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3526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约22160字)(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上尝令其宣敕,弘至阶下,不能言,退还拜谢,云:并忘之。上曰:传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愈称其质直。大业之世,委遇称隆。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已。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架车牛。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叔射杀牛矣。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之矣。颜色自若,读书不辍。其宽和如此。(节选自隋书卷四九)(1)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语

2、言迟钝B.传语小辩 辩:有口才C.直答云 直:直接D.读书不辍 辍:停止(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而车服卑俭 讷于言而敏于行上尝令其宣敕 愈称其质直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3)下列句子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车服卑俭 卑俭:俭朴B.上尝令其宣敕 宣敕:宣布君主的诏谕C. 好酒而酗 好酒:好的酒D.大是异事 异事:奇怪的事情(4)下列句子中的谢字与退还拜谢中的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

3、.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下面对牛弘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牛弘的故事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的最形象的注释。B.牛弘在朝堂宣敕一事中,故意说自己忘了,这种官场做作的目的在于取得皇帝的信任。C.牛弘待人宽和,其弟酗酒杀了他的牛,尽管妻子再三诉说,但他不变脸色,照常读书。D.牛弘的大愚是其大智的体现,大愚能体现出他的品质。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纪纲传(节选)纪纲,临邑人,为诸生。燕王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王与语,说之。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纲觇帝旨,广布枚尉,日摘臣民阴事

4、。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特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籍故晋王、吴王,干没金宝无算。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欲买一女道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其首,脑裂几死。恚都指挥哑失帖木不避道,诬以冒赏事,捶杀之。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

5、。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遂谋不轨。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具有状。即日碟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节选自明史)注:燕王:即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封燕王。摘(t):揭发。乘舆:此处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挝(zhu):击,敲打。碟(zh):一种分裂肢体的刑法。(1)对下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辟诡黠 便:义同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便,读pin,能说会道B.深文诬诋 文:义同成语文过饰非的文,文饰、掩饰C.载入私第,弗予直 直:义同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通值,钱,价钱D.命优童奏乐奉觞 奉:义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6、请奉盆缶秦王的奉,进献(2)下列各句中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纲叩马请自效B.令典亲军C.籍故晋王、吴王D.得王冠服服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王与语,说之 北与寇往来其间B. 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 皆以美于徐公C. 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我故射不中 朱亥故不复谢(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用以刻画权奸纪纲形象的一组是燕王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A. B. C. D.(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着力

7、刻画的是权奸纪纲的形象。他因为能说会道、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而受到燕王宠爱,从而平步青云。B.纪纲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党羽,诬陷异己,诱取财产;假传诏令,勒取官盐;私造武器,图谋不轨。C.一次在皇宫内遇见他所嫉恨的都督薛禄,击打薛的头,以至把薛打得脑袋裂开而身亡。D.纪纲犯下了种种罪行,终于落得个被依法治罪,家属也受到惩治的可悲下场。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丢子之法。

8、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

9、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注: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左冯(pn)翊:官名,三国时临晋(今陕西大荔)太守。京兆尹: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闻其笃行 笃:忠厚B.重丢子之法 重:重要C.其治放此 放:仿效D.榆皆成藩 藩:行列(2)下列各组句子中相

10、同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浑乃渡江投歆 良乃入,具告沛公B.明帝闻之 此丰民之本也C.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由是民安于农 觉今是而昨非(3)下列句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兴陂堨,开稻田 陂堨:陂塘和堤坝B.后稍丰给,无不举赡举赡:生养子女C.比年大收比年:连年D.浑清素在公清素:清静朴实(4)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是课耕桑 明禁令 兴陂(堨) 树榆果 重丢子之法 制移居之法A. B. C. D.(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产,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丢子之法

11、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百姓的由衷爱戴。B.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聚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 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从梁武帝。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润,去涡阳四十里。韦放

12、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犄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武帝以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送颢北还。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

13、之前军大都督。自铚县进,遂至睢阳。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分筑九垒以拒。庆之自旦至申,攻陷其三,大千乃降。时魏济阴王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次考城。庆之攻陷其城。禽晖业,仍趣大梁。颢进庆之徐州刺史、武都郡王,仍率众而西。(南史陈庆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涡阳四十里 去:前往,去到B.九城兵甲犹盛 兵甲:武器装备C.斩获略尽 斩获:(被)杀死(被)俘虏D.进次考城 次:驻扎(2)比较下面四个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破其前军 仲宗壮其计 乃陈其浮馘 庆之陷其四垒A.和相同,和也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也不同 D.和不同,和相同(

14、3)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A.庆之杖节军门 B.魏人远来,皆以疲倦C.如不利,沮我军势 D.仲宗壮其计(4)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贼锋必是轻锐A.敌人的先锋必定是人少而精锐的部队 B.敌人的锋芒必定是轻而锐利C.敌人的先锋必定是人少而又轻装上阵 D.敌人的兵器一定是轻巧而又锋利(5)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庆之军事才能的一组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 众军乘胜前顿城父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 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庆之自旦至申,攻陷其三,大千乃降 庆之攻陷其城,禽晖业,仍趣大梁A. B. C. D.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晋争为天下劲敌。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