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读后感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0577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特变电工我的大学有感 房圣玉刚刚迈出大学校门,迈入社会熔炉,从小到大生活在校园的象牙塔中,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我一直无忧无虑。就业的喜悦和压力纷至沓来,怀着期盼的的心情,我来到了国有大型企业特变电工,一个我心驰神往的地方!一篇名字叫做特变电工我的大学的文章让我深深触动,感慨万分,写下这一篇读后感。虽然对特变电工早就已经有过了解,但特变电工我的大学这篇文章我还是第一次看,打开文档之前,我在暗暗期盼,特变电工,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从开头到结尾,我仔细的阅读了这篇文章,当我将这篇文章的结尾读完之后,我真的感慨万分,肃然起敬!特变电工,给了我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我又有了一份崇敬之情。文章的是一位叫做

2、张新的电气工程师(下文称张工)书写的,张工在文章中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将特变电工过去二十年里的发展历程一页一页的翻开,就像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画卷里是特变电工二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所有的往事都令我历历在目,看过了张工的叙述,我想,正是因为他带领全场职工救工厂于危难之中,经历了种种创业之艰辛、克服了一切别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一步一个脚印,一直走到今天,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道酬勤,没有一颗恒心,又怎么能够办的成大事,成就大业呢?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不仅让文章的主人公经受了历练,也让特变电工,由一个濒临破产清算的地方国有企业,一跃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大型国有电气工程公司!二十

3、年来,特变电工的一点一滴离不开特变人的辛勤劳动,离不开特变人的默默付出,离不开特变人的坚守。主人公张工,在八八年初,面对着更好的发展平台,他选择留下,在市变压器厂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危情受命,带领全场职工,人人一条心,劲儿往一处使,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仅凭着一颗勤奋无谓而执着的心,将全场职工的凝聚力空前的团结在一起,为了全场职工的出路,毅然决然,坚信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够挣到饭吃!凭着这颗坚韧执着的心,张工克服了银行信贷的问题,用真心劝走了债权人,保住了厂里的设备,为工厂的下一步发展,保留了基础,并且向市里领导争取到了五年的承包租赁期!盼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使张工和全场员工一起,用人拉肩扛的

4、方式,重建厂房,在当年的六月中旬,在没有发放一分钱工资的情况下,奇迹般的完成了承包任务!扭亏为盈,在七月份,终于可以让全场职工领上工资,吃顿饱饭!特变拥有着人坚忍不拔的意志,晚清拼搏的精神和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张工大胆创新,不惧未知,和一批工厂管理人员打破常规,在计划经济时代用于创新,通过改变分配体制入手,推动政策,使厂里人人平等,让工人们的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使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更好的创造出红火的经营!车间的一场大火,损失额将近二十万元临危不乱,张工和其他领导带领全场职工日以继夜,马不停蹄的修复生产车间。工人们不计个人安危,彻夜辛劳。有这样一位身先士卒的领导者,有这样一群不顾个人安危

5、的追随者,企业的成功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特变电工从濒临破产,到再创辉煌,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是特变人没有一丝骄傲。特变人将荣誉藏在心里,继续埋头苦干,一刻都不肯停歇。特变人借着政策改革的春风,更上一层楼!江泽民主席提出三个代表思想、提出工业强国。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有了特变电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体系的机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等伟大决策,有了特变电工重大装备制造和民族工业的振兴,有了特变电工承揽国内首台(套)特高压产品的机会!特变电工永远铭记党和国家为我们带来的改革浪潮。 加入特变电工,是我的荣幸,在这个集体里,我愈加地希望能用我所学得的知识,为特变电工所用,和千千万万特变人一起,让特变电工展翅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