、框架是“学习型区域”和“区域创新系统” ,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表 1 所示) 。 集群学习的概念是环境创新理论的中心。超越企业边界但保留在创新环境边界内的共同知识的出现产生了累积区域知晓的过程。在空间层次,环境的特异性通过集群学习过程与集群内部知晓、创新潜力融合在一起。在环境创新理论中,集群学习是社会经济体的固有属性,具有环境进化模式的特点(Capello,1998) 。集群学习通常被界定为一个累积知识的社会过程,基于一系列共享规则和程序,这些允许个人为了解决问题而去调整他们的行动。作为空间知识转移工具的集群学习与学习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如表 2 所示) 。 2基于对组织学习概念的分

5、析,魏江和叶波(2003)把组织学习推广到企业集群这个超组织层次。企业集群从整体上可以作为学习的主体,原因有:组成集群的个体(企业和机构)具有学习功能;集群内部有知识共享计划;集群内部成员有共享的规则和程序;集群成员学习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在集群层面上,企业集群学习是指集群中的企业和机构,基于共享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在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时协调行动而产生知识积累的社会化过程,其结果表现为集群整体知识基础的拓展和竞争能力的改善(魏江、叶波,2003; 王天霞、马鸣萧, 2003) 。企业集群学习的特殊性在于集群内企业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和知识如何在网络中有效率地流动。 二、企业集群学习的分类

6、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集群学习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见表 3) 。这样更便于研究者去理解和解释企业集群学习。 三、企业集群学习的前提条件 大量研究文献都是在从不同层次上强调集群学习的前提条件。第一个层次指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要包括集群区域内相互联系和特殊文化的重要性。第二个层次强调区域特殊技术资源基和知识基的重要性。第三个层次强调高层次技术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及隐性专门技术和技术知识的扩散的重要性。Capello(1999)认为集群学习是企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之一,集群内企业、相关机构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由于组织制度和文化的接近而在技术、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合作是集群学习的前

7、提条件。Capello(1998)通过一个四阶段演化模型分析了集群中的企业如何通过频繁的合作形成集群学习的环境并由此产生正反馈,加快了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速度。而 Keeble(1999)指出企业集群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个处理技术和组织问题的公共语言。这种公共语言是紧密联系于信任的一般标准和信息共享。Camagni、仇保兴认为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对企业集群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对所根植文化的认同,将显著地便利源自于共同文化背景的行为协同。 四、企业集群学习能力 Todtling 和 Kaufmann 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时曾得出结论,知识的溢出构成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

8、,知识溢出是通过企业集群各行为主体的互动学习来实现。由于正式或非正式互动学习的存在,导致了集群内部各成员研究开支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外部吸收知识的能力,技术能力都是建立在企业集群知识生产、吸收和利用的基础上。企业集群的知识来源是单个企业知识,以及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研究机构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知识和集群外部的知识。集群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有知识资源、社会资本和企业集群的关联(度) (韩晶、王迎3军,2005) 、空间(接近)距离(陈剑峰,2003) 、集群文化根植。韩晶、王迎军和陈剑峰论述了知识资源、社会资本和企业集群的关联和企业集群学习能力的关系:集群中显性知识和具有合作倾向的隐性知识越多,社

9、会资本越大,集群关联度越强,集群学习能力就越高。陈剑峰指出地理接近有利于互动学习,也有利于企业集群学习能力的提高。企业集群文化根植因素使得集群中的企业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与该集群所在产业或行业相关的基础性知识,引导群内企业形成相似的管理风格和经营模式,对知识流的处理方式也趋于归一化,影响到群内企业对机会的识别和目标的判定,使得专注于在群内开展技术学习的每一个企业都具备较强的吸收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集群内多边学习的效率。韩晶、王迎军在Cohen、Levinthal 吸收能力函数和 Cusmano 相关研究能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群学习能力模型。此模型中企业集群学习能力既包括企业集群内部学习能力

