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8423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文化工作的探讨及对策农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前当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投入与积累,同时积极引导运用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掘农村文化中潜在的有利因素,促进农村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农村文化 投入 市场机制 产业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格局。全面小康社会不光是吃饱喝足,而且要在这个社会里有安全感,要身心愉快,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国民素质的提升,要有文化底

2、蕴的积淀与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要清醒认识农村文化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表现的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迫切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念,探索农村文化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为例,从农村文化工作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原因,就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作初步探讨。一、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现状*镇

3、位于*城区以北7公里处,全镇辖14个行政村, 2.9万余人,耕地7.2万亩,2006年全镇经济总收入7.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88元。*镇素有“文化乡”之称,五十年代,银达乡因农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毛主席在批阅典型材料时加注了按语,并受到国务院嘉奖。该镇长期坚持农村文化活动,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工作均走在了肃州区的前列。1、文化基础设施有一定发展,但总量不足,设备老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银达镇基本建起了镇、村、组三级文化网络,建有一个文化站,实现了村村都有文化室、篮球场,组组都有阅报栏、公示栏,并添置了部分音响设施及文化器材,全镇调频广播、闭路电视全部实行了“村村通”。但现有的农村

4、文化设施总量明显不足,活动场地面积不足,文化活动场地大多设施简陋,年久失修,不能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现有文化设备大多是城市部门淘汰下来的捐助物品过于老化,无法使用。部分村组虽然建有图书室,但其中的藏书太少,几乎没有新书,许多是内容单一或过期的图书杂志,有些还是文革时期的刊物,多年没有更新图书。2、经常开展文化活动,但形式单一,整体水平低。该镇通过培育农民业余文化团体,扶持农民自乐班演出,坚持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镇上坚持三年一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两年一届农民运动会,并每年进行一次大型社火、文艺汇演文化活动。部分村还自办文艺节,运动会,以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但这些基层文化活动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

5、,主要以文艺队伍游行、文艺汇演、民间艺术展览等传统文化活动为主,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和农闲时集中举办,不能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普及不广,内容形式单一,形成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的格局,整体水平长期在较低的水平上运转。文化活动的内容、层次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扩展。3、农民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缓慢。该镇现有农民业余艺术团1个,有演职人员60名,农民自乐班8个,家庭演唱队36个,做到了村村都有社火队,组组都有文艺演唱队。通过有重点地组织民间艺人和创作主体,编导了一批体现现代文化生活,展现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其中小陇剧摔罐还曾荣获全国十一届“群星奖”戏剧类银奖和甘肃省农村业余文

6、艺调演一等奖。全镇也形成了一支拥有一定数量的文艺骨干队伍,有3名文化艺人被评为副高级职称。由于农村文化活动没有造血功能,活力不够,只能停留在一般的自娱自乐上,对于农民来讲也是可有可无,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经常性的学习交流,很难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文艺节目,文化活动与当前的大政方针的结合性较差,造成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缓慢。而且,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单调,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道的少,可听、可视性不强,农村文化活动室报纸图书不多,适合农民口味的图书很少,适合农民提高文化素养、更新科技知识的图书更少。农村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还十分匮乏,难以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这些均造成了农民文

7、化素质提高的比较缓慢。4、农村文化活动对农村群众的吸引力下降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先进文化活动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 ”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反一些封建落后观念的沉渣在泛起,封建迷信、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玩麻将、斗地主。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大量农村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在家的时间不多,即使休息时间也对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就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了主体。很多群众性文化活动,青年人的参予比例不足30%,传统文化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下降。二、农村文化工作存

8、在的问题分析1、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思想上有偏差。部分领导干部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集中精力搞经济,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虚指标,抓与不抓无关紧要;有的则认为,经济一抓就见效,文化繁荣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费力不讨“上级”的好;有的认为辖区文化阵地基础薄弱,工作与先进无缘或怕频繁检查,表现出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等。在这些思想的支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工作被动应付,没有明显实效。2、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由于捉襟见肘

9、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即使投入也处于“随意”状态缺乏法定性。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群众看了则了,于基础建设关系不大。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于农村文化站的管理政策不连续,乡镇财政一旦对文化站实行脱钩断奶,只能造成文化站患上“贫血症”,带“病”工作。3、人才队伍严重缺乏,文艺人才后继无人。农村文艺人才严重匮乏,现有的文化人才年龄结构老化,一些文化艺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乡镇文化站内文艺创作、表演、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大多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有的在编不在岗,无暇搞文

10、化工作;有的身在其位,不谋文化之事;有的对文化工作是门外汉。和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做出点成绩很难,又得不到及时的肯定,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4、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不够,面临文化资源的流失。现在,农村许多地方都有悠久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由于对民间艺术保护不够,发掘、整理力度不大,使一些珍贵民间传统文化遗产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5、文化发展投入单一,缺乏社会力量的推动。目前,农村文化还远没有上升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高度,因此文化发展过多依靠的是政府的力量,即使社会力量的投入也仅仅是村民的义务投工投劳或社会力量捐助,对文化发展的促进

11、作用极为有限,从根本上说就是农村文化还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三、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对策及建议1、强化责任意识,理顺农村文化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及职能管理部门应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的正确理念,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负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不断增强建设农村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顺农村文化工作机制,应做到“四个纳入”,即: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通

12、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立体式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起宣传文化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文化站在发展农村文化上的基础地位与职能作用,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认真探索管理农村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注意运用各种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2、加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持续投入,完善设施。各级政府要树立城乡一盘棋思想,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

13、“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并在财政预算中逐年增加文化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有重点,分阶段的解决一部分重点阵地、设施建设。在强化政府投入的同时,可以本着“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原则,走民办文化之路。可以探索办文化的多种体制,可以政府投入一部分,村民群众自筹自建一部分;也可以如由政府无偿划拨出一块地,让集体、个人投资兴建文化设施,文化站参与管理指导,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办文化的格局;通过创新思路办法,采用多种办法丰富投资主体与投入方式,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一个镇、村、组三级网络健全的文化体系。3、切实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

1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文化事业关键在于人。因此,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队伍,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优化队伍结构,切实解决好基层文化机构设置、队伍稳定、人员待遇等问题。对空编的乡镇文化站,可以通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录用一批专业人员到文化站工作。二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现有文化专干的专业知识水平、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三是重视对农村现有文化人才的扶持与保护。现有农村文化人才是农村文化工作的活跃因素,要鼓

15、励农民成立自娱乐的协会组织,通过多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成就感,让这些农村 “ 土生土长 ” 、“ 不走 ” 的文化发展壮大起来。四是重视青年文化人才的培育工作。培育文化人才是长期的工作,没有青年人的参与,文化是没有发展的,因此在组织文化活动时,应注重青年人的口味与喜好,增加青年人参加活动的比例。4、鼓励和引导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引导社会的文化消费氛围,形成文化产业。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因此,发展农民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只有

16、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将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致富的愿望紧密结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存环境,推动了家庭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的有效发展,实现了文化工作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并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喜的是这些文化工作当中的积极因素正逐步被有眼光的人所认识、发现和开发,作为政府部门就要先一步的认识到文化的经济价值,发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亮点,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扶持,在社会上营造文化消费的氛围,以促进一个文化产业形成。以经济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使自己的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更新思想观念,完善扶持政策。要通过向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更新思想观念,努力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