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26989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淮北文化构建精神家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淮北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杜飞 城市管理092 200907050229文化作为一个巨型的指涉,总是解释不尽的;从其发生学和功能学的角度看,作为人化和化人的结果,它又总是产生于具体的地域进而作用于日渐外漾并逐步扩大的空间的。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资本能够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悠悠濉河,巍巍相山。安徽淮北,这座迄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曾作为宋国都城长达300年之久的相城,处处充满着神奇和灵气。春秋时期政治家蹇叔,汉代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嵇康和刘伶,现代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等,皆生于此或长于此。春秋古城墙、汉代画像石、隋唐古运河、临涣文昌宫、相山古庙等

2、文化遗迹,传递着凝重、久远的历史文明;淮河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役纪念馆、刘开渠纪念馆等,展示着一段历史的辉煌淮北市杜集区楼顶山的古岩画群和濉溪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石山孜古文化遗存等均证明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淮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商汤十一世祖相土曾迁都于此。建城于相山南麓,相山、相城由此得名。春秋(公元前699年)冬11月,鲁庄公与宋公、卫候、陈候会盟于袤(今渠沟镇),共商攻打郑国,未克而返。这是该市历史有明确纪年的开始。春秋(公元前588-576年)宋国共公为避水患,经

3、睢阳迁都于相城,历90年。战国(公元前268年)宋国被齐、楚、魏所灭,相属楚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统一中国,置相县,属泗水郡,郡治相县。同时,置轾县(今濉溪临涣),亦属泗水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改泗水郡为沛郡,辖37县,治所在相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沛郡改称沛国。宣帝地节九年(公元前69年) 曾改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复称沛郡。并置竹县,三国(220-265年)曹操分沛国置谯郡,铚县属谯郡。曹丕分沛国置汝阴郡。相县初属沛国,后属汝阴郡。西晋(265-316年)复置沛国,国都在相县。东晋(317-420年)晋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入后赵、前燕,相县

4、一带屡有战事发生,为戎马兵革之地,所属屡有更易。南北朝(421-528年) 相县归刘宋,属徐州沛郡(郡治在萧县),不久相县、铚县相继入北魏。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为相城乡,并入符离县。此后,相城无县以上建置。隋开皇九年(589年)相城随符离县属彭城郡。唐元和三年(808年)在相地筑城,发现“投火可燃”的石墨(即煤炭,时未开采)。唐元和四年(809年)割徐州所属的符离县、蕲县,亳州所属的临涣县,泗州之虹县建宿州。宋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东坡)任徐州知州时,派员在萧县白土镇北孤山一带“访获”煤炭,因作石炭歌咏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符离、蕲县、临涣3县并入宿州。明万历四十三年

5、(1615年)烈山一带农民发现露头煤,并开始凿挖。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朝廷封闭徐(濉)溪、宋瞳、烈山等地煤窑,遣散数千名工人。乾隆十年(1745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安徽巡抚魏定国奏请清廷重开徐溪(烈山)煤矿,11月经工部审议得到批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高宗皇帝御赐“惠我南黎”匾额,悬于相山庙.咸丰五年(1855年)秋,濉溪任集人夏白在南坪集,为捻军蓝旗首领,屡败清军。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亳州、宿城等地富商集股成立烈山煤矿合股公司,试用新法采煤。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宿城秀才周绍棠领得清廷的开矿权,开采烈山煤矿,改矿名为烈山煤矿合众公司。宣统二年(1910年)烈山矿工

6、江思运因作歌谣抨击矿主、工头,被毒打致死,引发矿工群起反抗。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市境分属安徽省宿县和萧县。1948年11月,市境解放1949年6月,市境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之宿县和萧县1953年2月,市境分属濉溪县和萧县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4月,建立濉溪市1971年4月,更为淮北市1977年2月,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1980年7月30日,淮北市革命委员会改称淮北市人民政府,至今未变。 淮北历史悠久,先秦至两汉时期皖北文化一度成为文化重镇,春秋诸子争鸣,皖北地区孕育着老庄道家文化,项羽的垓下之唱,刘邦的大风歌,诗经、楚辞的部分篇章都带上淮北地

