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8500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高度复杂又充满风险的动作。“如果从卫星发射到最后数据分析过程的个关键环节都能顺利完成,那么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就圆满成功了。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那么,这个关节点所指的是什么呢?关节点一:发射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的,是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综观人类探月史,美国和苏联在世纪的探月活动,因运载火箭故障造成的探测失利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是确保探月成功的必要前提。这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次发射,迄今这一型号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为。此前,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与应用广泛的东方

2、红号卫星平台曾多次“联姻”,每次都取得圆满成功,用这样一个“大力士”来托举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上研制而成的嫦娥一号卫星,再合适不过了。在我国现有的个航天发射场中,只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发射长征三号甲等大推力火箭的能力,而且这里纬度低、海拔高、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发射各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理想场所。关节点二:入轨卫星能否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是判断发射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时,通过第一、二级和第三级的第一次点火,先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并在近地轨道滑行飞行一段时间。在火箭起飞的第秒,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第秒,三级火箭二次点火发动机关机。第秒,星箭分离成功,嫦娥一号

3、卫星进入近地点约千米、远地点约千米、运行时间为小时的大椭圆轨道,成为一颗绕地球飞行的卫星。关节点三:变轨当嫦娥一号卫星在小时轨道飞行一圈半后,月日下午,地面注入指令,卫星上推力为牛顿的调姿发动机开始点火,约分钟后,推力为牛顿的主发动机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轨道近地点抬高到离地球约公里的地方。月日下午,当卫星再次到达近地点时,卫星主发动机再次打开,巨大的推力使卫星上升到小时轨道。在小时轨道上运行圈后,卫星上的主发动机第三次点火,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小时轨道。这一时刻大约发生在月日。这几次变轨都是通过卫星上的发动机使卫星加速。从理论上讲一次变轨就可以实现,但为了充分利用燃料,同时也

4、为了方便地面控制,科学家把变轨逐步分解。关节点四:奔月在条大椭圆轨道上经过天“热身”后,嫦娥一号卫星将正式奔月。月日,当卫星再一次抵达近地点时,主发动机打开,卫星的速度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提高到千米秒以上,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真正开始了从地球向月球的飞越。嫦娥一号卫星选择这样的奔月方式,有着方面的优点:一是可以确保重力损耗控制在以下;二是将几次近地点机动安排在同一地区,有利于地面监测;三是安排了小时轨道,可以比较方便地解决发射日期延后的问题。关节点五:修正在地月转移轨道,也就是从地球轨道到月球轨道的这段距离,嫦娥一号卫星需要飞行约个小时。在人类探月活动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探测器未能实现月球的捕获而丢

5、失在星际间的事故,这大多是由于飞行过程中卫星姿态和速度控制不精确造成的。如果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近地点有米秒的速度误差或千米的高度误差,飞到月球附近时都将产生几千千米的位置误差。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必须在地面的指令下进行中途轨道修正。一般来讲,至少需要进行两次修正,第一次是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一天之内,第二次是在到达月球的前一天内。这些指令,都是由设在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的。关节点六:制动月日前后,当嫦娥一号卫星到达距月球千米位置时,需要进行减速制动,也就是“刹车”。只有这样,才能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飞行的卫星。这是实现绕月飞行的一个重要步骤:“刹车”晚了,卫星就要撞到月球

6、上去;而“刹车”早了,则会飘向太空。 “刹车” 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卫星当时的位置和速度矢量是否正确。经过多次复核、复算,我国科学家已经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注解“嫦娥奔月”关节点七:绕月嫦娥一号卫星的第一次近月制动,将发生在月日,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小时月球轨道。从这一刻起,嫦娥一号卫星成为真正的绕月卫星。月日前后,嫦娥一号卫星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速度进一步降低,卫星进入小时轨道,并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圈。月日前后,嫦娥一号卫星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进入分钟月球极月轨道。这是卫星绕月飞行的工作轨道。这个轨道为圆形,离月球表面千米。关节点八:探测建立月球工作轨道后,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种武器”将开始大显

7、身手,为完成大科学目标展开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如果不出意外,卫星所携带的立体相机在月下旬就可以传回第一张月球照片,这是绕月成功的重要标志。干涉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立体相机将共同完成第一个科学目标,即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射线谱仪、射线谱仪将携手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进行辨析。注解“嫦娥奔月”关节点八:探测关节点八:探测建立月球工作轨道后,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种武器”将开始大显身手,为完成大科学目标展开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如果不出意外,卫星所携带的立体相机在月下旬就可以传回第一张月球照片,这是绕月成功的重要标志。干涉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立体相机将共同完成第一个科学目标

