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 (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9333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音乐史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 (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 (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音乐史 (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音乐史时期 音乐现象乐种 乐曲 乐器 人 理论远古 原始乐舞特点:a.歌、舞、乐合而为一 b.节奏是原始音乐的基本因素c.与现实生活、巫术、宗教密切结合原始乐舞弹歌(反应原始狩猎生活)八阙(反应原始农牧生活)蜡辞(古代祭歌)云门(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咸池(尧时期崇天的乐舞)箫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骨笛(距今8700 年)骨哨(距今7000 年)埙(距今 6000年以上)籥(排箫前身)龠禾(编管吹奏乐,小笙前身)钟(陶钟)葛天氏黄帝尧舜伶伦艹 (备注:远古及夏商乐器打击乐:鼓、磬、 钟管乐器:籥、埙夏商:编钟、编磬、埙、籥)夏 乐舞(帝王歌功颂德“以召其功”的工具)乐舞 大夏(又称夏

2、籥歌颂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事迹)打击乐实物:鼍鼓夏磬夏禹 夏时期 音乐现象乐种 乐曲 乐器 人 理论商 乐舞 乐舞巫乐自娱性舞蹈大濩(歌颂商汤伐桀的功绩) 舞 (求雨)雩舞 (祈雨)魌舞(驱鬼逐疫)伐舞 (出征)高跷舞多老舞奏舞众舞打击乐实物:双鸟饕餮纹铜鼓、虎纹大石磬、编磬(“永启”“夭余”“永余” )钟(青铜)编钟编铙商汤巫觋周(公元前 1066前256 年)西周(公元前1066前 771年)礼乐制度(等级制度 )(宫县、 轩县、判县、特县)1.六代乐舞a.黄帝云门(云门大卷) b.尧大咸 (咸池)c.舜箫韶(又称九韶九歌九辨)d.夏代大夏e.商代大濩 f.西周 大武时期 音乐现象

3、乐种 乐曲乐器 人 理论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 年)2.小舞a.帗舞彩绸舞b.羽舞羽毛舞c.皇舞五彩羽毛舞d.旄舞牛尾舞e.干舞盾牌舞f.人舞 长袖舞3.散乐(指八音(周):1. 金类:钟、镛、钲、 铙、铎2. 石类:磬3. 土类:埙、缶4. 革类:鼓、建鼓、鼗、拊5. 丝类:琴、瑟、筑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人 理论大司乐:a.音乐教育职能b.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c.行政职能民间乐舞)4.四夷之乐(周边部落的乐舞、歌曲)5. 宗教性乐舞6. 木类:chu 拀、 敔7. 匏类:笙、竽8. 竹类:箫(

4、排箫)、篪五声(宫商角徵羽)旋宫(转调理论)东周(公元前 770前221 年)春秋(公元前 770前403 年)战国(公元前 403前221 年)(春秋)诗经分风(精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 篇,简称“诗三百”楚辞(以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为主的辞赋, “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又被风(15 国的民歌,共 160 篇)雅(贵族文人的作品,共105 篇)颂(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共 40篇)风:关雎伐檀屈原的九歌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属于组曲形式,共十一首: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

5、魂。伶州鸠;师旷师涓俞伯牙;钟子期;秦青韩娥雍门周;屈原等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备注:诗经楚辞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高度成就)视为一种文体)时期 音乐现象乐种乐曲乐器 人 理论东周(公元前 770前221 年)春秋战国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距今 2400年)是我国十二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意义:1. 整套编钟共 64 枚,分上中下三层,上 19 枚钮钟分三组排列,中下为甬钟 45 件分三组,外加一件铜鎛,它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水平2. 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钟上共有2800 多个错金铭文,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各地音乐文化交流的实际情

6、况3. 多数甬钟可发大三度或小三度两音儒孔子 孟子 荀子墨墨子道老子 庄子孔子:提倡音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 孟子:提倡“王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高度评价音乐的作用。荀子:音乐思想集中于乐论篇,认为音乐能够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音乐可以感化人心。墨子:主张“非乐”即反对音乐,音乐可是统治者丧失江山老子:主张“大音希声”,4. 编钟的上层钮钟的律制与三分损益律近似,说明这套编钟是复合律制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庄子:主张“清静无为”,把音乐

7、分为“天籁”“地籁”“人籁”,崇尚“天籁”反对人的主观作用。时期 音乐现象乐种 乐曲乐器人 理论春秋战国音乐美学著作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全书旧传有 23 篇,现存其前 11 篇乐记内容:1. 关于音乐的本质,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谓之音”乐记关于音乐本质的论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2. 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乐记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 音之道,与政通矣。 ”3.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 乐

8、记主张使用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制、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知顺;”“礼、乐、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4. 关于对音乐的美感认识,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人 理论 汉朝(西汉公元 前202 年公元 9年 ;东汉 公元 25年 公 元220 年 )乐府(秦代设立,汉

9、武帝时期得以扩建)意义:乐府的产生起到保护民间音乐得作用,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任务职能:1. 采集民间歌谣2.研究理论(“新声二十八解”)、演唱、演奏相和歌汉代北方兴起的一种歌曲形式发展过程:徒歌(清唱)但歌(一人唱,三人和)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相和三调:平、清、瑟(魏晋南北朝时称 清商三调)鼓吹乐是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兼有唱歌的艺术形式。鼓吹乐可分为鼓吹和横吹两种鼓吹乐展现出雄壮、威武、粗犷、沉厚的气势东汉时用于军相和大曲(相和歌的高级形式是大型的歌舞套曲“相和大曲”)基本结构为三段式歌舞曲:艳曲(每段后加解)趋(或乱)鼓吹曲:站南

