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036320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学科教育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教育论文-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摘要: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构建对信息的解释。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主发展,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论。 关键词:自学;兴趣;动机;习惯;方法 一、增强语文自学能力是社会的需要。 (一)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科学发

2、展的规模和速度十分惊人,表现之一是知识总量成倍增加 有人分析。若把 1750 年人类知识量计作 1 倍,1900 年增长到 4 倍。1950年增长到 8 倍。1960 年增至 16 倍。60 年代至今,人类知识总量每隔 57 年就要翻一番。科学知识总量的增长还表现在新学科种类的迅速增长上,美国科技界年鉴作过一个不完全统计,从旧学科发展起来的新学科,60 年代以前只有 54 种,到 60 年代末达到 900 种以上,而 80 年代以后,几乎每月都有各式各样的新学科问世,世界上的学科已达 2600 种之多,知识总量急剧膨胀。因此一个人的职业知识很容易老化。据专家统计 18 世纪职业知识老化周期约为

3、8090 年,19 世纪到 20 世纪缩短为 30 年,现在已缩短到 510 年。国外,统计材料证明:发达国家 1976 年的大学毕业在校学到的职业知识在 1986 年完全陈旧。当今时代是名副其实的“知识爆炸”的时代。因此任何不愿被时代抛弃的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这就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能力,即使知识更新,走向社会了。也能适应新形势,为社会做贡献。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中学生来说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且语文又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样为其他学科自学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从现状看。长期以来,

4、中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教学中违反规律的确现象还比较严重。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课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只是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构不上双向交流。更谈不上形成“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写些语文教师观念陈旧,目光短浅,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唯一标准,迫于升学压力,常年加班点辅导功课,布置大量作业,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研究的重点是教学方法,即教师采用什么方法,如何教,而忽视了教学的接受主体,在学生如何学,即学法上研究不够,时间加拼命的结果造成教师累,学生苦。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只能去死记硬背

5、老师讲的知识结论。有些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压力过重,有的产生了厌学的念头,把语文学习当作苦差事,上课不听讲,家庭作业不愿做,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缺乏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学到了一些语文知识。但离开了校门后却不善于继续学习,结果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学的一点可怜的知识越来越显陈旧,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三)21 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和人才的竞争 世界已掀起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跨世纪的教育工程。作为在教育战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占主体地位的学生都应该更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国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为我们语文教师的“教”提出

6、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应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教法指导学法。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正如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就能迁移知识,形成一种能力,举一反三,发展创新,从而获得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势在必行。 二、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自学”在西方叫做“学会学习”。自学能力是指独立地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语文自学能力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独立而有效地进行读写听说的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训练、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客

7、体对象有强烈的吸引性和主体有鲜明的情感反映。人总是被对感兴趣的事物紧紧地吸引着并给予高度的注意进而探究其奥妙。凡是与自己兴趣符合的行动,我们就愿意积极地轻松愉快地去从事它。如学生对上体育课踢足球很感兴趣,上体育课时就不会忘记穿球鞋,心里很早就记挂着,活动时总是积极参与,甚至达到忘我之境,再苦再累也觉得高兴,还常埋怨时间太短而不尽兴。反之,如他对语文不感兴趣,表现出的行为就是语文书经常忘带,上课无精打采。笔记也不做。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就是兴趣的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与对事物的接触频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常接触,常实践是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

8、教师应带领学生对语文常学习,常研究。这是产生兴趣的前提。 其次是善于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兴趣转化到语文学习上来。如果我们一味抹杀学生已有的兴趣,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进而采取一系列强制性措施来扼杀,那么只能是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架起连结已有兴趣和语文之间的桥梁,使之成为协调二者的纽带。学生对踢足球感兴趣,整天大部分精力用于踢球,而不在语文学习上下工夫,教师应正确引导。如在写半命题作文我喜欢时,可指导写我喜欢踢球,这样球与作文发生关系,足球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又有亲身体验,这些学生就觉得言之有物,下笔很快,写了很多字常还感到言不尽意。意犹未尽。又如我们学新闻单元,可布置学生办足球报,让他们去收集资料

