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博士谈诗词吟诵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48647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财贵博士谈诗词吟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财贵博士谈诗词吟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财贵博士谈诗词吟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财贵博士谈诗词吟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王财贵博士谈诗词吟诵 (根据2008年初录制的读经教育百问千答视频整理) 我现在有一个心愿:要恢复读诗的声音,恢复读书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王财贵博士主持人:老师,您一直强调诵读古文有很优美的旋律,和唱歌是异曲同工的,都说“说的比唱的好听”,不知道老师唱得怎么样啊,请老师来一段好么? 王老师:人类的语言本来就是表达情意的,那么在情意深到语言不能表达地时候,就会把语言拉长,如果把语言拉长还不能完全表达,就把语言抑扬,有了旋律,把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吟诵或是歌唱。吟诵歌唱不能表达的时候就以音乐来烘托,如果还不能表达气氛的时候就手舞足蹈。语言、吟唱、演奏、读书、朗诵、舞蹈,是从同一

2、种心灵发展出来的,所以诗歌五乐是同根源的。 古人读书是诵读的,读诗则或吟或唱,但是吟和唱也都来自语言,与语言相配。最原始的吟唱是原声调的加强,后来才有歌曲的编写。歌曲往往都是为了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来编的。而经典中有那么多诗歌那么多文章,不能够每一首都去编。据说孔子彈古琴,对于诗经三百首都配上音乐, 所以孔门弟子一面读书就一面唱诗,叫做弦歌不辍。可见古人读书是很快乐的,读书就是唱歌。 但是自从民国以来,五四时代那一批人,就全部大批特批,就把这一切中国人的风雅全部打倒,让我们现在读书是很枯燥的,所以很可惜。 我现在有一个心愿要恢复读诗的声音,恢复读书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現在我鼓励读经

3、界的朋友,如果他的家乡有老一辈人,如果老人还能回想他小时候读书的声音,就爭取录下来。读书的声音多了,它很有一种自然的韵律,我们孩子可以多听,也可以自己发明一套读书的方法。我在台湾有一个朋友叫做梁炯辉老师,他跟我一起在提倡汉语教学。所谓汉语就是用河洛语来读古书。河洛就是黄河洛水,河洛語就是唐朝時中原的语音,現在稱爲闽南语。用标准的闽南语读书就是用接近中原的古音来读书,读起来抑扬顿挫,很容易吟唱出來。现在我就用梁炯辉老师他的吟唱的模式来唱一首唐诗。 王维的送别,(唱) 如果你能在内心感受到這首詩的意境,其中的情感是很丰富的,于是你就不能平平板板地读,你会拉长声音。主持人:真的能够感受到一种古老的大

4、唐的韵律,听起来非常有美感、非常舒服,听到古代的韵律每一个人都会体会到美感。 季謙先生: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倡“五四”以前的文化传统,不要被“五四”所限制。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因为我们刚才说,老夫子教弟子,因为读的书很多很难,不可能每一首都来编一首曲,而是渐渐形成一种调,就是某某地方的调,遇到五言诗就用五言调, 七言诗就用七言调,当然也有平起仄起之分。那么几种调式就可以唱所有的诗,只是你在唱不同内容的时候,加上强弱快慢不同的就可以表达了,比如用闽南调来唱杜甫的喜雨。 主持人:难怪有篇文章说音乐是最会钻空子的,然后推波助澜 ,让优美的更加优美 ,凄美的更加凄美。季謙先生:还有另外一种模式,是编歌

5、曲。刚才说过古人对特定的诗词编定的歌曲,比如说李白的关山月,古今曲很有名的一首弹唱曲,(唱) ,这是古曲。近代人也一直在编新曲。 我有一个朋友柳松柏,他在台湾编了几百首新曲子,称为唐诗新唱。有几首已经流传天下,耳熟能详了。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書,是说诗人少小时离家,长大才回来,有一种伤感但又愉快的心情表现。 我曾经在印尼雅加达那里做演讲,印尼政府曾经禁止华人读华文书,禁止了十四年,导致华人子弟不仅不会读中国书,甚至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他们很忧心。印尼政府最近几年才开放禁令,我去的时候刚刚开放不久,我于是就用这首诗来表达:“你们这里的华人就好像是少小离家,老大又回来的。你们曾经远离了中国文化,现在又

6、渐渐回归了。我唱这首诗来体贴你们的心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唱)尤其是把“家”拉长,他们都哭了。“少小离家老大回 ”这是很哀伤的感觉。 主持人:这首诗我读过好多次,但是只有这次有一种力量非常令人感慨。吟唱增加了内心那种游子思乡的情结,悲怆的情绪,是一种辅助剂,是一种催化剂!谢谢老师!季謙先生: 还有一种模式是古代的私塾,有老一辈的老先生,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的声音,有一个教授魏云子,他偶尔唱唱小时候学过的歌,其中有一首我也学了蛮好听的就是诗经的蒹葭 主持人:老师唱得真有感觉。因为我喜欢唱歌,我知道有时候你单独记歌词是很难的,可是你唱出来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季謙先生:所以我也正是要推广这种教育,想选一些,三五十首,录出来供给天下的孩子学习,南腔北调都无所谓。有的是比较豪放的,有的是比较文雅的,有的是比较朴素的,有的是比较华丽的,也有的带一点花腔。比如说云南的丽江的纳西族,还保留了古乐,据说是唐朝宋朝的古乐。我觉得其音乐的旋律变化很多,跟我刚才唱的不大一样。 主持人:那是什么样的呢? 季謙先生:你要听么? 主持人:当然! 季謙先生:那我就唱一下唐朝后主李煜的雨后淘沙。纳西古乐据说是从唐朝宋朝保留下来了当时人就这样唱的,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