10、城紫骝马歌上邪有所思百戏节目:“鱼龙曼延”“总会仙倡”“东海黄公”相和歌:(伴奏)节(打击乐)、笙、笛、琴、瑟、琵琶鼓吹乐:横吹以吹和角为主奏乐器。鼓吹以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东汉时用于军中被称为“短箫铙歌”,以排箫和铙为主要乐器百戏:常有歌手、鼓、钟、磬、箫、瑟、筑等李延年 (受汉武帝赏识)京房“新声二十八解”(李延年)西汉京房创制了“六十律”制作定律器“准中被称为“短箫铙歌”百戏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它包括角觝、杂戏、魔术、歌舞等形式。“都卢寻橦”“冲狭燕濯”“跳丸舞”为之伴奏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人 理论东汉 公元 25 年公 元220 年三国(公元220年280年)两晋(西

11、晋265 年316 年与东晋年420年)南北朝(公元 420年公元 589年)音乐文化大融合少数周边国家的歌舞技乐在中原地区迅速流行2少数民族的乐器带入中原3佛教的传入建立起佛教音乐体系清商乐(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的总称)吴歌(东晋南朝时流行建康的民歌)西曲(南朝江陵一带的民歌)歌舞戏(南北朝龟兹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疏勒乐天竺乐安国乐高丽乐清商乐(清商三调:平清瑟)吴歌西曲子夜歌上声歌莫愁乐那呵滩大面(代面)钵头(拔头)踏摇娘(苏中郎)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钹羯鼓南朝:何承天西晋:荀勖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嵇康律学家何承天创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管口校正数声无哀

12、乐论(人的哀乐来自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音乐诱导其表现出来)后期兴起) 歌舞戏(戏曲雏形)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人 理论隋唐宫廷燕乐、宴乐、讌乐(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高度和水平)大曲(代表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散序中序破音乐机构太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民间俗乐多部伎(隋初)坐部伎(唐)立部伎(唐)大曲(燕乐歌舞)特点:1歌舞曲三位一体 2 结构庞大3 节奏与速度复杂多变曲子(隋唐填词的民间歌曲形式)变文(唐佛教寺院宣传破阵乐立部伎破阵乐清乐玉树后庭花胡乐凉州唐霓裳羽衣曲敦煌歌辞总编(曲子)目莲变文维摩诘经变文地狱变文(佛经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八十四调(建

13、立我国古代宫调理论中较为完整的体系)二十八调、燕乐二十八调、俗乐二十八调(唐宫廷燕乐所用的宫调体系)注:太常寺是唐代最高的行政机构太乐署、鼓吹署隶属于太常寺,太乐署、鼓吹署属于政府管理的音乐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教坊和梨园隶属宫廷管辖。的 说 唱形式 )分为佛经故事民间故事女变文李陵变文董永变文(民间故事)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音乐人理论坐部伎宫廷燕乐立部伎1.奚琴破阵乐玉树后庭花大曲(散序.中序.破)凉州宫廷音乐法曲 霓裳羽衣曲2.轧筝太乐署鼓吹署教坊音乐机构:太常寺 梨园曲子(隋唐) 敦煌歌辞总编民间俗乐变文(唐)说唱形式 1. 佛经故事2. 民间故事万宝常郑译八十四调苏袛婆五旦

14、七调(龟兹乐调)燕乐二十八调犯调乐律移调乐书要录 乐书要录 教坊记 教坊记羯鼓录 羯鼓录隋唐音乐论著乐府杂录 乐府杂录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音乐人 理论扬州慢词调音乐 曲子(词:曲子词) 杏花天影姜白石 白石道人歌曲集瓦子勾栏书会市民音乐 社会鼓子词西厢记诸宫调 董解元刘志远诸宫调诸宫调(孔三传)天宝遗事诸宫调陶真说唱音乐货朗儿细乐清乐小乐器民间合奏鼓板宋宫廷合奏 教坊大乐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宋杂剧(艳段-正杂剧-散段陈旸 乐书王灼 碧鸡漫志词源沈括 梦溪笔谈音乐论著唱论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音乐人 理论窦娥冤单刀会关汉卿汉宫秋 马致远倩女离魂 郑光祖梧桐雨 白朴元元杂剧

15、(一本四折,曲-宾白-科,七声音阶)西厢记三弦云璈火不思兴隆笙王实甫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南戏(温州)永嘉杂剧 、五声音阶“传奇”四大传奇五大传奇琵琶记古琴音乐时期 音乐人 作品 备注高山流水广陵散东汉-魏晋阮籍 酒狂南朝 丘明 碣石调幽兰东晋 伊 梅花三弄陈康士 离骚阳关三叠善弹 大胡笳唐小胡笳胡笳十八拍南宋郭 潇湘水云明 平沙落雁中国古代的记谱法时期 音乐人 谱子 备注鼓谱汉声曲折南北朝 丘明 文字谱唐 曹柔 减字谱燕乐半字谱俗乐二十八调音高字谱宋 敦煌乐谱俗字谱时期 音乐现象 乐种 乐曲 乐器 音乐人 理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浣纱记 梁辰鱼长生殿 洪升四大声腔昆山腔(魏良辅“赠板”)桃花扇 孔尚任梆子腔(西秦腔)京剧(皮黄腔)鼓词子弟书大鼓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陈遇乾余秀山说唱音乐弹词马如飞陈调余调马调十番锣鼓 “无锡”明清民间器乐合奏 十番鼓 “无锡、苏州”潮州音乐 广州潮州汕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