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153237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辑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为什么要学新闻编辑学基础课? 1.应用型本科毕业生 掌握理论 夯实基础 2.就业:新媒体人才欠缺,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的往往更能胜任编辑工作。 3.企业老总所需要的人才 那么,新闻传播工作者不变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呢?归纳起来:一是新闻传播工作的职业精神不会改变(工作激情、社会责任、敬业精神);二是新闻采写的基本能力不会改变(探求真实新闻、如何把新闻事件讲明白,如何把新闻事件讲得有吸引力);三是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要求不会改变(采写编评摄、采集和发布多媒体新闻的能力,新闻只是一种形式,传媒也只是一种工具,都不是内容本身。跨学科的知识、) 第1章 编辑活动第1节 编辑活动的产生

2、编辑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 一、原始人类的创造符号运动 结绳;编珠;刻齿; 二编辑活动产生的条件 1、文字的出现是编辑活动产生的重要条件。 2、记载文字的物质载体的出现和社会交流信息的需要是编辑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三、编辑活动的萌芽 对创造出的零碎、分散、杂乱而又各种各样的符号进行收集、审选、鉴别、分类、补充、剔除、改造、整理、规范、统一、定型等,反复的多次的再创造,这就是编辑活动的作用。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历史分期 一、创造文字符号时期 二、编创文章时期 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文字的形成,为编创文章提供了首要的前提条件。3、 编创图书时期 1、 先秦两汉时期 这一时期的编辑活

3、动有两大特点:一是从社会分工角度看,编辑活动还没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没从社会分工中独立出来。二是这一时期的编辑与编撰、编著、著作还未相互分离,充其量只能算是编著合一。 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编辑活动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它促进编辑的分离,过去是编著合一,编辑的劳动在书籍形成过程中作用不够明显,而这一时期类书的编辑主要是以过去的文化资料为对象,对其进行整理、选择、加工、编排,已经初步显现了编辑劳动的独立性,克服了过去以著为主,编隐于著的著编难分难舍状况。第二,初步出现了编辑机构和编辑队伍。 3、 元明清时期是编辑活动深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

4、第一,产生了大量的编辑出版物。第二,开始受理近著新作。第三,印刷术进一步发展。世界呈7大特点:一是编辑主体意识逐步明确;二是编辑家辈出;三是编辑开始形成专门的职业;四是编辑的门类繁多;五是编著合一普遍存在;六是编辑规模越来越大;七是编辑成就高。四、编辑革命时期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促进世界编辑史进入编辑革命时期的直接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与之相关的记住革命。第三节 编辑活动的现在与未来编辑的现代化表现在:(见书P22)第一,思维的现代化;(同)第二,观念的现代化;(同第三,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同)第四节 新闻编辑活动 一、 采写与编辑,是新闻传播系统工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和基本业务,其新闻编辑基本属

5、性概括为: 1.编辑工作的主导性首先体现在报道定位;其次在报道策划;其三在指导采访、提炼主题、开倔题材、选择角度以及提供采访线索等 2.编辑工作是新闻传播的整合工作。 3.编辑工作是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 二、 新闻编辑与互联网络 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必然会改变新闻传播的面貌。 “数字化生存”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概念。 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也因而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 1.编辑地位与责任的变化 网络,目前记者数量明显少于编辑,不少网站新闻报道的任务主要由编辑人员承担。 2.编辑思维与观念的变化 网民在这些互动空间对媒体提供的新闻进行点评论、纠错、补充或延伸,或与媒体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催生了新闻

6、报道的一个新品种“互动性新闻”。 3. 独家新闻是媒体的掌上明珠,这在互联网领域也不例外。 它不再将时效作为独家新闻的第一要素。 编辑还应改变对独家新闻的传统理解,不是单纯地追求它的时效性,而应更多地解读和开发其对网民的接近性和重要性。 4.编辑手段与方式的变化 网络的编辑手段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各有侧重,而是兼收并蓄,囊括所有。编辑方式的变化最主要表现为动态化。网络传播不仅流量大,而且滚动性极强。传统媒体的更新速度一般以天计、以时计,网络却随时更新,常常以分计,有时甚至以秒计。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截稿时间、出版周期的概念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不断跟踪新闻来源,随时准备编发快讯。5.“首页”、“主页”

7、的概念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但它们却是网络的重要概念。 首页和主页,是拦目、标题、列表、摘要、导航拦和各种服务性链接,主要功能是导读和索引。 网络新闻的分类更加细化,栏目明显增多。 概括地说,网络新闻编辑具有工作量大,节奏快,注重多媒体、多层次表现,动态性、交互性和技术性强等众多特点。第五节 新闻编辑与媒介融合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实 从欧美新闻界的实际做法看,媒介融合应该专指跨媒体运作,特别是多媒体采编工作的合并兼容。 “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的数字化传播。 二、新闻编辑面临的新课题 新的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层面。 二是内容层面。 看实例1: (P121) 强