10、也包括集群外部学习能力。五、企业集群学习机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关于企业集群学习机制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现。研究对象大都集中在欧美的高科技集群。所谓企业集群学习机制是指集群内各个主体之间,以及群内各主体与群外各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的渠道和作用方式。企业集群内各主体之间以及群内主体与群外主体之间,通过人际关系、价值链关系和竞争合作关系构成了特殊的网络生态系统,包括内部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各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知识、传递知识活动中发生联系时建立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构成了集群学习的知识互动网络。魏江和魏勇、李军晓和黄文馨都给出了企业集群学习的知识互动网络示意图(如

11、图 1 所示) 。 基于核心网络的学习机制,即指发生在核心层次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渠道和过程(图 1 中的) 。该类学习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在成员企业间流动、企业间合作互动、企业衍生和人员间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四种类型。基于辅助网络的学习机制指发生在核心网络成员企业和辅助网络中的公共服务机构、集群代理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渠道和过程(图 1 中的) 。该类学习机制主要包括:公共服务机构为集群提供劳动力培训和教育、人员从辅助网络向集群核心网络的流动、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间的正式沟通机制、公共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等五种类型。基于外围网络的学习机制指发生在外围网络和核心网

12、络、辅助网络间的知识流动渠道和过程(图 1 中的) 。如外部技术机构对集群的技术支持,外部高校对集群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支持等。魏江等通过对浙江省的 7 个产业集群的实证调查,得出集群企业之间人员交换与流动不是最主要的集群学习机制,而员工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面对面交流可能是集群学习的主要途径。 在企业集群内部,少数企业在学习的活跃程度和学习绩效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企业,它们可以说是企业集群学习中的学习明星或学习能力高位势企业,创造了集群中的大部分知识流,而其他大多数企业则专注从外溢知识流中获得补给,即开展后续性学习。魏江和叶波把这些学习明星企业(或学习能力高位势企业)称作集群中的学习代理人,并提出企业

13、集群学习的代理模式。这种基于学习代理人的集群学习模式和企业集群学习的“雁阵学习”模式的实质是相同的。 Carbonara(2004)发表于技术创新杂志上的一篇题名“集群的创新过程:一个认知的角度”的文章中讨论了三种不同类型集群的学习机制(如表 4 所示) 。从表 4 可以发现,集群的学习机制主要有:干中学、用中学、当地化学习、专业化学习、集体学习、研发学习和互动学习。这些学习机制在不同类型的集群4中表现不同。 六、企业集群学习的述评及展望 通过上述企业集群学习的界定、分类、前提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机制五个方面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研究者围绕企业集群这个超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解决其中

14、的学习问题,得出了许多有启发意义的结论、模式和模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集群学习研究已经很成熟,恰恰相反,该领域还有很多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加以思考。 1、其他行业的集群。学习问题大部分学者在讨论企业集群学习时依托的行业或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那其他的集群行业、产业中是否存在集群学习现象呢?若存在,其前提条件和其中的学习机制又会是什么样?集群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在实证的基础上,针对集群学习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达到研究企业集群学习的真正目的? 2、很多学者都提及了企业集群学习与创新的关系,但是没有人论及企业集群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对于企业集群这样一个超组织

15、来说,也存在绩效问题,如果能把集群学习与集群(创新)绩效关系搞清楚,不仅对研究者、集群内外企业及相关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而且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3、企业集群学习和企业集群知识管理是紧密联系的。现有的研究没有系统地研究企业集群学习的过程、机制是如何和集群知识管理相结合的,也就是如何在集群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在企业层面上管理好集群知识获取、转移、利用、开发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这对于企业集群研究者和集群学习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4、企业集群学习过程实则是集群内外部知识的获取、转移、利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集群内人力资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集群学习的前述研究中论及了集群学习过程中集

16、群企业间人力资源的流动、培训和教育。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即把集群作为超组织来看的话,以集群学习作为主线,如何针对企业集群来做好人力资本的投入、累积和产出,最终人力资本的累积能否给企业集群带来价值增值,这些都是集群研究者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面对的又一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 魏江、叶波:基于学习代理人的产业集群学习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3 王天霞、马鸣萧:论集群层面上的集体学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 4 韩晶、王迎军:产业集群学习能力的动态模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5(3). 5 魏江、叶波: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2(12). 6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