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翼采区开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6912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翼采区开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东翼采区开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东翼采区开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东翼采区开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东翼采区开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翼采区开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翼采区开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翼采区开采方案仁寿县洪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翼采区开采方案集团总工程师:杨坪绿总经理:黄河荣项目负责人:徐文君项目总工程师:程永康审核:谢涛仁寿县洪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九月参加编制人员名单专业姓名职称或职务采矿杨坪绿集团总工程师、高工地质徐文君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采矿程永康总工程师机电谢涛工程师机电张伟工程师开采方案会审意见方案名称东翼采区开采方案会审时间会审意见会审人员签字目录第一章采区概况5一、采区相邻位置关系5二、地质构造特征5(一)、矿区地质构造5(二)采区地质构造特征6(三)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6三、煤层特征6(一)、煤层顶板、底板岩性及柱状图6(二)、瓦斯等级及煤层爆炸指数,

2、自燃发火倾向等7(三)、煤质7四、水文地质情况7五、采区储量及服务时间8第二章采区开拓与开采8第一节采区开拓布置8一、采区区段划分及工作面布置8二、采区开拓8三、采区车场及硐室布置9第二节采区开采9一、首采区段位置9二、采区巷道布置9三、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11第三节采区采掘接替计划19一、2008年下半年采掘接替计划19第三章采区通风与安全20一、矿井瓦斯涌出量20二、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201、通风方式202、通风系统20三、采区配风20一)、矿井需风量验算20二)、采区通风分析22第四章采区运输23一、采区运输大巷运输23二、采区采煤工作面运输231、首采区段的运输232、+365m水上、下

3、山采面的运输24三、采区掘进运输24第五章采区排水24一、矿井排水系统24二、+350m水以下的区段排水25三、+350+365m水区段排水25四、+365m水以上的区段排水25第六章采区监控及通信系统25一、采区监控系统布置251、布置原则252、采区监控设备布置25(1)采区分站布置25(2)采煤工作面的监控设备布置26(3)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274、采区硐室及其它地点的布置295、采区主要监控设备配置29二、采区通讯系统291、矿井通讯设备的选择292、采区通讯布置30第七章采区供电30一、概况30二、变电所位置选择30三、变电所设计301、负荷计算302、开关选择313、变电所

4、设计31第八章采区主要设备32第九章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第一章采区概况一、采区相邻位置关系采区西侧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在护巷保安煤柱内过走向长约800m采空区至主井(主进风、运输井)和副井(回风井)形成运输、通风系统,采区北侧为仁寿县复合煤矿,东部隔F3大断层薄化带与仁寿县红星煤矿相邻,西南为内江市沙湾煤矿,各矿均开采同一煤层(高炭),各矿间均留设不小于50m的隔离煤柱。二、地质构造特征(一)、矿区地质构造井田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j)和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J1-2zl)及第四系(Q)。矿井井田为须家河组煤岩系。为湖沼相深灰色泥岩,粉沙岩、黑色炭质泥岩、灰色长石石英

5、砂岩等,偶夹薄煤层及透镜状菱铁矿。与下伏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假整合接触。分布于矿井以南,按岩性及含煤性,分六段,在矿界范围内仅出露该组顶部第六段,零星分布于王家桥、双石桥谷地。矿井主采煤层赋存于须家河组第五段,该段厚约124m具有三层结构: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黑色炭质泥岩及粉沙岩,顶部含可采煤层一层,既K7煤层,俗称高炭,系本区主采煤层。厚约23m。中部为厚层状细粒富岩屑砂岩。厚约37m。下部为深灰色泥岩夹粉沙岩及泥灰岩,底部夹岩质泥岩及煤线,含菱铁矿结核。厚约64m。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新华夏系西缘部位的四川盆地西部川西拗陷的龙泉山断褶束。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23,为一单斜构造

6、,在矿区东侧330m有一南北走向断裂F3,西侧500m有一南北走向断裂F4,均在矿区范围之外。矿区内未发现破坏性断层,地质构造简单。(二)采区地质构造特征在本采区内无破坏性断层,倾角23,煤层走向为270-260,倾向为170-180,为单斜构造。根据副一水揭露情况推测,在采区内无断层和褶曲构造,走向、倾向均较稳定。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溶洞水,但顶板断裂后,会有较小的浸水,直接顶、底为泥质页岩,干燥时,易风化脱层断裂,浸水易膨胀。(三)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该采区地质构造对开采无大的影响,采区越往东面,由于受F3断层的影响,顶板会较破碎,随工作面推移,在矿山周期来压后,顶板会大面积断裂,会给开

7、采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度,保护好伪顶,及时充填采空区缩小控顶距,并视顶板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正常安全生产。三、煤层特征(一)、煤层顶板、底板岩性及柱状图煤层顶板多有伪顶炭质页岩与煤层紧密连接(厚0.250.54m),伪顶上有(厚0.220.33m)深灰色泥质页岩和砂页岩互层,全层厚2.0m左右,再往上部才为老顶浅灰色中粒砂岩。底板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岩石较为完整。该煤层为复杂结构煤层,总厚度为0.81.4m,均厚度1.2m左右,剔出矸石煤层厚度为0.7m。该层位煤层为5层,夹矸为3层,至上而下为:天炭:黑色,粗条带结构,亮暗型,性硬,油脂光泽。么炭:灰色,暗亮