8、化议程设置,通过前端策划来统筹采编、整合资源,即每个选题的策划都要同时考虑不同媒体的报道方案。这种新的报道策划类型,要以不同载体的共性和各自的个性为依据,围绕同一主题或事件,选取不同的报道形式;避免同质化竞争。 看实例2: (资料2)成都传媒集团“结对联动”的实践2009年5月,这个集团启动“媒体结对运作、部分新闻联动”的运行模式,电台、网站抓第一落点,电视突出事件进程展示,报纸注重报道的深度和背景。 实行新闻联动 三是角色层面第2章 编辑概念第一节 编辑概念界说编辑是贯穿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决策、组织、审读、编选、加工等一系列专业工作的总称。 “编辑”的定义有如下几个特点:1. 明确了编辑活动

9、是以传播为目的,强调编辑行为是利用传媒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进行的大众传播活动的一部分。是联系传播的中介、纽带、中间环节。2. 突出了当代编辑工作的专业性。相当长时期编辑的工作对象是书籍,20世纪后才有了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因此,编辑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3. 明确了编辑活动的组织作用。编辑的工作对象是围绕作者、记者等人的成品或半成品开展的,最后的成果是版面、节目和页面,所以要根据编辑方针对整个报道的全局性作出统筹安排,当代编辑行为属社会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组织、指挥作用。4. 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媒体编辑方针小到稿件中的一个标点校正。都渗透了编辑的劳

10、动。 这个定义反映了编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二节 编辑概念的流变一、收藏编辑二、 著述编辑 三、 出版编辑 (刊播) 第三节 编辑与编辑学研究 一、关于编辑学研究中的编辑概念 (见书P39-40种种解释) 我们可以把关于编辑的这些解释概括为:“采集资料,整理定稿,提供出版。 二、编辑的本质三、编辑学研究 编辑学研究的内容,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个方面。 优秀编辑有四门功课是必修的: 功课一:编辑力 功课二:经营力 功课三:创新力 功课四:思想力 第三章 编辑原理 编辑学的基础理论应包括三个基本原理:文化缔构原理、符号建模原理和讯息传播原理。第一节 文化缔构原理(编辑社会文化活动最基本

11、原理)一、积淀性原则 二、选择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传导性原则 第二节 符号建模原理 一、 文体建模 二、 媒体建模 1.代码规范 2.讯息编制3.交流媒介 第三节 讯息传播原理 一、从无序到有序 二、从不确定到确定 三、从不规范到规范 概括而言:目前编辑理论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基本理论型 即建立广义编辑学或普通编辑学,包括编辑理论、编辑方法论和编辑原理,以此作为各种编辑活动的理论依据,研究各类编辑活动中的共性问题,成为一门包括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电子出版物等编辑理论的综合性、基础性学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理论实践型 包括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技术,也有的

12、把编辑人才论、编辑工艺纳入体系,该类型最大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应用理论型 即侧重于编辑应用理论型研究,对编辑过程的总结、描述较多,对细节探讨甚于普遍编辑学,具有较强的编辑实践性。 第四章 编辑素养与技能第一节 思想素养编辑良好的思想素养,主要体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两个方面。一、正确的政治方面 1.充分认识政治理论修养的重要性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念 3.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编辑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敬业乐群、秉公律己、实事求是、一视同仁。第二节 业务素质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扎实的

13、文字功底 1较高的中文修养 2. 较高的外语水平 3. 较强的写作能力三、较强的审美能力 第三节 编辑技能 三项基本技能,即:把握原稿的技术规范;熟悉字体与字号;掌握校对技术。 1.校对的程序(1).初校 (2).二校 (3).三校 (4).通读 2.校对的操作方法(1).对校法(2).折校法(3).读校法第四节 新闻编辑的基本修养 一、高度的责任意识 二、广阔的知识视野 三、 执着的探索精神 第五节 网络编辑的业务能力 一、基本电脑操作能力二、信息整合的能力三、独立判断的能力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5、 组织和协调的能力六、较强的外语能力第五章 编辑过程 第一节 选题 编辑是新闻传播的中心环节,新闻选题就是传播的支点。 1、选题策划(提纲、大纲) 2、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与时代同步原则、读者服务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特色原则) 第二节组稿 新闻稿件来源: 通讯社供稿; 本报稿; 来自其他媒体的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