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的反传统精神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88415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鲁迅的反传统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鲁迅的反传统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鲁迅的反传统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鲁迅的反传统精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鲁迅的反传统精神鲁迅是近代中国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和深刻剖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然而鲁迅本人国学修养很深厚,他从小在三味书屋读书,四书五经都学完了。还有余力,于是又学了尔雅、周礼、仪礼。到了日本以后,鲁迅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他跟着章先生学习,把文字、音韵、训诂全都学了。所以我们可以说,鲁迅是正宗的国学出身。鲁迅还整理过许多古籍,水平非常之高。鲁迅对国学很有研究,而且对很精华的东西把握到位。但是鲁迅却是反对传统最勇猛的一个人。比如说他说传统文化吃人。在小说祝福里面他几乎把儒、道、释三种文化都进行了批判。鲁迅在一些小说里写了传统对知识分子内心的戕害。翻开中国的

2、历史,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是“瞒和骗”的文化,先秦两汉以后,文人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给主子们做家谱,而这些正是当时的国学家们所捍卫的东西。鲁迅当时是一个叛逆者,没有融入社会主流。他在杂感里面不断地讲国民劣根性、残疾心理,鲁迅认为这是统治者“治”的结果。鲁迅译域外小说集的时候,士大夫们是看不上的。等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小说红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鲁迅就不在写小说而去写杂文。鲁迅最早的中国矿产志,翻译的药用植物学,这些在当时主流的视野里都是没有用的东西,但却恰恰表达了人心绪的自由。几千年中国所有御用的东西都是载道,面目可憎,但是鲁迅研究的那块是没有道学气的。鲁迅觉得他要打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飞扬的思绪。他认

3、为一些国学家们扑在前人的躯体上,这是不行的。鲁迅说:“我为什么要偏激,就像一个房子,所有人都不让打开窗子,然后他说他要掀房盖了,才有人让他打开窗户。”鲁迅有一些话很过,但是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来看不是鲁迅有了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和当时的知识阶层有了问题,当时的知识阶层整体有了问题。鲁迅当时的基本判断是很人性的,站在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鲁迅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解决个人的问题,是治人的文化,他坚决反对。“ 五四”前后,许多搞国学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孔”。“尊孔”鲁迅是不同意的。鲁迅当时对孔子的批判没有错。在鲁迅看来,孔子的策划和设想主要是为了治人者、权势者。鲁迅说的这话是对的。现在我

4、们当然要发扬孔子思想中好的东西,例如他的教育思想之类。他的许多东西可以做现代性的转化,作为一种营养,这样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在“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是很必要的,如果你不打倒这个,新的文化就起不来,新的文学也起不来。鲁迅说我们的文化方略应当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这两条是有关系的。他在摩罗诗力说里介绍了拜伦等一批伟大的诗人,又说我们中国这么多年闭关自守,如果我们早一点开放,就不至于弄到现在这一步,弄得非暴力革命不可。可见鲁迅是一个爱国者,他对中国固有的文明感情非常深。但是用国粹派的思路是搞不下去的。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藏书楼叫皕宋楼,藏了许

5、多珍贵的古书,后来子孙守不住,很便宜地卖掉,被运到日本去了。鲁迅后来提到这件事,说如果你自己不革新,不争气,想守旧也守不住。要想守住,就得改革、进步,就得从国外学新东西。鲁迅这种爱国主义比那种抱残守缺的人们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我们今天也应该从这个层面上思考文化问题,要学外国的好东西,把自己的国家搞强大。当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时,鲁迅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冒着被骂为汉奸的危险,强调向我们的敌人学习。野草过客里那个过客,一味往前走,不停顿,不倒退,哪怕前面是坟墓也要往前走。这个精神了不起。一个文化之所以长久存在,它一定有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能够固定下来的。那是因为它能够区别于其他的东西。“五四”前后的文化

6、人,发现旧有的文化出了问题,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所以才提倡新文化。新文化就是要反掉落后的东西。鲁迅在这个问题上,跟海德格尔思想非常接近。其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为人是有限的,任何文化都是有限的。人的意义在于自己选择。我们旧有的文化是什么呢?你一生下来就被前定了,就是儒道这些东西,就规定了你中国人就应当这样那样。鲁迅认为这是不成立的。人的意义不是被祖先的文明前定下来的。人的意义在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当你一生通过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的选择走向坟墓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一切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是你的本质。鲁迅认为人各有己,不可齐一。鲁迅有一句话,自他两利。人的文化是什么?首先要有自己。但不是我吃你,也不是

7、你吃我。自他两利,我们是互利的,男女均权。他的思想非常有意思。人靠自己选择。怎么选择呢?鲁迅说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当时北大很多教授,包括胡适等人愿意做人的导师。胡适说年轻人很迷惘,将来怎么办?要寻找导师,胡适就告诉你走美国道路,走实用主义的路,这是一种科学的选择。指出光明的道路,指出中国未来就是这样的,鲁迅认为这是可疑的。当你选择什么的时候,你很有可能成为你选择的对象的奴隶。选择了什么就会成为它的奴隶。所以鲁迅很警惕这些。他当教授的时候,就发现自我创作性没有了,当公务员的时候,要去参加许多不喜欢的工作,有时并不自由,当自由撰稿人的时候,和社会隔膜了。鲁迅不断地写杂文,和社会沟通,看报纸,了解社

8、会。他怕自己成为一个自闭的人。那么怎么办?就反抗这个奴隶过程。反抗所选择的东西,就是我选择了什么,我就要反抗我选择的那个东西。鲁迅的思想是一条河流,他不是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什么地方。他有着川流不息的精神,现在我们读他的书,依然心神俱动,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活动的东西,他让你在社会里变动,不断地选择。但是当时的国学家们,他们把中国人固定到一个模式里面去。你应该是这样,这个东西是好的,而不应当是那样。包括胡适把美国的文明都给恒定化了。鲁迅是不断怀疑恒定的存在的。他有时甚至对自己都不相信了。他是有矛盾的。他以这样矛盾的心理,和中国古老文明对话的时候,就发现我们从汉代以后的文化基本上是一个死人的思想,是僵硬的东西在统治古代中国。历代皇帝基本上没有好的。皇帝从汉高祖开始,就蔑视文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