8、,即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射线谱仪、射线谱仪将携手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进行辨析。首次被应用到月球探测中的微波探测仪,将对月壤厚度和氦资源量展开探测;而由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组成的空间环境探测系统,将通过不间断地捕捉质子、电子和离子,对万到万千米范围的“地月” 空间环境展开探测。注解“嫦娥奔月”关节点十:研究关节点十:研究嫦娥一号卫星历经千难万险获得的数据十分珍贵。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将决定着探月活动价值的高低。传到地面的数据将被送到设在北京的地面应用系统总部,进行预处理。完成预处理的数据,将由地面应用系统组织更多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

9、处理,得出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科学发现。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一号卫星获得的许多数据将完全公开,供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分享。土生土长的中国“嫦娥” ,将为人类的航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在昨天(10日)的节目中我们提到,从8号下午开始,我们和嫦娥一号卫星的通讯会受到一种特殊的天象“日凌” 的干扰。那么一天过去了,它经受住了日凌的考验了吗?在未来的日子还有哪些特殊的空间环境状况会影响到我们的嫦娥一号的绕月飞行呢?继续来看今天的张萌追嫦娥。记者张萌:在大家看到大屏幕上的这幅图就是日凌现象,月球飞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个天体几乎成了

10、一条直线。此时此刻太阳发出了各种各样强烈的电磁波会影响嫦娥一号和地面的通讯,据我们了解在10号的上午6点49分这个干扰达到了最高值。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陈险峰:今天这次日凌没有对卫星监测造成什么影响,因为青岛站一进站我们就收到了遥测数据,没有发生丢桢和乱码的现象。工作人员介绍说, “嫦娥一号” 卫星之所以能够这么安然地度过“日凌” ,是因为我们设在青岛测控站的巨型天线起到很大的作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陈险峰:我们青岛站使用了一个18米的接收天线,这样天线的口径大呢,它的波束宽度就会很小,就相当于我们一个聚光的手电筒 这样只要太阳和卫星没有完全重,尽管它是一个很小的角度

11、,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很窄的波束把卫星的信号剔出来。 工作人员说,别看茫茫宇宙是那么的静谧,但嫦娥一号的绕月之旅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风平浪静,除了日凌,它还要经受住月蚀等天象的考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陈险峰:月蚀是卫星在绕月一年中面临的最严酷的工作状况,在月蚀过程中,卫星要经过三个多小时不能见太阳,这是非常长的一个时间范围,那么这三个小时对卫星考验非常大,一个是温度降到非常低,一个是能源供应。除了这些我们已知的天象干扰外,空间环境中的各种高能粒子、宇宙射线也会时不时地给嫦娥一号的月球旅程设置障碍。(文/央视国际)脱离地球“嫦娥一号”卫星在发射升空后要先围绕地球用 5 天的时间转 5 圈

12、,第一个阶段是绕 3 圈,每圈 16 小时,第二阶段是用 24小时绕一圈,第 3 个阶段是用 48 小时绕一圈。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约一天后,地面注入指令,卫星主发动机点火实施变轨,将近地点抬高到约 600 公里,让卫星经过测控站上方时速度相对减少,便于后续控制。第二、三、四次点火实施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这 3 次变轨目的都是加速,每变轨一次,卫星的速度就增加一点,通过 3次累积,卫星加速到 10.916 公里/秒以上的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最低速度,向月球飞去。经过 10 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 “落”、 “回”3 个阶段。1)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 2007 年发射探月卫星

13、“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2)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 2007 年至 2010 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3)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 2011 至 2020 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 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

14、、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登月过程个关节点月日时分,在西昌这个被称为“月亮女儿的故乡”的地方,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嫦娥”就这样开始了奔月之旅。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高度复杂又充满风险的动作。“如果从卫星发射到最后数据分析过程的个关键环节都能顺利完成,那么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就圆满成功了。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那么,这个关节点所指的是什么呢?关节点一:发射将嫦娥一号卫

15、星送上太空的,是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综观人类探月史,美国和苏联在世纪的探月活动,因运载火箭故障造成的探测失利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是确保探月成功的必要前提。这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次发射,迄今这一型号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为。此前,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与应用广泛的东方红号卫星平台曾多次“联姻”,每次都取得圆满成功,用这样一个“大力士”来托举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上研制而成的嫦娥一号卫星,再合适不过了。在我国现有的个航天发射场中,只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发射长征三号甲等大推力火箭的能力,而且这里纬度低、海拔高、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发射各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理想场所。关节点二:入轨卫星能否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是判断发射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时,通过第一、二级和第三级的第一次点火,先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并在近地轨道滑行飞行一段时间。在火箭起飞的第秒,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第秒,三级火箭二次点火发动机关机。第秒,星箭分离成功,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约千米、远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