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47688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湖污染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湖还美吗?透视太湖污染事件摘要:“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在太湖的水”,一曲吴侬软语唱出了太湖湖水弥漫,岛屿散立的柔美风情,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但近20年来太湖流域经济高速增长,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大多被直接排放到湖水中,对湖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今的太湖已经蜕变为一个资源型、工厂型和水质型的缺水区域,无力承担“鱼米之乡”的美誉。关键词: 太湖污染;公共资源;生态旅游业一、太湖污染现状及影响 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水体污染严重,不容乐观。太湖污染现状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征:(一)整个太湖流域水质污染严重 资料显示,太湖流域七成以上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整个流域水质普遍下降

2、,达到富营养化的水平。(二)局部水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态功能下降,特别是东太湖水域表现得最为突出。(三)东太湖沼泽化进程加快,预示着太湖消亡速度的加快。 太湖污染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统计发现,太湖流域居民肿瘤病发率远远领先于全国其它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水体污染引起的大量繁殖的蓝藻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这种毒素就使肿瘤病发的诱因。此外太湖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太湖流域每年因水体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50亿元之巨,而且数据有继续增大的态势。 数据及相关信息参见黄卫良先生写的太湖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一文。总之,太湖的污染严重,它的污染给当地居民

3、的健康造成危害,并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能再对太湖的污染熟视无睹了!二、太湖污染原因“公地悲剧”虽然太湖的污染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不负责任的经济增长给太湖带来的破坏。太湖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母亲河,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为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没有逃脱“先污染后治理”魔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太湖绝少有污染一说,那时的太湖就如同歌中描绘一般“水上有白帆,水下由红菱,稻香果香绕湖飞”美不胜收。然而当时间的车轮转到九十年代时,太湖的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可以说太湖的污染过程是伴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产生的,太湖是两岸儿女享受城市化、工业化

4、带来的现代化生活的巨大“泔水桶”。GDP的迅速增长豪情掩盖了恶,太湖不胜负荷的解污能力,使太湖不断的受到工业污水的戕害,农用废水、农药残留液和生活污水的荼毒。太湖为地区的经济发展默默地贡奉献了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湖终于不堪重负,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惩戒愚蠢的人们。为了更好的透视太湖污染事件,接下来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太湖污染的原因。太湖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其消费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型、非排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因而太湖的使用者面临着强烈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的诱惑,从而注定了太湖被过度使用、退化甚至毁灭的“公地悲剧” 参见郭守前 . 2004 . 资源特性与制度安排 . 北京:

5、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命运。所谓公地悲剧是一个描述资源和环境退化的代名词: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资源和环境的退化。我们可以从政府、企业、居民三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出发寻找太湖“公地悲剧”的深层原因。 (一) 政府管理缺失严重针对太湖的管理确实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实行政区域的划分引起的经济利益的分割使太湖成为公共管理难以溯及的死角和盲区。太湖处于长江三角洲的黄金中心点上,其湖网覆盖浙江、上海、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各省市地域上的行政划分时的太湖的管理和治理成了多省市的公共事务,因而要想管治好太湖需要浙、沪、苏三省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长期以来的多头

6、管理导致了跨地区的利益冲突、跨部门的权力冲突,使得太湖的管理治理工作困难重重,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解决。太湖污染了,铁一般的事实,但谁应该承当责任,却怎么也说不清楚,好像各省市都有责任,但似乎又说不出有何责任。多省市的多头管理使得太湖流域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其次,政府过于注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效益。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政府领导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政绩选择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政府大力发展东太湖及围湖养殖业的发展,因为该产业成本低但经济效益明显。在短短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养殖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太湖沿线。高密度的围湖养殖给太湖的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喂养螃蟹

7、的饵料残渣是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此外螃蟹的排泄物和投放的部分水草腐烂也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可见在对于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选择题,政府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局部有限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付出了过高的机会成本,从长期来看,得不偿失!政府扮演了太湖污染的帮凶的不光彩角色,应为太湖的污染负担责任。(二) 企业过度利用太湖属于公共资源中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 参见郭守前 . 2004 . 资源特性与制度安排 .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所谓公共池塘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s ,简称CPRS)是指自然的(渔场、海洋、湖泊等)和人造的(公共图书馆、Internet等)具有一个人对资

8、源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可减少性)的特征的资源。太湖作为一种公共池塘资源,在其消费上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对其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过使用的危机。由于湖泊自身的特殊性,当它的使用者超过一定数量时,增加一个使用者就会减少社会其他使用的利益。也就是说在太湖的利用和开发上具有负外部效应,增加一个企业对太湖的使用,就会减少别的企业利益,而且增加的企业的收益小于其他企业受益减少的总和或者说小于社会成本。每个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都会竞相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扩大的生产规模会制造出更多的污染物质,造成太湖污染的恶性循环。也许你会问“难道这些企业就没有一个度吗?”有的,只是他们的杜太高了!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

