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26108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之美人是世界的一份子,在知识系统中,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审美的对象。人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好像不在这世界中,人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在古诗欣赏之中,人应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回到共成一“天”的生命天地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就像庄子所描绘的那条“相忘于江湖”的鱼。不是把握古诗与美的知识,而是体验生命的愉悦。一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的音乐美一首好诗不仅是意象的蒙太奇,也是一曲音乐。汉字的抑扬顿挫,具有音符一样的特性,在长短相间的跃动中具有无限的可能。古体诗严瑾的格律,不过是千百次尝试后的凝

2、结,而奔放不羁的诗人不以辞伤义,更愿打破常规,探索出新的曲调组合。诗歌与音乐是不可分的,甲骨文中,“诗”的意象为一只手持一束花,显然在歌舞祝祷,屈原的九歌亦可为之佐证。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二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的绘画美诗和画姊妹艺术。画因诗存,诗因画传,自古如此。苏轼在细细欣赏惠崇春江晚景画后作诗道:“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四句诗中描绘了翠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笋、河豚鱼等七中景物。这七种景物看起来各具特色,互不相关,但在诗中我们看到,高处、低处、岸边、水中、色彩、气温、动物、静物,诗人把它们和谐而紧凑地组合在一起,把春江晚景的幽美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说“诗中有画”,这是古人评诗论诗的一个标准。画是艺术品,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美的,画反映的生活更集中更典型也更美,用它来作标准,虽不具体,倒也概括、形象。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全诗从“望”字着眼。先望见的是“绿树连村暗”,一片高大茂密的树,把整个村庄全笼罩在

4、一片阴暗之中。再“望”村外,“黄花入麦稀”,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茂,延伸向麦田远处,渐渐稀疏。这前两句诗,颜色相对,明暗相间,且写出了渐远渐小的视觉,真可谓“诗中有画”。三四句则写“远望”,放眼望去,远方的水池边上青草绿油油的,空中还有几只水鸟,如白色的鹭鸶,在空中上下盘飞。作者虽未写蓝天,但背景是蓝天自不待言。这就构成了一幅以蓝天为背景的地面清水、碧草,空中白色水鸟盘飞,有动有静,一片生机。一首二十个字的小诗,不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三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的人情美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

5、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而为读者设置下感情上的空白。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

6、安史之乱的罪恶。四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的意境美(一)宁静、美好之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特别的明净、清幽,在这样的月光下,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是劳动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所以浣女洗衣归来,渔夫下河捕鱼,具有诗情画意,此所谓“人在画中游”,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这样的宁静、美好之境,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已。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光临水,湖水映月,人在天上飞,影在水中游,月人合一,月亮成了诗人梦游的唯一伴侣,也是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一向视月

7、为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最好的例子),亲切、温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月”不仅交代了诗人梦游的时间,还营造了一种美好、温馨的意境。(二)阔大、磅礴之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原野广阔;舟前月涌,大江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星垂”、“月涌”是以细腻写阔大,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三)永恒之境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苏轼赤壁赋)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

8、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亦即此意!五 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的色彩美虞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中国古典山水诗也有言志抒情的创作传统,独特色调浓缩形成的诗画景象,往往会使人和景之间构成情绪的映衬或冲突,从而为抒情言志提供了可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

9、花三月”四字浓缩了无限的色调风物,超越了空间限制,于有限的语词中包含了无尽的生活内涵,涵盖了作者对游人的绵绵情思。同样是对独特色调的浓缩把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泊秦淮)用两个“笼”字,将相近的三份色调揉为一体,彼此难分,从色调方面勾画出“秦淮”、“酒家”纸醉金迷、忘忧无耻的堕落情状,为作者的咏史言志提供了色调基础。景物与情绪的协调一致如此,而景物和人物行为的激烈冲突,同样也会有精妙的表达效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通篇以雪白为基本色调,冷色的雪,凄清的气候特点,都显示出钓鱼人与周围环境的极不协调与高强度的冲突,诗作以此表现

10、了作者的孤傲人格和政治生活感喟。六.以生命的态度品味古诗的哲理美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的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惊喜交加。倪云林“千年石上苍苔碧,落日溪回树影深”一联诗中,就可看出博大精深的宇宙人生精神。石是永恒之物,人有须臾之生,人面对石头就像一瞬之对永恒,在一个黄昏,落日的余晖照入山林,照在山林中清澈的小溪上,小溪旁布满青苔的石头说明时间的绵长,夕阳就在幽静的山林中,在石隙间、青苔上嬉戏,将当下的鲜活糅入历史的幽深之中。夕阳将要落去,但它不是最后的阳光,待到明日鸟起晨曦微露时,它又要光顾这个世界。正所谓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在这样的“境”中忽然间与永恒照面,给一个脆弱的生命注入了绵长,带去了熨帖。这就是中国艺术独特的宇宙感。中国艺术家从这样的宇宙感中发现的不是抽象的绝对道理,而是一个意义世界,那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