7、域文化冲击的印痕。以桓谭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已形成皖北文化的特色。三国两晋时,三曹文学、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亦开学术风气之先。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以及吴越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产生过深刻影响。皖北文化渗透着中原文化的厚朴,既有齐鲁文化的敦厚,也有楚文化的神秘飘逸,也有吴越文化柔慧雅致,它带着较强的世俗性,浓浓的人情味(楚人的易怒,重情义的渗透),野性地张扬、崇尚自然,简单而又质朴的思维的诸多因素。作为生活在淮北的文化人当注意到用丰厚的淮北文化资源挖掘创作题材,塑造皖北人的个性品格。 现在,我们经常能在淮北地下挖出许多先秦以来历史遗存,这些对于淮北来说都是无价的财富,更是淮北深厚文化的实物象征

8、。但是,要注意的是,魏晋隋唐后,随着北方战乱频繁,中国南方经济进一步开发,文化重心南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淮北的文化资源积累的不厚,历史文化的显性吸引力较弱。(如可供观光、宗教朝拜、历史考察活动等),自然资源尚待加大投入,区位比周边市(如东徐州、西阜阳、南宿州)不占优势,亦无高水平的人文景观。 但是,只要我们能正确的对待淮北的历史,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同样是对淮北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在淮北市以文化资本运作和创造现代城市的过程中,当重点突出运河文化、产业文化(如乌金文化、口子文化)、建筑文化、地域其它文化(红色之旅文化、历史名人文化、茶文化等)、山水田园生态文化

9、(三山、二湖)及都市文化六大特色,打造出一个有自己城市气味和色彩的有较深刻文化内涵的又充满时代精神的现代大城市,建设一个山水田园风光数字式的生态城市,使淮北市市民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山青水绿,有田园风光,有森林气息又有现代文明都市气息的最佳生活状态之中。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的挖掘,使淮北跻身于运河名城,“运河文化”的口号也随之打起,淮北市政府也在积极地保护属于淮北的运河文化。比如建立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等,都是保护和宏扬运河文化的一种表现。保护大运河是必需的,宣传大运河也是应该的,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想办法使大运河在经历数千年黄土埋没之后对淮北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积极的作用,发挥运河优势,注

10、重对运河文化的开发利用,把运河文化与经济连接起来,以文化带动经济,用经济刺激文化,形成“运河文化产业”。淮北地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斑斓多姿,亦是尚待开发的无穷的文化宝藏。多年来,淮北市始终坚持文化滋养城市理念,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战略,以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传统,打造一道精品文化与大众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和谐文化风景线。多年来,先后投资4亿多元,累计建成137个农家书屋;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8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收听收看到了广播电视节目;12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如今,散落在各处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崭

11、新的亮点,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六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和102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在家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依托学校,建成20所城乡少年宫,大大拓展了未成年人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淮北市立足本地风土人情,全力展现百姓诉求,实现了电视剧创建的历史性“空围”。从1999年起,淮北市先后与央视联合摄制了独立寒秋、父亲、大哥、大姐、美丽的村庄、大嫂等多部影视剧,收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飞天奖”,形成了独特的“淮北影视文化现象”。2008年初,省文联、省影视家协会还专门举办了“淮北影视文化现象”研讨会。夕阳清照、谢丹亭等戏剧、舞蹈、声乐、小品及文学、书法、美术等近万件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奖项80多个,省级奖项1000多个。深厚的文化积淀提升和丰富了新时期淮北人的文化自信。一道道文化大餐再现了淮北文化和壮观气势:节日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精彩纷呈;全市100多个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频繁举行;戏迷剧社、木兰拳剑、腰鼓等社区文化表演队活跃在社区、公园、广场。元旦春节文化演出,民间花会踩街、健身操舞比赛、社区文艺汇演、少儿文艺调演、歌曲戏曲汇演,相山盛世之厦,淮北中美之夜,中外文明,目不暇接,绘就了一幅幅文化繁荣的壮美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