9、为了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些沿湖企业会在扩大生产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停止规模的扩大。倘若太湖沿线的每一个企业都这样精打细算的,都抢着实现最大利益的生产,那么太湖污染势必比现在还要严重,还触目惊心。但是如果还不抓紧治理太湖的话,这一天的到来也就不远了。此外企业渡太湖的过度利用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政府对于环保企业的鼓励和补贴政策的欠缺。其实有许多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能做到净化处理污水的能力,但由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以使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因而一切向利益看齐的企业仍然沿用低成本,高污染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了。总的来说企业对太湖的过度使用来自企业自身和政府两方面的因素,企业为了实现自

10、身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纷纷采用了破坏太湖生态系统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饵料的投放量和各类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的增加给太湖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导致太湖水质下降。湖水质量下降引起太湖生态系统受损,生态功能就会下降,从而湖水解污能力也就有所降低。各种营养物质囤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一到夏天蓝藻就肆虐生长,把本该清澈见底的太湖然变成一滩绿油漆,并不时发出阵阵恶臭。当地居民把这调侃为“臭美”,将歌词中的“太湖美”改为“太湖霉”,由“美”生“霉”,好不讽刺,好不值得思考。(三) 居民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太湖流域河网发散,覆盖面广,流域内大小城群较多,人口密度高,人们的生活污水通常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11、长期以来也就是河流中N、P等营养物质增多,形成对太湖的污染。总结上述观点,我们不难看出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太湖,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被过度的开发利用,遭到严重的污染。柔美的太湖成了政府追逐政绩、企业追逐利润、居民享受生活的牺牲品。太湖默默地承受着一切,但当它载不住时就像现在,就会撇下柔美的面纱以凶猛的面孔来震慑世人。三、关于太湖污染治理的建议(一) 政府职能的绿色化政府在太湖的管理和治理工作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在进行管理治理的行为是应注意自身职能的绿色化 参见刘思华、刘泉等 . 2004 . 绿色经济导论. 北京:同心出版社。首先,政府应加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大力发展治理

12、太湖的全民参与活动,比如政府可以号召人们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倡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等。其次,政府应尽快完善保护太湖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保护太湖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应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针对不同的企业,根据其行为对太湖造成的污染程度制定不同的规定,明确惩戒机制。在明确太湖周围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太湖的保护和治理。第三,政府还可以借助税收的手段来进行太湖的保护,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征收高额的税收,以税收的形式让企业为自己的行为埋单,而对于那些排污达标,对太湖有利企应给予鼓励和支持的政策。第四

13、,政府还应重视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治理太湖。注意跟踪世界高新水平,努力提高治理太湖的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科学知识,注重培养环境领域的高级人才,推动和巩固环境学科建设为治理太湖储备人力资源和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要求各地区认真总结治湖经验,推广规范化的技术规程。同时还需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不同地域特点的治湖技术。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治理观念。(二) 加强多省市协作针对在保护太湖是出现的多头管理,防止个省市在保护太湖时相互“踢皮球”推托责任的情况,中央政府应主动加入到治理太湖的行动中来,以国家的名义号召沿湖各省市将治理太湖真正落到实处。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在国

14、家环保总局已牵头带领下,江苏省政府,省环保厅和苏锡常三市的积极配合下已形成了“总局协调、省厅统筹、地方治理”网络式“治太”方案。目前保护太湖已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想必太湖的境况一定会有所改善,环境也会逐渐有所恢复。但是治理太湖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需要各省市长期的坚持和合作,各地区政府能否在镇在治理太湖上积极主动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三)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古语云“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以前太湖一带就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如及的太湖流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块土地面积不到全国的0.3%的地区创造了占全国22.79%的GDP和将近15%的财政收入

1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7年统计年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其中,江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60.1亿元,上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1.16亿元,浙江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8638亿元虽然这一带经济发达,但不能掩盖其在太湖污染的责任,如今的高污染的产业结构以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市场的需要。要想在新经济的历史趋势中立于不败在之地就一定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环保事业。发展生态产业,进行生态技术创新 参见刘思华. 2002 .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就是太湖流域在保护环境的背景下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太湖流域自然风光秀丽,

16、民风淳朴的特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无疑是最明智的决策。太湖是长江三角洲的天然珍珠,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无价之宝,环太湖生态旅游业不仅在资源上得天独厚,而且在时间上是天赐良机。发展生态旅游业在充分利用太湖自身优良特点的基础上,将促进太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其环境效益也是相当明显。再者,生态旅游业的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一方面给流域内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生态旅游业也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力地解决就业难题。最后,发展生态旅游业,对于促进太湖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村民文明行为也有积极作用。可以说发展生态旅游业对于增加太湖地区整体社会福利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进行制度的创新,用有效率的制度为生态旅游业保驾护航。首先,制度创新在微观上要建立健全的现代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