9、,学会选资料,排版,同时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新闻的知识。如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学语法知识举一些与足球有关的短语为例,学生更能掌握,如足球(动宾),踢得好(动补)。在学习中,教师不断鼓励他们把球踢上的拼劲用于语文学习,渐渐的,学生对语文就有了兴趣。总之,教师应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兴趣。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除给学生以主人翁感以外,始终坚持给学生以新鲜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用录音、幻灯、电视等电化教学手段学习说明文,不仅在有限课时较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开阔学生眼界,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课堂学习兴趣盎然,生动活泼。讲小说单元。可以

10、让学生把小说改编成剧本,然后演出。学生在改编和演出过程中,体会到了两种文学体裁的不同,掌握了各自文体的特点。同时,改编又是 阅读的再想像和再创造。在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第四,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理智和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因为课本中有一些令人乏味或难得令人生畏的章节,如语文学习中说明文和议论文,语法知识的学习等,非常枯燥,然而知识是系统的,丢掉任何一课一节。以后的学习则寸步难行,所以学习不能光凭兴趣。否则就易偏科。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不逃避困难,向困难挑战,体会成功前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教师还应重视差生,多鼓励他们。学习成绩差是多方面的

11、原因引起的,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些学生往往有自卑感,对自己不切实际过低评价而引起自信心的丧失,形不成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上课时,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树立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兴趣的激发是培养语义自学能力基础。 (二)激发语文学习动机 有了兴趣还应有动力。语义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我们进行语文学习的内在力量或意志。它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心理之一。语文学习动机是在学习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渐成的。语文教师应利用课本的文章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俭以养德等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因为良好动机常常表现为理想远大,学习目的明确,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毛

12、泽东青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胸怀,都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直接动力。其次,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用他们对事业的献身精神激励学生,可采用诗朗诵。演讲。讲故事的形式,使之在人生的道路上具有无所畏惧的气魄和一往直前的斗志。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地感染,就会产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便能主动学语文,在学习中形成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形成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也不例外,它实际上就是语文自学技能,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属心智技能。语文自学能力则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语文自学的心理特征的

13、综合。属心理能力,二者密不可分。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本身就是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体现,而语文自学能力是在习惯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保证,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经过熟练运用,在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它通过视觉器官将文学符号反映大脑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所占的比重最大,师生花费气力最多。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阅读一篇文章要经过由形式到内容这样一个循环反复加深理解的过程。这中间一般有理解、揣摩、联

14、想三步功夫。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好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深层理解欣赏评价,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积累、写读书心得的习惯。查字典,圈点批注习惯。预习新课时,先读课文前的预习提示。结合课后练习思考,从而把握该课学习的要求及重难点的习惯。这样长期训练。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自己自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课文时养成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作业练习时,养成复习、整理笔记后作业、自查后上交,批阅后订正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阅读与写作相比较,阅读容易得多了,阅读是继承是吸收,写作则是创造、是释放,是推陈出新

15、的一种形式,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应给学生强化常规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常忽视,如错别字连篇,字迹潦草。行款格式不合规范等,不仅给教师作文批改带来极大困难,而且长此以往,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常规学习,养成书写讲求格式的习惯,钢笔书写工整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正确用字的习惯。其次让学生熟悉把握几种常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记叙文交待清记叙要素,说明文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用一定说明顺序、方法。议论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还应让学生注意几类常用文体写作时结构上的基本要求,如题目新颖鲜明,引人入胜,开篇扣题,前后一贯,过渡自然,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等,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说话条理分明的习惯。再次

16、要培养学生积累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积极思考创新的习惯。最后要求学生多写多练,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听说习惯。听说即听讲、说话。是以视听为中心的迅速转换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活动特点,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相辅相成。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更好地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如听讲、听读、听录音然后复述概括可以养成认真听讲,分析概括的习惯;听报告、新闻做必要记录,可培养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习惯;质疑、讨论、辩论、演讲可以养成思维敏捷、处事大方得体的习惯;朗读背诵,读图叙物可养成说话清晰,条理分明的习惯。总之给学生创造众多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有众多练习听话,说话的机会。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语文自学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语文自学能力。语文教师教给语文知识的同时,应授之以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既能学会,又能会学。把学习指导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