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四课练习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8641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四课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活与哲学课题练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 ( )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D.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2.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物

2、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 B. C. D.3.2008 年 8 月份以来,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和重大干旱,截至 8 月 9 日 8 时,湖南省实施人工降雨,使得地面降水累计增加 2.53 亿立方米,为有效缓解全省旱情、防旱抗旱减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材料说明,人类产生后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影响 B.人的意识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支配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4.如果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不具备,向天空中撒入再多的催化剂,都无济于事。这告诉我们( )A.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规律

3、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人类是不可能战胜自然界的5.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 )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世界的本质 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A. B. C. D.6. 2008 年 8 月 5 日中科院专家陈挺恩表示,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处于隆升的过程之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肯定会越来越高。珠峰未来的高度取决于珠峰隆升的速度和风化的速度谁快谁慢,如果风化快过隆升,那么珠峰无疑就会变矮,而如果隆升速度快过风化过程,那么世界第一高峰还会长高。这说明 ( )自然界是

4、变化发展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界A. B. C. D.7.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主要取决于云中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一般要求层状云云厚大于 1.7 公里,积状云云高在6 8 公里时才能作业。湖南人工降雨主要抓住了热带风暴“帕布”和“蝴蝶”过境湖南的机会实施的。这说明 ( )A.人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B.尊重客观规律是人工降雨成功的前提C.人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规律,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D.人类活动阻碍着自然界的客观发展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

5、与运 输方案,使洋菜 “本土化”,打破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 则为枳” 的观念。据此回答 89 题。8.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2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9.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 ,是因为 (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 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10.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

6、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11、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12.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观点看 (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 是唯心主义运动观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的、不可捉摸的,最终陷入了不知论的错误A. B. C. D.1

7、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A. B. C. D.14.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这个观点 ( )A.正确,因为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B.错误,因为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C.正确,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正确,因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15.“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C.事物是运动的,规律是客

8、观的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16. 2008 年 6 月,温家宝总理来到无锡考察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时说:“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欢呼对大自然胜利的时候,也就是大自然会对我们作出惩罚的时候。 ”大自然会对我们作出惩罚,这说明 ( )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A. B. C. D.17.水域生态荒漠化,罪魁是污染。目前,我国近海和内陆水域污染严重,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造成水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A.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B.有意识地利用自

9、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C.人们改造自然物只能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18.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渔业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渔船和功率指标双控制、长江春季禁渔制度等。这说明 (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3C.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D.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19.神七在遨游太空三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和利用的 B. 人们可以发现、创造规律C.发挥主观能动性,

10、能够使人类摆脱自然规律的约束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0.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了“基因鱼” 、 “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A. B. C. D.21. 2008 年 3 月 6 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指出,当前我国很多生态系统正处于不断退化的过程,许多种群在数量上急剧下降,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11、)A.人类只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必须服从自然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C.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物但不能改造自然物D.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22.人无法控制天气,这是因为 ( )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23.人类只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这说明( )A.人类可以改变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台风的形成是有规律的2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12、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 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25.有人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这种观点( )否认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 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肯定了社会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A. B. C. D.26.2009 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趋利避害,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这说明 ( )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发现规律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A. B. C. D.27.2008 年 5 月

13、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0 级地震,给我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人们至今无法作出科学的预测。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A.地震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B.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程度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8. 2008 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又要依据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的力度和重点。这体现了 (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 B. C. D.29.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30.2008 年 2 月 25 日,来自中国气象局网站的消息说,大气环流异常是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的直接原因。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人能够利用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A. B. C. D.31.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发生 8.0 级强烈地震,应当这样认识地震现象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壳运动是有规律的地震发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防止地震发生A. B. C. D.32.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关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