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母亲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83428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抱母亲表格式导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抱母亲表格式导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抱母亲表格式导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抱母亲表格式导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抱母亲表格式导学案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3第一次抱母亲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一次抱母亲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文章用温婉的笔触和伤感的基调表达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课文对话较多,字里行间充满真情,让人感动。本文教学应该强调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充分体会母爱的博大与无私,感受作者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感悟、品味、讨论、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体会文中的母子情深。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品

2、读感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母亲的爱,理解孝子情怀。学前准备1.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学唱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师生)2自学生字新词。(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用时:5分钟)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引导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2师深情导入:千百年来,母爱是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3板书课题,引导质疑。1.学生谈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听后感。2对课题进行质疑:(1)“我”为什么要抱母亲?(2)母亲多大年纪了?(3)“我”与母亲有怎样的经历?1.请写出一两句赞美母爱的诗。_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

3、词,把握主要内容(用时:18分钟)1.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翘舌音“摔”“瘦”的正确读音,以及生字“摔”“翻”的正确书写。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1.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反复识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翘舌音“摔”“瘦”。2描红课后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3小组之间分段朗读课文,互相帮助,注意读准后鼻音,纠正读错的字句,取长补短。4指名学生分段轮流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他的自然段又写什么?5小组交流:分段概括段意并

4、用简短的话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主要人物和事件。2.选词填空。居然竟然忽然(1)作为班长,()能说出这样的话,真让人不敢相信。(2)母亲()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3)中午天气异常闷热,到了下午()下起了雷阵雨。三、初读课文,感知母亲的“瘦弱”(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是怎样抱母亲的?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2指导学生读好“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理解当时“我”的想法。3指导学生给第1自然段中的对话加合适的提示语。4师生分角色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用“_”画出描写“我”抱母亲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我”当时的感受。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2小组交流:

5、(1)“我”为什么要“使劲一抱”?又为什么“差点仰面摔倒”?(2)“我”当时的内心会怎么想?(3)说出“责怪”的近义词,再用“责怪”的语气读好护士的话。(4)给母亲的话加上提示语,并有感情地朗读。3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第1自然段。3.联系上下文,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动作、神态、心情等词)。(1)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地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2)看着病重的母亲吃力的样子,我()地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3)“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一直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我()地对护士说。(4)母亲()地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四、总结回顾,质疑过渡(用时:5分钟)

6、1.引导学生说说上课收获、质疑。2总结过渡:“我”以为母亲很重,猛地一使劲差点摔倒,遭到护士的责备。为什么“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又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再深入课文好好品读。1.教师引导,学生接续:“我”没想到母亲(),“我”心里很()。2学生交流本课所得,并提出疑问。3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教师批注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用时:5分钟)1.复习检测:听写词语。(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上节课的收获。(板书:母子情深)3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细读文中重点段落,抓住人物的对话,体会母子

7、情深。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自己的收获。2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又会怎么做呢?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愧疚()责怪()吩咐()承受()二、合作交流,感悟母子情深(用时:30分钟)1.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自学第2、3自然段,体会作者“难过”“愧疚”的心情,感受“母爱的伟大”。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抓住第2、3自然段中“竟然”“难过”“愧疚”等词,体会作者的心情;抓住“我”对护士讲的记忆里母亲翻山越岭的画面以及母亲的话感受“母爱的伟大”。(1)理解词语意思。(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1,想象并描述母亲翻山越岭的样子。(3)指导学生把

8、母亲对护士说的话改成陈述句。(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第2、3自然段,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3引导学生抓住第4、5自然段,感受母子情深。(1)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作者的心情,体会作者难过、愧疚及对母亲崇敬和爱戴的情感。(2)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会流泪,想象当时母亲会想什么。(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描写“我”心情的词语,画出反映母子情深的语句,在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写写批注。(完成学生活动卡)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联系课文内容,探究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母爱的伟大”。3交流:画面一:母亲翻山越岭挑重担(1)说说“愧疚”的意思及作者“愧疚”的原因。(2)理解“翻山越岭”。先说

9、说词语的意思,再观察课文插图,想象母亲是怎样年复一年,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3)理解“重担”的深层含义。(4)说说对母亲的印象。(5)把第3自然段中母亲对护士说的话改成陈述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画面二:抱母亲(1)说说“突发奇想”的意思。(2)看课文插图2,想象当时“我”抱着母亲心里想了些什么?(3)说说母亲当时为什么流下了眼泪,想象当时母亲内心的想法。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

10、亲的眼角流下来(1)填上合适的词语。()地摇动()地看着(2)母亲的两行泪水是()的泪水、()的泪水。(3)假如你是站在边上的那个护士,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_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一组图画:平凡的母爱。(喂孩子吃饭、送孩子上学、搀扶孩子学走路、怀抱孩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2引导学生向母亲表达爱。3课件出示赞美母爱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积累。4总结。1.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画,回顾自己的母亲在平凡小事中表现出的母爱。2小练笔:写写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3交流积累课件出示的赞美母爱的名言警句。6.小练笔。我的妈妈_教师批注板书设计第一次抱母亲难过愧疚崇敬爱戴母子情深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