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851391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 唐文佩 摘要 本文勾勒了 20 世纪 20 年代末赫森在苏联的政治处境,对比其 1931 年论文在选题和 行文方面的诸多特点,并结合其回国后政治处境的一度转变,意在说明赫森论点应更多地理 解为其对时局的一种顺应。为了回应国内对其“贬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然科 学的意义”和“理论脱离实践”的政治责难,赫森通篇援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的论述,宣称利用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寻找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这 一做法在西方科学史界产生了极大震动,被奉为科学史外在主义研究的开山之 作,这应该是赫森行文之初不曾料想到的。 关键词 赫森论

2、点 科学史 外在主义 鲍里斯赫森(18931936) 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的科学史辞典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中, “外在主义” (Externalism)辞条列出的首篇文献是苏联理论物理学家鲍里斯赫森(Boris Mikhailovich Hessen, 俄文 ,18931936)1的“牛顿原理的 社会经济根源”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 Principia.”) ,该辞条称科 作者简介:唐文佩,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系,科技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的社会研

3、究。 本文受北京大学医学部新教师科研启动基金(BMU20090507-123)支持。 1赫森俄文名 “”,英文译名绝大多数为“Hessen”,少数为“Gessen”, 我国目前的主要译法有“盖森”、 “格森”、 “黑森”、 “赫森”四种。从发音的角度讲, “Gessen”与俄文发音接近,但据苏联科学史研究家格雷厄姆 (L.R. Graham)考证,赫森的两处英文手迹,一处是爱丁堡大学的入学表格上,一处是与英国科学记者 克劳瑟(Crowther, J. G.)的通信处,均签做“Boris Hessen”,可见“Hessen”无论译法还是读音都为其本人所 认可。考虑到赫森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其发表的英

4、文文章“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 Principia.”,影响也主要在苏联之外,故选取其英文文章的署名“Boris Hessen”翻译成中文“鲍里 斯赫森” 。 学史的外在主义研究进路在是与赫森的名字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对于赫森而言, 这份殊荣的获得或属意外,当初他只是想借助一篇“政治正确”的论文,表达接受批评、 积极改造的决心,结果这个政治高压下的产物没能帮他摆脱厄运,却对整个 20 世纪的科学 史和科学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验了一个在中国脍炙人口的说法“有意栽 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一 反德波林派运动中赫森的历

5、史处境 20 世纪 20 年代末,在斯大林独揽党政大权的同时,苏联开始用“左”的方针处理科 学技术与政治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自然科学研究和科学哲学研究大都在劫难逃,这就是 喧嚣一时的“反机械论派”和“反德波林派”运动。短短几年间,机械论派和德波林派先 后被宣判为自然科学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前者受批判的理由是把自然科学的一般结 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内容,取消了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科学的必要性,认为自然科学 不需要任何哲学;而后者受批判的理由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幌子下,吹捧资产阶级自然 科学家的最新成果和他们的哲学观点,把它们同马克思主义等同起来。赫森作为德波林派 科学哲学思想的主要阐发者,亲

6、历了两场运动,扮演的却是两种角色批判者和被批判 者,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即在于赫森对“资产阶级科学”相对论的维护。 赫森 1893 年 8 月 16 日生于乌克兰一个犹太家庭,20 岁前后曾有一年在爱丁堡大学学 习自然科学,19141917 年在彼得堡大学物理系学习。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和布尔什维克 党,并一度出任由托洛茨基任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内战结束后,赫森继续其物理 学学习,1928 年从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 1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 年成为莫斯科大学物理系 主任。应该说,当时正值盛年的物理学家赫森是一位“又红又专”的人物。 如前所述,在反对“机械论”的运动中,赫森扮演了一个批判者

7、的角色,但是他的态度 是相当温和的,其动机只是在意识形态主导学术研究的环境中为相对论争得一个生存空间 。 1927 年,针对苏联国内某些关于相对论颠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础的声音,赫森撰文指出 “人们根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出某些不能为马克思主义者接受的结论,是有可能的,但 决不能因此而抛弃这些理论的物理内容如果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把相对论指责为反马克 思主义的,而后者作为一个物理学理论本身又是正确的,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 可走,这就是要看到,科学的物理内核与科学的哲学解释之间,是应该加以区别的。”21928 年,赫森的论战策略似乎有所转变,他宣称:“在物理学领域中,相对论对于空间和时间

8、的 观点基本上与辩证唯物主义对空间、时间和物质的相互关系的观点一致 ” ;又说:“爱因斯 坦相对论对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观点是辩证法的空间和时间概念的具体化 ” (转引自 Graham, L. R., 1993,原出处为赫森, 相对论的基本思想 ,莫斯科:莫斯科工人出版社,1928 年) 随后不久,一场批判德波林学派的规模更大的运动开始了,红色教授学院可以说是这 一学派的大本营,毕业于该校并具有强烈专业倾向的赫森难逃一劫。德波林(A. M. Deborin, 俄文 A. M. ,18811963)是著名的哲学家,1903 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属于孟什维克派,但在批判马赫哲学的斗争中是列宁的

9、重要盟友。十月革命后先后 在红色教授学院、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共产主义科学院和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从 事教学与研究工作;遭到批判之前一直担任哲学杂志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总编。他 在 20 年代末领导了批判机械论的斗争,被认为为捍卫唯物辩证法做出了贡献。后来成为苏 联科学院院士 ,曾担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历史和哲学部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德波林 1928 年加入联共(布) ,就布尔什维克的党龄而言,赫森比德波林还要资深。 1930 年 6 月 7 日, 真理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新任务的文 章,拉开了大批判的序幕。作者米丁(M. B. Mitin,俄文 .B.,19

