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35380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农学论文2015年第六师玉米中晚熟新品种渊系冤展示试验 单维东1,彭达1,王瑛1,刘文江2 (1.兵团第六师种子管理站,新疆五家渠831300,2.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根据第六师气候特点,六师种子管理站与共青团农场、盛源种业合作,在共青团农场北园区进行玉米展示示范。通过展示试验,观察玉米新品种在第六师的早熟性、抗病性和耐密、抗倒、抗逆、高产、稳产等性状,以筛选出适合六师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农艺性状 1材料与方法 1.1示范材料 参试玉米品种共计14个:农华101、农华816、先玉027、德单10

2、02、M753、先玉335、裕丰303、裕丰505、DK517、M751、辽单588、中单909、联创808、华美368。 1.2示范地基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共青团农场国家园区北园区1 - 4号地,土质为壤土,前作为棉花。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无重复1。试验面积1.33 hm2,行距配置:40 cm + 70 cm。理论种植密度为8 269株/667 m2。 1.4田间管理 由于2015年5月较2014年同期气温低,降水偏多,且每次降雨后都有明显降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较为不利。春季气温回升正常,病虫害发生较轻。中期阶段性高温,对玉米授粉有一定影响。 各试验点全生育期滴水11 1

3、2次,滴水量560 m3/667 m2。全生育期施肥9 10次,共施尿素30 kg/667 m2、滴灌专用肥45 kg/667 m2。于6月4日喷洒“吨田宝”进行化学调控1次,施用量50 g/667 m2。 2结果与分析 各玉米品种(系)的生育期调查见表1。参试的14个玉米品种(系)生育期在108 126 d之间。其中最短的是M753,生育期最长的是辽单588。 由表2可以看出,各玉米品种(系)留苗密度都在6 387 8 248株/667 m2,留苗密度最高的是先玉027,最低的是M751。拔节期长势最强的是M753,大喇叭口期长势最强的是DK517,吐丝期长势最强的是M751。各个玉米品种(

4、系)植株整齐度表现整齐。 由表3可以看出,中晚熟组玉米株高在192.3 328.0 cm之间,株高最高的是联创808,最低的是M753;穗位高在78.7 152.7 cm之间,穗位高最高的是中单909,最低的是M753;空秆率最高的是辽单588,为10.4%,最低的是农华816,为0.9%;茎折率最高的是德单1002,为26.0%,最低的是先玉027和M751,无茎折;双穗率最高的是M751,为1.8%,其次为农华816和DK517,为0.4%,其他品种无双穗;倒伏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华美368、裕丰505、辽单588、联创808、农华101,其他品种无倒伏;病株率最高的是M751,为4.0%,最

5、低的是农华101,无病株。 由表4可以看出,中晚熟组各玉米品种(系)穗长在12.2 17.5 cm之间,穗粗在3.9 4.9 cm之间。秃尖长最长的是裕丰505,为3.6 cm;M751秃尖最短,为0.5 cm。各玉米品种千粒重在197.7 379.8 g之间,最重的是先玉027,最轻的是M753。各品种出籽率都在86.2% 92.8%之间,出籽率最高的是M751,出籽率最低的是辽单588。 由表5可以看出,参试的14个玉米品种(系)中产量最高的是联创808,为766.0 kg/667 m2 ,最低的是M753,为312.4 kg/667 m2,其他品种产量在366.1 688.1 kg/66

6、7 m2之间。产量排序为联创808 M751 农华101 先玉027 DK517 农华816 中单909 辽单588 华美368 先玉335 德单1002 裕丰505 裕丰303 M753。 3各玉米新品种(系)在展示试验中的综合表现 联创808:该品种生育期125 d,株型松散,株高 328.0 cm,穗位高142.3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43.2 g,出籽率88.4%。折合产量为766.0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前期长势较弱,抗逆性一般,秃尖多,果穗较大,脱水快。建议此品种进入下一轮试验。 M751:该品种生育期123 d,株型半紧凑,株高 276.3 c

7、m,穗位高138.3 cm,籽粒橙红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88.0 g,出籽率92.8%。折合产量为688.1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2位。该品种长势稳健,抗逆性较好,抗病性较差,双穗率较高,出籽率高。建议此品种进入下一轮试验。 农华101:该品种生育期115 d,株型半紧凑,株高239.7 cm,穗位高108.3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39.9 g,出籽率87.4%。折合产量677.3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3位。该品种长势稳健,抗逆性较好,抗病性较好。建议此品种进入下一轮试验。 先玉027:该品种生育期117 d,株型紧凑,株高217.3 cm,穗位高86.0

8、 cm,籽粒橙红,马齿型,千粒重379.8 g,出籽率86.7%。折合产量646.2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4位。该品种长势较弱,抗逆性较好,抗病性一般,穗位较低。建议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年展示试验。 DK517:该品种生育期121 d,株型紧凑,株高232.7 cm,穗位高105.7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265.8 g,出籽率90.7。折合产量623.6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长势稳健,抗逆性一般,抗病性较好,穗位较低,出籽率较高。建议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年展示试验。 农华816:该品种生育期113 d,株型紧凑,株高228.0 cm,穗位高90.0 cm,

9、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 333.2 g,出籽率86.8%。折合产量619.3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6位。该品种长势稳健,抗逆性较强,抗病性一般,穗位较低。建议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年展示试验。 中单909:该品种生育期124 d,株型紧凑,株高276.7 cm,穗位高152.7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29.5 g,出籽率91.8%。折合产量587.9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7位。该品种长势稳健,抗逆性较差,抗病性较好,穗位较高,出籽率高。建议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年展示试验。 辽单588:该品系生育期126 d,株型松散,株高288.0 cm,穗位高120.3 cm,籽粒

10、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65.3 g,出籽率86.2%。折合产量585.9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8位。该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差,秃尖多,抗病性较好。此品种产量表现不突出,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华美368:该品系生育期117 d,株型紧凑,株高265.0 cm,穗位高111.0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31.3 g,出籽率86.7%。折合产量574.9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9位。该品种长势较强,抗逆性差,秃尖多,空秆、倒伏较多,抗病性差,易感瘤黑粉病。此品种产量表现不突出,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先玉335:该品系生育期119 d,株型半紧凑,株高243.7 cm,

11、穗位高103.3 cm,籽粒黄,马齿型,千粒重337.1 g,出籽率87.0%。折合产量512.7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10位。该品种长势一般,抗逆性较差,茎折较多,抗病性一般。此品种产量表现不突出,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德单1002:该品种生育期120 d,株型紧凑,株高 236.3 cm,穗位高93.3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294.0 g,出籽率89.0%。折合产量469.5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11位。该品种长势一般,抗逆性差,茎折数最多,果穗上茎折率为80%以上,抗病性一般。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裕丰505:该品种生育期121 d,株型半紧凑,株高

12、 287.7 cm,穗位高125.3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58.3 g,出籽率87.4%。折合产量377.9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12位。该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差,茎折、空秆、倒伏较多,秃尖多,穗位较高抗病性较差。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裕丰303:该品种生育期120 d,株型半紧凑,株高 264.3 cm,穗位高112.0 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07.4 g,出籽率88.0%。折合产量366.1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13位。该品种长势较强,抗逆性差,秃尖多,空秆、茎折多,抗病性差。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M753:该品种生育期108 d,株型紧凑,株高192.3 cm,穗位高78.7 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197.7 g,出籽率88.2%。折合产量312.4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14位。该品种长势弱,抗逆性差,茎折、空秆多,果穗小。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李海山.本溪地区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J.新农业,2015(23):27-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