8、致密块状,滑状断口,暗煤中少许亮煤。夹矸:棕灰色铝土页岩。下么炭:黑色,暗亮,细条带状,暗煤中常夹铝土碎块。夹矸:深灰色页岩。花炭:灰黑色,亮暗,致密块状,性硬,断口不,油脂光泽,夹纤维状亮煤。夹矸:褐灰白色砂岩。底炭:黑色,暗亮,条带结构,性硬,断口参差状,玻璃光泽。采面煤层柱状如下图所示:(二)、瓦斯等级及煤层爆炸指数,自燃发火倾向等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30.1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3.83m3/min,二氧化碳涌出量12.23m3/t,属高瓦斯矿井。其它有害气体无具体资料可验证。根据2007年我矿委托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进行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检测,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发

9、火等级为级,无自燃发火倾向。(三)、煤质煤的种类硬度灰份硫份一号肥气煤515.9544.45%0.5%水份固定炭发热量挥发份2.52%8386%530055002035%四、水文地质情况采区内无含水层和溶洞水,但随开采后,会有较小的淋水。井下水主要供给是地表水,由于伪顶,直接顶属隔水层,地表水影响不大。采区上部为原副一水采空区,开采时,必须留足不少于20米保安煤柱,避免受上水采空区积水影响回采和掘进安全。采区预计正常涌水量6m3/h,最大涌水量12m3/h。五、采区储量及服务时间走向长:1150米;倾斜长:9901300米,均1145米;煤层厚度:最大0.55米,最小0.4米,均0.47米;煤

10、层倾角:最大3度,最小2度,均2.5度;地质储量92.8万吨,可采储量78.9万吨,采区回采率85%。可采期:79个月。第二章采区开拓与开采第一节采区开拓布置一、采区区段划分及工作面布置根据采区范围的特点,划分为+340350m水、+350365m水和+365380m水三个区段进行开采。按以下两个阶段布置回采:1、首采区段的布置+340350m水顺走向前400m作为首采区段,利用现用东副二水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的运输、通风系统,首先布置该区段的工作面输巷道和回风巷道进行回采。按顺走向约200米划分一个带区布置一组对拉工作面,首采区刚好划分成两个带区。在每个带区分别沿煤层掘进一条运输机巷和两条回风

11、巷,形成1个对拉工作面。2、采区后期布置采区后期以+365m水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为中心,分为+365m上山水和+365m下山水两个区段进行开采。上山水开采区间为+365380m水,下山开采区间为+340365m水。采区走向长1150m,按走向长200m划分成6个带区,分上、下山布置倾向长壁式采煤工作面。二、采区开拓采区运输大巷(即主东大巷)布置在+365m水,设计巷道为半圆拱形,净高2.4m、净宽2.4m,采用满井墙满碹支护。顺煤层走向伪斜布置,并逐步穿入煤层底板,完全顺底板岩层走向开拓,起点位于主井井底车场,按伪斜方位角92度顺原采区运输大巷的护巷煤柱逐步穿入煤层底板,越过采空区后,转向按走

12、向方位角约72度顺煤层底板岩层继续开拓至采区边界。采区回风大巷布置在+365m水,与运输大巷行布置,面位置相距20m,顺煤层走向布置,设计巷道为半圆拱形,净高2.4m、净宽2.4m,采用满井墙对靠碹支护(对碹距中缝对中缝为1.5m,间隔空间按中对中0.3m加关水泥背板)。前800m过采空区段利用原布置在+350m的保安煤柱中的东副二水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及现用东副二水人行回风下山回风,通过集中通风上山与该采区+365m水顺煤层布置的集中回风大巷联通形成该采区的回风系统。+340350m水前期开采(顺走向前400m)的运输大巷布置在+350m水(即东副二水),通过集中通风上山与主东大巷联通形成进风

13、、运输系统,其回风大巷仍为东副二水回风大巷。采区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通过在各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位置布置的倾斜联络巷上、下联通形成运输、通风、行人、提升、排水系统。详见附图1。三、采区车场及硐室布置从过完采空区起,每隔200m(第一个车场间距为100m)布置一个采区车场,每个车场设计长度为60m,半圆拱形,设计净高2.9m、净宽3.5m,采用满井墙满碹支护。每隔400m布置采区变电所一个,布置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的联络巷内,实现采区变电所的独立通风,用调节风窗控制变电所风量。第二节采区开采一、首采区段位置在选择首采区段位置时,本方案基于以下原则考虑:1、布置合理,便于安全管理,能保证矿井正常的采

14、掘接替。2、工程量少,施工工期短,投资省。3、能形成合理的运输、通风系统。4、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5、合理的开采顺序,少破坏资源。根据矿井现有的开拓布置和煤层赋存情况及利用现有巷道的需要,先利用东副二水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布置+340+350m水的开采,并在主东大巷与东副二水运输大巷贯穿后,改从主东大巷进风、运输,利用现有东副二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回风,更利于解决矿井采掘接替的矛盾,并且投资最省,通风阻力小,安全可靠。采取仰斜倾向长壁后退式开采方式,更利于采面防水,少破坏资源。首采区走向长约500m,倾斜宽约500600m。二、采区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采区煤层倾角一般为2左右,煤层直接顶为深灰色泥岩,厚0.52m,属类即中等稳定顶板;老顶为浅灰白色中粒砂岩,属稳定坚硬顶板(类),有一定的渗水性。底板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为普通底板。针对上述情况,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