10、011986) 比赫森 晚一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哲学部。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米丁意识到斯大林在意识形 态领域确立绝对权威的迫切欲求,旋即撰文在红色教授学院掀起了一场夺权斗争,批判锋 芒直指当时的哲学泰斗德波林及其所领导的自然科学哲学学派。米丁批评德波林派在反机 1 该学院的全名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红色教授学院” 。 2 转引自赵红洲 1988,页 8,原出处为赫森、叶戈尔欣(Egorshin, V. P.) , “关于季米里阿泽夫同志与现 代科学的关系” , 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 ,1927 年 23 合刊:7,192193。 械论斗争中用形式主义的唯心论代替了辩证法, 标榜哲学的“独特性” ,

11、逃避了现实性和党 性。最初,批判和抗辩基本上都还是学术观点的争论。从红色教授学院支部委员会 1930 年 8 月 2 日和 10 月 14 日通过的两份决议来看,其对德波林派错误的定位仍是哲学研究 脱离实际,对列宁哲学遗产估计不足,对党内机会主义斗争不力等。然而,随着 1930 年 12 月 9 日斯大林与红色教授学院支部委员会成员谈话,学术争论迅速演变为政治斗争, 斯大林亲自给德波林派定性为“反马克思主义” , “普列汉诺夫分子” , “孟什维克主义的唯 心主义者” 。孙慕天 2003,页 4 作为德波林学派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阐发的代表人物,赫森受到的批判也日益升级。 在 1930 年 12

12、 月 29 日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红色教授学院支部委员会的决议”中,赫森被列 为反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自然科学家集团中的一员,罪名包括“非政治倾向” , “曲解斯大林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指示” 、 “理论脱离实践” , “反对进行自我批评” , “忽视列宁在自 然科学中的作用” , “修正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指示” , “不了解恩格斯的著作对现代 自然科学的意义与价值” , “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中的马赫主义言论”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龚育之,1990,页 101 1931 年 1 月,数学家科尔曼(E. Kolman, 18921979)发表了“科学中的破坏活动” 一文,谴责破坏分子正想腐

13、蚀苏联的物理学,就像早些时候破坏分子要瓦解苏联工业一样。 1他矛头直指赫森,称“物质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方程式破坏分子特别喜欢把每门科学 都数学化,他们不敢直截了当地说要复辟资本主义,他们必须躲藏在一个方便的面具后面, 再没有比数学抽象化更难戳穿的面具了。 ”Graham 1993, p. 148 同年 3 月 15 日,联共(布)中央在关于共产主义科学院主席团的报告决议建议共 产主义学院主席团特别注意自然科学部的全部工作的迫切的政治重要性,并且规定“共产 主义科学院的一个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任务,是对苏联各主管部门的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 实行方法论监督。 ”龚育之 1990,页 104在这样的形势

14、下,共产主义科学院主席团随即召 开由该院自然科学部和红色教授学院自然科学部参加的扩大会议,做出了共产主义科学院 主席团关于自然科学战线的决议 。这是一个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文本, “是政治霸权话 语肆意干预自然科学独立性的典型范例” 。孙慕天 2003,页 5 这份决议五次点名批评了赫森:“自然科学的领导(施米特、列文、列维特、赫森、 阿哥尔)没能在自然科学战线上实现党的总路线,没有实行由于苏联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而 来的转变,没有理解由于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和阶级斗争尖锐化而提出的任务” ;“自然 科学的领导,直接同德波林、卡列夫、史登等人的集团结合在一起,或者积极支持这个集 团反对哲学和自然科学

15、中的党性斗争(列文、列维特、阿哥尔、赫森) ,或者对这个集团采 取调和的,实质上是维护的态度(施米特) ” ;“自然科学的领导同志,在词句上承认研究 和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到自然科学中去的必要性,在自己的一系列著作中,却把资产阶级 自然科学家的最新成果同马克思主义等同起来,从而向资产阶级科学投降。赫森同志 在他的关于相对论的小册子中,不加批判地认为, 在物理学领域中,相对论对于空间和时 间的观点基本上同辩证唯物主义对空间、时间和物质的相互关系的观点一致 ” ;“属于机 械论性质的错误(这些错误在许多情况下转变为唯心主义的错误)的,首先有赫森和阿哥 尔对偶然性问题的形而上学处理” ;“赫森认为物质

16、是空间与时间的综合 ,并且不加批 判地吸取马赫主义者关于运动的某些原理,是犯了明显的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 。龚育之 1990,页 105117 更重要的在于,这份决议中的改造资产阶级科学明确包含两重含义“应该改组科 学组织的形式并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改造它的内容本身” ,指出马克思主义 者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在于改造资产阶级学者做出的成就,善于消除它们的反动倾向,贯彻 自己的路线,同敌视我们的各种力量和阶级的整个路线斗争。龚育之 1990,页 105 随后科尔曼再次向赫森发难, “现在是时候了,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摒弃赫森关于相对论 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的谬论,并且认识到在一切事物中,最有害、最危险的是空洞的、赤 裸裸的理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必须重视斯大林同志关于现阶段技术决定一切的讲 话,应该从理论科学的分析转到工业化实际任务的分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