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025329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打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篇精读文言文中心问题1、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生活中表示既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2、不善者而改之强调人在恶劣环境中更要坚守气节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 鱼我所欲也主体思路:第一段:论述生和义的关系:用“鱼”比喻 生 ,用“熊掌”比喻 义 ,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 舍生而取义 ,又把生 和义 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生命更可贵的,就是义(或“正义” ) ,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就是 不义(或“苟且偷生的卑劣行径” ) ,从而证明本段论点 舍生而取义 。第二段:论述利和义的关系:首先列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正面论证重义轻利的行为,接着列举“有人不辩礼义而受万钟”的例子,反面论证重义轻利的行为,两个事例之间构成对比论证。最后归结:失其本心。 “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

3、“羞恶之心” ,也就是“义”、 “善”的本性。中心答题点:舍生取义 理解性默写: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一致的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体思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围绕中心论点,孟子在文中主要论述了 造就人才 和 治理国家 两方面的问题。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中心答题点: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4、,就必须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理解性默写:说明人才经历艰苦磨练最终作用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中华民族再危机面前不屈服,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曹刿论战主体思路:本文叙述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这可以说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中心答题点:取信于民、把握战机,对比的手法,用鲁庄公的“鄙”反衬曹刿的“远谋”。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

5、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体思路: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使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委婉的规劝。本文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第三段写齐

6、王纳谏取得了卓越成效。中心答题点:以切身经历委婉的规劝齐王除弊纳谏,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理解性默写:表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纳谏取得卓越成效的句子是:在国内: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在国外:皆朝于齐除弊纳谏的结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 出师表主体思路报先帝(知遇之恩) ,忠陛下(提出建议) ,以及北定中原的决心。 (兴复汉室)理解性默写:(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

7、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4)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8)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9)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8、7陋室铭内容及思路:比行开头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环境幽雅、交往儒雅、情趣高雅以古贤人自况画龙点睛:何陋之有中心答题点: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重点句默写: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环境幽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小石潭记内容及思路:移步换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水:清澈 石:奇异 树:青葱 鱼:欢乐)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潭中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记录同游者中心答题点:通过对幽深冷寂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孤凄悲凉的感情。 (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

9、,但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又会感到孤凄悲凉。 )重点句默写: 侧面体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动静结合描写游鱼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身形状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描写小石潭氛围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9岳阳楼记内容及思路: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作缘由总写洞庭湖一带的雄伟景象,并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写迁客骚人览悲景生悲情和览喜景生喜情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及政治抱负。中心答题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10、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重点句默写: 写作本文的背景及原因: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的全景: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雄伟景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雄伟景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迁客骚人悲伤之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洞庭湖月夜美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迁客骚人喜悦之情: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古仁人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

11、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桃花源记 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1三峡文中写出三峡山连绵不断特点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高峻挺拔的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表现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结述春冬之景的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总述夏水凶险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表现水清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2爱莲说内容及思路:本文采用托物言志写作方法,作

12、者借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质,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抒发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厌恶和鄙视之情。作者写菊花和莲花的作用: 用菊花、牡丹和莲进行对比,从正、反两面衬托莲的美好形象和高贵品质,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抒发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厌恶和鄙视之情。“菊(象陶渊明那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象征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人) ,花之富贵者也;莲(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 ,花之君子者也。中心答题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13、妖. 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中间通透,外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新,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到近处去玩弄啊。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是很多了!重点句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比喻君子在污浊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的,在优越的环境中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或者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

14、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写莲清高、比喻君子态度严肃不可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3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及思路: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 84 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入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

15、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中心答题点: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忧闲的达观。重点句默写: 1、全文以“月光(月色) ”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14 与朱元思书内容及思路:文章先总写富阳到桐庐一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风光特点,接着分别介绍异水和奇山的特点,最后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对功名利禄的藐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及爱慕自然的情感。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景物特点:异水:清澈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 -(正面、侧面相结合)湍急 -(夸张、比喻、对偶修辞)奇山:峻峭挺拔(从山之形的角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视觉、拟人修辞)生机勃勃(从山之声的角度)(山中有泉水、好鸟、蝉、猿的叫声)-(听觉、拟人、对偶修辞)树绿而密(从山之色的角度) (皆生寒树、在昼犹昏)中心答题点: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藐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及爱慕自然的情感。重点句默写: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总写景物特点或在第一段中领起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