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4870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国际贸易我国物流成本高于金砖国家的原因探寸 宋殿辉 长春工业大学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基础硬件设施得以显著改善,且相对优于金砖国家,然物流成本却长期居高不下。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 30%,占GDP比重为18%。不仅与发达国家一般低于10%的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如美国社会物流费用仅占GDP的8.5%;即便与金砖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也明显居高,如巴西仅为11. 6%,印度为13%。为此,我们应当科学分析物流成本高昂的原因,明确物流发展

2、的优势和机遇,积极借鉴金砖国家的物流发展经验,将物流硬件相对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物流竞争力。 一、我国在物流成本控制上赶超其他金砖国家的优势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将为我国带来广阔的物流市场前景 金砖国家虽然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在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然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现状并不相同。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经济和产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与变革,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改变以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粗放模式,向集约、高效和高科技转型。尤其是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社会物流需求结构将

3、发生重大改变,单位经济产值对物流成本的耗费也将较传统产业低得多。同时,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相对较低,除中国外的其他金砖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一般超过60%,然我国服务业占比仅为48. 2%。服务业尤其是技术、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也将使得我国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 (二)新技术突破与广泛应用将促进我国社会物流业转的型升级 物流业发展既需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以培育壮大物流需求市场,还需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升物流产业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四国相比,我国制造业优势相对突出,大型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也存在比较优

4、势。俄罗斯虽然具备生产大型物流技术装备的能力,然国内经济发展乏力,物流市场相对狭小,导致其技术储备和设备产能难以转化为物流技术装备的市场优势。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技术成果的问世及在物流产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尤其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与物流产业的深度整合,中国物流产业的装备技术能力和信息网络化水平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质的飞跃。相应地,我国的物流效率将得以显著提升,物流成本也将大幅下降。显然,与我国相比,其他金砖国家除在物流管理及成本核算控制方面暂时领先外,在以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助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中基本不具备与我国相提并论的综合素质。 (

5、三)区域经济整合进程加快将逐步优化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区域经济整合进程已成为重要趋势。区域经济的整合意在通过全面整合区域内生产要素,提升区域整体的产业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物流产业发展及物流成本降低离不开持续优化的物流环境。显然,区域经济的系统整合可以极大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环境,通过行政、市场、信息及要素的优化整合可以为物流产业降低成本提供相对优越的市场和产业平台。当前,我国正处于区域产业整合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珠三角和金三角等地区域整合和协同发展顺利推进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又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我国又提出了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

6、的推进,尤其是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实,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物流通道将会迅速扩大,贸易物流量将会不断增加,物流效率也将大幅提高。与中国相比较,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各国基于国内交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不可能迅速扩展其国内外的物流渠道和物流规模,未来物流环境的优化程度可能落后于中国。 二、我国物流成本高于其他金砖国家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使得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的依存度较高 截至2014年,中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9.8%,42%和48. 2%,2013我国服务业占比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6.1%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是依然远低于2000年时发达国家70.1

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2000年低收入国家47. 5%的平均水平。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比也明显偏低。截至2013年,巴西、俄罗斯与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为69. 390、60. 3%及57%,早于2011年南非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68. 3%。众所周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则意味着单位GDP需要付出更高的社会物流费用。服务业的社会物流需求相对偏低,此种情形使得其他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对社会物流的需求要相对低于我国。同时,我国能源、资源产地与消费市场还存在逆向分布。以煤为例,2015年,我国煤炭主要产地晋、陕、蒙、宁、甘五省区煤炭调出量将高达15.8亿吨,煤炭等能源及矿产的大规模跨地区

8、调运,导致我国铁路物流运输压力长期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发展对物流运输的依存度。 (二)我国物流管理及成本控制机制相对落后于其他金砖国家 当前,随着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及装备技术水平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略具优势或并不落后。例如,与金砖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最为接近的印度相比,我国的物流硬件水平虽具有优势,但物流管理尤其是物流成本控制与核算等软件却相对落后。据统计,2003年到2010年,印度为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超过1500亿美元,尽管铁路、公路和水运依然无法满足未来10年货物流动3倍的增速需求。中国铁路运力占物流总需求比重超过50%,然印度因铁路设施

