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5528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模拟精汇(130题)(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诗歌鉴赏:2010年最新名校模拟精汇(130题)【1】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4分) (2) 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13.【参考答案】(1)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4分)(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

2、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2】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3分)答:_(2)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答:_【参考答案】13、(1)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

3、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3分。形式、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2) 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3分。

4、3种答法选其一。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3】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 晴刘 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分)(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2.(1)夏季,从诗中“青苔”、“绿树”、“昼梦”及南风等意象可知。(2)“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成。

5、“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识”相应。两个词都用了拟人手法。(3)“绿树无人昼梦余”,可知新晴后,诗人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在白天恬然入梦;而后面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把南风写得情趣二足饶有风趣,进一进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4】(二)阅读下面这诗完成21-22题。(6分)南 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2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4分)答: 2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

6、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5分)答: 【参考答案】21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大意对即可,各2分)2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2分)。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诚恳而又热情(2分)。【5】(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223题(6分)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元)周文质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22此曲前八句展现了春天诸景

7、,将景物的 和 两个特点融为一体。(2分)23.“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4分) 【参考答案】22壮美、壮阔、开阔等,秀丽、秀美、柔美等(答对一点得1分)23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口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王献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别爱妾桃叶,白居易也有“浔言江头夜送客”的诗句。)(一点2分)【6】(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22-23题。(6分)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杨朝

8、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22、“雪晴天地一冰壶”中的“冰壶”比喻_。“竟往西湖探老逋”中的“老逋”,本指北宋时隐居西湖孤山,人称“_”的诗人林逋。这里的“老逋”用的是_修辞手法,显得亲切。(每格1分)23、作者写这首曲子,主要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_ 【参考答案】22、洁白的天地 梅妻鹤子 借代23、梅花傲雪而开,幽独闲静,是一种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在作者心目中,梅已成为一位知己,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1分)作者踏雪寻梅,一醉花前,正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景仰和追求。(2分

9、)【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野 步 宋 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 清 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2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2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二)2122题(6分)2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2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

10、,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8】(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2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 2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