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0990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植物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摘 要:本文以校本课程“植物栽培”为例,围绕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实施的策略、实施的效果进行了阐述,以期形成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关键词:植物栽培 校本课程 开发一、“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一)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植物栽培”校本课程把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栽培技能,充分体验到种植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二)丰富学校校本课程的需要我校虽然高起点、注重实效的开发了二十多门校本课程,但是关于种植

2、方面的却是一个空白。“植物栽培”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而开发的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的。(三)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生命科学课题研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存在困难,学生还缺乏一些课题研究必备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开设“植物栽培”校本课程为那些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为研究做准备的机会,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搭建平台。(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奠基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老师总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不知道花生生长在哪里,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花生长在树上;学生不清楚

3、黄瓜、南瓜等植物一定是异花传粉;学生对于植物分类,特别是各类群的代表植物的特征总是记不清等;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实验时,经常出现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等。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接触和观察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开展植物栽培活动,不但丰富了教学素材,还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结果必然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二、“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一)课程目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接触的事物比较熟悉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学习它、研究它,而且能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本课程实施前,对学生的需求、兴趣展开了调查,结果看出,我校的

4、绝大多数学生对种植植物很感兴趣。因此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前提下,确立了具体的三维目标。知识方面:获得一定的植物栽培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能力方面:通过种植,认识、欣赏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通过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策划、组织能力,更完善的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种植,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体验,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种植,使学生更具爱心、责任心,对自然、对生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自己动手种植植物,不仅

5、为绿化学校、美化学校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二)课程内容对现有苏教版教材相关内容的适当补充和拓展,以各类群代表植物种植为主线,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1、各类群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方面,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代表植物的养护方面,如葫芦藓(生物实验常用材料)、黑藻(生物实验常用材料)、 铁线蕨、银杏(本校园常见植物)、花生、豌豆、南瓜等。3、栽培技术方面,如种子催芽、盆播、露地栽培、扦插、嫁接、人工授粉、水培等。4、植物欣赏方面,如典型植物功能、植物空间配置、色彩搭配、校园绿化方案设计等。(三)课程实施形式开发本课程的主要

6、目的不是在于培养学生关于植物栽培方面的专业技能;更不是为了教给学生很多关于植物栽培的理论知识。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以此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基于上述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施本课程。1、讲座 邀请教师、家长、园艺工作者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围绕某一领域进行专题介绍,拓宽学生视野。2、调查汇报 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从周围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走访、问卷、上网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资料,制作PPT,在课堂汇报交流。3、动手实践 课堂上,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实验技能操作,如“种子的催芽”、“植物盆播”。课后,学生选择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养护。4、小课题研究 学生自主选择感

7、兴趣的主题,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大约4-5人),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实验等多种方式开展研究。(四)课程评价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给以多种形式评价。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一些评价方式:1、填写自评与互评表。每节课后各小组都会拿到一张评价表,小组成员先要为自己作一句话的评定,再由组内相互评议,产生小组评价等级。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议。 2、作品展评。课堂上,学生将栽培作品搬上讲台,作简单说明,让全体同学欣赏评价。学生的一些栽培作品直接用于美化教室和校园,同时又作为成果展览,让全校帅生欣赏评价。用相机记录下学生栽培活动中的美好瞬间和优秀栽培作品,在学校校本课程成果汇报

8、活动中,向家长展示,让家长欣赏评价。3、开放性理论知识考查。教师编制考查试卷,试题以自主性、开放性为主,如“选择感兴趣的植物,谈谈它的栽培要点。”“为了更好的绿化教室、绿化校园,请你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学期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查。下面就本学期开设植物栽培一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进一步阐述。植物水培技术活动时间:2012年4月9日活动目标:知识方面:了解常见植物的水培方法,尝试水培一两种植物;能力方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完成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布置课前探究问题,准备几

9、种常见的植物、栽培容器和栽培工具等。学生准备:课前完成探究课题,最好制作成ppt。活动过程:(一)调查汇报(由学生组织、展示)问题1、植物都能水培吗?举例适合水培的植物。第一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问题2、如何选择水培植物的器皿?第二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问题3、水培的取材方法有哪些?第三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问题4、如何对水培植物进行日常养护?第四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

10、习。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整个流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准备,主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学习。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学习方式。(二)动手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水培吊兰、绿萝、富贵竹等。(三)课后拓展学生将课上完成的水培植物小品带回去养护,观察。(四)大擂台(2012年4月23日)学生将水培植物小品集中展示,学生互评,指出每个栽培小品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相互交流栽培经验。活动反思:校本课程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承担引领作用,在必要时候予以指导。要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自主

11、学习能力。三、“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实施的反思(一)实施校本课程所取得的收获1、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讲座、上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积累,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更系统,对植物栽培常识及各类群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加深了认识,为今后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主动解决问题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如绿萝叶子发黄为什么,怎样解决?水培吊兰的根发黑了怎么处理?等等。学生发现问题后主动去解决,如请教他人,查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等,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在

12、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细心、耐心、爱心等)。3、知道了学生的潜力有多大,让一些学生重拾自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本课程的活动,很努力的完成组内分配的任务。特别是在传统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在本课程中也能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实践,展示的成果效果很好。4、在学校、家长的支持下,课程得以顺利展开。课程实施前,学校将校园西北角大约30平米的土地、小池塘一角、教学楼五楼的露天阳台作为课程实施场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家长搬来了废弃的鱼缸,有的家长运来不用的花架,还有的家长提供了各种植物种子,等等。学校、家长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证。

13、(二)实施校本课程尚需改进的地方1、学生的成果展示层次不一。有些小组做得很好,但有些小组只是简单的把网上的内容下载拼凑,没有形成本组成员的观点。这主要是小组成员能力差异引起的。因此,在布置任务时针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需要进行个别辅导。2、学生对成果展示的关注度不一。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对本组的成果展示关心,对其他小组的成果展示关注度不够,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提出问题交流的现象少。3、一些探究或调查的内容过大,完成效果差。课程实施之初,充分尊重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探究。由于学生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课题选择要么新但大,要么选择的课题小但可行性也小,实施起来存在诸多困难。久而久之,一些探究课题虎头蛇

14、尾,草草结题,一些课题浮于表面,不见其里。 4、对部分学生耐心、恒心关注度不够。在刚开始学习植物栽培时,学生们欢呼雀跃,争前恐后,甚至有的学生一下子播种了十几盆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兴趣变淡,耐心不足了,特别是一些植物因养护不当出现萎蔫时,一些学生放弃了。 我校的“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虽然也获得一些成功,但离最初的目标要求尚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反思与探索,从中积累经验,使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参考文献1严洁,申丽娜. “生命科学拓展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5 2刁益红.园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与实

15、践J.考试周刊.2011年第85期3 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http:/:88/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41伍修彦.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内容与评价J.新课程研究.2011年2月范蔚,赵丽.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01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以校为本,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1-2期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关于年龄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2.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3.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4.青年时代的正常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