9、落后尚不足40%,即便印度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于中国,但总体来看,印度物流发展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印度拥有较为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企业目标市场取向更为明显,物流投资、物流外包及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且物流体制改革力度大。同时,印度对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经验及成本核算理念接受较快,物流管理领先中国。以上因素导致印度作为金砖国家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依然能够凭借相对优越的物流发展软环境将物流费用占GDP比重控制在13%的水平,且远低于中国18. 4%的水平。 (三)我国公路收费站多,罚款多,推高了物流成本 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高主要表现为运输成本过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我

10、国社会物流中运输费用占GDP比重超过9%,高出发达国家50%。在所有运输成本中,各种过路过桥费占比高达1/3,与燃油支出基本持平,远超其他各类物流成本。在国内货物贸易的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比一般重超过50%,纺织、化工及农产品等行业的运输成本占比甚至达到70%。尤其是我国公路收费点多且收费高昂导致国内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全世界14万公里收费公路路段中中国有10万公里,中国接近90%的高速公路属于收费公路。公路应属公共产品,本当无偿或以公益价格提供消费,然而,我国大部分高等级公路正由纯公共产品蜕变成准公共产品乃至私营产品,甚至一些高速公路已过收费期限依就收费。公路收费里程长、收费

11、点密集、收费额度高及罚款多的现状成为制约国内物流运输成本降低的重要障碍。 三、加快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 (一)增强物流供应链整合能力,健全物流成本独立核算机制 与金砖国家相比,在物流基础设施略具优势和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并不落后的前提下,我国物流成本反而较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物流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据统计,我国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无论采用公路、铁路、水运还是航空运输方式,运输成本都要比印度低得多。然而,当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时,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反而高于印度。该现象说明我国物流管理机制落后制约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此,我国应当加速推进物流管理体制变革,既要借鉴其他金砖国家经验,更应积极向发达国家

12、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行业、地区及国内物流供应链整合能力,推进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尤其在物流管理中应逐步健全物流成本独立核算机制,改变将物流成本分摊到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会计项目中的简单核算模式,构建专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机制。另外,我国还要推进物流行业立法与国际接轨,改善物流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二)推广“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效率 相比其他金砖国家,我国企业包办物流业务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以物流分包和物流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方物流”占物流产业比重依然偏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应当积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不断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及

13、服务水平,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向企业推广零库存等管理模式。还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广连锁配送等现代营运方式,重点推进计算机、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技术在物流智能化中的应用。政府要在物流体制变革中引导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完善物流建设及服务标准,引导物流设施资源向集约发展。还要加强综合性、专业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货物配载中心建设,提升货物信息衔接速度,增强运载工具匹配能力,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降低车辆空驶率。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鼓励发展铁水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道路货物甩挂运输等运输方式。 (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

14、低经济发展的物流依存度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与一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截止2014年,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仅为48. 2%,与其他金砖国家服务业占比超过60%的水平相差甚远。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对物流依存度较高的重要原因。2014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为此,各地应抓住国家扶持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契机,积极扶持服务业发展,尤其要将对物流产业依存度低而附加值高的生产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培育方向。另外,还要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15、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做减法”和对第三产业“做加法”的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推进公路收费政策变革,降低公路收费额度 截至2014年,我国现有公路网络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和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公路收费建设的。近年来,因收费公路站点设置过于密集、收费额度偏高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反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对此,应当以规范合理的改革,尽快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推进公路管理方法创新,坚决制止路政管理中的乱收费和乱罚款现象。要强令制止以各种理由延长公路收费年限的做法,对全国范围内收费公路开展整顿清理,无条件拆除违规设置、还清贷款本息及超过年限的公路收费站点,重新核定合规收费站点的收费年限及收费标准。最大限度降低收费标准,推进收费机制的公平化和合理化,减免相关税费,控制投资回报,提高还本付息能力。还要推进公路收费政策创新,可借鉴海南将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和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统一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做法,多烧油多缴费,取消公路收费站点,根本杜绝乱收费问题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