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8265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文库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西安交通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西安交通大学 赵英仁,概述,由EB病毒原发感染所致的急性疾病 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 可合并肝脾肿大 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 自限性 多数预后良好,【病原学】 EB病毒,1964年Epstein和Barr等首先从非洲儿童恶性伯基特淋巴瘤组织体外培养的淋巴瘤细胞系中发现的一种新的人类疱疹病毒,1968年确定为本病的病原体。 主要侵犯B细胞。,【病原学】 EB病毒,(一)形态 完整的病毒颗粒由类核、膜壳、壳微粒、包膜所组成。 电镜下呈球形,直径150180nm,病毒核酸为170kb的双链DNA。,【病原学】 EB病

2、毒,(二)培养 EBV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 仅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白血病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中繁殖。 因此病毒分离困难。,【病原学】,(三)抗原 5个抗原蛋白: 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 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 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MA) EBV核抗原(EBV nuclear antigen,EBNA) 淋巴细胞检出的膜抗原(lymphocyte detected membrane antigen,LYDMA),表1 特异性抗体产生时间及临床意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传染源:

3、病人和EBV携带者 贮存宿主:人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播) 飞沫传播并不重要 偶可通过输血传播,【流行病学】,(三)易感人群 多见于儿童和少年 西方发达国家发病高峰:青少年 我国儿童发病高峰: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唾液 淋巴组织 EB 咽喉部 单核吞噬细胞 病毒 淋巴结 良性增生,EBV与B细胞表面EBV受体结合 B细胞膜表达病毒抗原 B细胞多克隆 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Pawl-Bunnell嗜异性抗体) T细胞强烈免疫应答(CTL) 组织损伤,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骨髓受累,【临床表现】,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通常为47周。 发病期典型表现

4、有: 1. 发热 体温38.540.0不等,无固定热型,部分患者伴畏寒、寒战;热程不一,数日至数周,也有长达24个月者;热渐退或骤退,多伴有出汗;病程早期可有相对缓脉。,【临床表现】,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通常为47周。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2. 淋巴结肿大 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尔亦可累及;常在热退后数周消退。,【临床表现】,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通常为47周。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3. 咽峡炎 咽痛及咽峡炎症状,咽部、扁桃体、悬雍垂充血肿胀;少数扁桃体上有溃疡,被覆较厚的奶油色分泌物,在2436小时融合或消失,一般不侵及咽部黏膜

5、;咽和鼻黏膜充血及水肿,严重的咽部水肿可引起吞咽困难及气道阻塞。,【临床表现】,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通常为47周。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4. 肝、脾大 大约10%病例肝肿大多在肋下2cm以内;ALT升高者可达2/3,部分病人有黄疸;半数患者有轻度脾大,有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临床表现】,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通常为47周。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5. 皮疹 呈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见于躯干部;常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37天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临床表现】,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通常为47周。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6. 其他 患

6、者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周围神经炎等,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偶见心包炎、心肌炎、肾炎或肺炎。,【并发症】,咽峡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急性肾炎 脾破裂 心肌炎,【实验室检查】,(一)血象 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偏低,以后逐渐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其绝对数超过1.0109/L,具有诊断价值。 常见血小板计数减少。,典型Downey型(不规则型)和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典型型(泡沫型)、型(不规则型)和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实验室检查】,(二)血清学检查 1. EB病毒抗体测定,【实验室检查】,(二)血清学检查 2. 嗜异性

7、凝集试验 病人血清中IgM嗜异性抗体在病程第12 周出现,持续约6个月; 检测效价高于164有诊断意义,若逐周测定效价上升4倍以上则意义更大。 3. 病毒核酸检测,【诊断】,临床表现 特异血象 EBV抗体 EBV核酸检测 嗜异性凝集试验也是诊断方法之一 有局部流行时,流行病学资料有重要参考价值,【鉴别诊断】,非EB病毒所致的单核细胞增多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预后】,本病预后大多良好。 病程一般为12周,可有复发。 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治疗】,本病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 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干扰素等。 抗菌药物仅用于咽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时。 重型患者应用短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 小儿重症患者可联合使用抗病毒制剂及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漂白粉、氯胺或煮沸消毒。 目前研究者正在努力开发EBV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