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7573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管理理论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管理理论综述前言:从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到古希腊、古罗马,管理思想早已有之。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但是,直到 20 世纪初,真正成体系的管理理论才开始逐步建立。不过,这些理论都形成在西方;虽然东方的早期管理思想也源远流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笔者在阅读了 4 本关于西方管理思想的著作和近 15 篇相关文献后,对西方管理理论做出了一个简要的总结,下文将具体阐明。正文:西方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当代管理理论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 古典

2、管理理论是指 19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所形成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现代经营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他在著名的金属切削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锹实验等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作是其 1911 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定额原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原理、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3、、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他还提出了一些科学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泰勒在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并分析后得出科学管理理论,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操作程序引入生产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从物理的、生理的方面研究工人的操作规范,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个别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没有考虑到工人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没有关于企业的整体管理和经营的内容。另外,科学管理体系是诸多理论和思想的合成,对科学管理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巴思埃默森和库克等人。 1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有的学者称作 “现代经

4、营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法国管理学先驱,被称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在管理方面的代表作是 1916 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将企业活动划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 6 个方面并认为管理活动处于这几个方面的核心地位,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系统地阐述了管理的劳动分工、统一指挥、纪律、首创精神等十四条原则。 2这个理论从最高管理者的角度为管理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而且它适用于任何管理领域,管理理论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以致现在的管理理论通常都是从企业职能或者管理的职能出发的。不过,这

5、个理论由于追求一般性而使得具体的一些管理过程以及方法被忽略。3、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 年 4 月 21 日1920 年 6 月 14 日)德国管理学家,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管理学著作是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 ,将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分为三层,其中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阶层,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阶层。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都具有这三层基本的原始框架。这种体系的特征是正式的选拔、非人格化、分工职权等级以及严格的制度。 3韦伯的贡献在于, 他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范畴, 以帮助

6、他们对组织的分析。尽管这种理论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以上三种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角度,而对人的因素注意较少,把工人主要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所以,古典管理理论虽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却激起了工人的反抗。后来,一些西方管理学者意识到企业的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行为科学学派。二、行为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管理的目的。行为科学基本上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大时期。

7、4早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梅奥及其霍桑试验,梅奥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重视人的心理上的满足,以情感逻辑为行为准则,强调对人群行为的激励与协调。因此,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应用在管理监督、沟通和加强工人参与管理等各个方面。行为科学理论在后期,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激励理论、人的本性理论、非正式组织及人与人关系的理论,以及组织中领导方式方面的理论。激励理论是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对提高组织效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最著名的当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赫茨伯格

8、的激励保健理论。人的本性理论主要有麦格雷戈的“X 法则Y 法则”和威廉大内的 Z 法则等。综上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以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基础的,从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上人激发生产者的动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即“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由于这个阶段的管理理论没有一个主流的、较为统一的理论学派,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之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这些管理学派包括经验主义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9、、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十一个学派。笔者将其中几个学派的主要理论简要概括如下。1、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 、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Dale) ,代表作是伟大的组织者 ;艾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 ,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亨利福特,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2、管理过程

10、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管理过程学派强调对管理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强调管理职能的的共同性。3、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巴纳德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他的主要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做出了全面分析。4、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20 世纪 60 年代是其鼎盛时期。这一学派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主要贡献,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对组织的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全面考察与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

11、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5、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和马奇,代表著作是西蒙的管理决策新科学 。这一学派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重点研究决策理论。不足之处是片面地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但决策并不是管理的全部。6、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爱德华鲍曼和罗伯特费特。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管理科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可以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技术学派。其局限性是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定量,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往往只用于大规模复杂项目。四、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12、20 世纪 80 年代后,管理科学和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批新的管理理论,比较集中的体现为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约翰P科特的管理新规则、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管理等。(1) 人本管理思想。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受“二重性”的驱动,他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二是他既要成为一个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的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2)学习型组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德圣吉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他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提

13、高整体素质,要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3)流程再造理论。 “再造工程”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具体而言,是指“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 5总结:西方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展围绕着“以人为本”和“科学管理”两大主题深入, 6形成了包括众多学派和理论的体系。 各种不同理论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前提,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西方管理理论。 7这些理论中,有许多都是十分经典的至今仍被人

14、们广泛应用和遵守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另一方面,这些管理学家们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人的思想并不止于一种管理理论的研究而涉及到其他理论。以笔者最近读过的彼得德鲁克先生的作品为例,他提出了“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所有组织都必须将全球竞争力视为一项战略目标” , “自我管理将越来越意味着知识工作者需要培养和趁早培养出第二个主要兴趣” 8等许多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并且理论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绩效” 、 “组织社会中服务机构的管理” 、组织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9。由此来看,每个管理学家思想或是理论是对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的,应综合起来去理解。在研

15、究这些理论的时候,我们应深入进去,对每个理论的背景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学习理解这些理论。同时,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对看到的理论以及别人对这些理论的评价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利用这些理论对身边和当今社会的现实进行分析,学以致用。参考文献:见尾注。1 宋克勤,徐炜.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0.2 (美国 )海因茨 韦里克 (Heinz Weihrich) ,马春光 (美国)哈罗德孔茨 (Harold Koontz).管理学精要:国际化视角( 原书第 7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3 王锡城: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 现代商贸工业 201

16、1 年 09 期,第103 到 104 页。4 李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 商场现代化2006 年 33 期,第 79 页。5 蒋衔武, 周楠, 陆勇:西方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其认识的异同分析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 年 05 期。第 40 到 41 页。6 现代西方组织管理理论综述,郑彦,现代企业,2007 年 11 期,第 31 到 32 页。7 彭益民:西方管理理论精要简析 , 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 年 12 期,第19 到 20 页。 8 德鲁克著,朱雁斌译. 2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英文双语典藏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 引文所在的页数分别是第 16 页,第 44 页和第 140 页。9 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著,约瑟夫 A.马恰列洛 (Joseph A.Maciariello) 修订,辛弘 译.管理(上册)(原书修订版).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