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11228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万物有所待”,证明庄子认识到了世界的物质性,认识到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因此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但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道”,它的理念是在于出世,出世后就不要回来,完全的不作为,享受快乐。庄子又说,“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任何东西都要通过“道”而起变化。可见庄子是唯心主义者,但也认识到了世界的物质性。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所待,也就是逍遥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 下面谈一下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一、学习国学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

2、,教化思想,道德理念,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从国家层面来说,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从个人层面来说,是思想上的一种净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信、友善。 三、两者的切合点自由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心灵的自由(从个人层面阐述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法道自然”,既是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是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

3、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这就与逍遥游中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相对应。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为紧密,更为艺术的是庄子,他对自由的感受更为强烈。逍遥游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是庄子思想的放飞。“鹏”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正是庄子一颗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因为人力的所能永远是有限的,人所生活的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但是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的局限,可以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里。有句话说得好:心之大,才是人之大;心之自由,才是生命之大自由。庄子虽然把他的生活状况自比为泥里曳尾涂中的龟,却把他的内心状态自命为高飞宇宙,一尘不染。究其原因,他生

4、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诸侯征战频繁,暴君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纵横,让精神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庄周梦蝶”,他在酣睡中却能潇洒的做一个名垂千古的美丽的梦,他醒来不知自己是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出现了这种奇妙的精神体验,是因为他的心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庄子的这种精神体验,也很像儒家学派里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的行为,颜回不改其乐,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 可见,在华夏文化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精神层面和内心,他们都

5、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人格,都可以因为心的独立自由而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陶渊明、苏轼等。 2.生命自由(从社会法治层面阐述) 儒家和道家,他们的观点和表现看起来往往是对立的,但其实,作为各自成熟的学派体系,儒家和道家的圣贤,内心却是一样的自由,不拘束。孔子,到七十岁的时候,已经修炼到了能随心所欲地为人做事,然而再怎样随心所欲也都是在合理规矩之内的,不会逾越禁区去触犯规则,冒犯他人。这就是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可以自由地驰骋于人生,却于规矩礼教秋毫无犯,于人际往来言行适度。 所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地生存。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灵魂能充分体会到自由,这样的灵魂才真正有力度,甚至具有艺术性。古代的士人就是这样,如陶渊明、王维等,他们有一片美好的山林,有一片理想的世外桃源,在自己的书房里,在自己的花园里,有一片放松自我的精神沃土。 因此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田园里的闲适,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有志之士重压时的释放。自由,不是缥缈的意识,它就在你的内心深处,从来都不依靠他人施舍,而在于自我,因为内心的自由才是最强大有力的。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