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4943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山市十二五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由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本纲要阐述未来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是未来五年昆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两个率先”总揽全局,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失时机地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奋力开创改革发展和各项事业新局面,谱写了科学发展新篇章。一、综合实力在率先发展中稳步攀升“

2、十一五”期间,全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高平台上实现翻番,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9倍、4.1倍、3倍和2.5倍,年均增速分别达23.5%、32.7%、24.6%和19.8%。新增注册外资150亿美元、到帐外资76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635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9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二、经济质量在转型升级中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

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产丰收,农业亩均效益增长98%,提高1108元,达2238元/亩。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达2.2%。13名国家“计划”人才在昆创新创业,新增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6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人,引进各类人才14万人。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11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0家、高新技术产品900个。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分站18个。新增专利申请量4.2万件、授权量1.7万件,分别是历年总和的82%和65%。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

4、品4个。内外资企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分别达458万元和87万美元,增长52.5%和84.8%。新增建设用地对新增地区生产总值贡献额达每亩1395.7万元,增长3.4倍。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三、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和13.7%,分别增加13831元和8322元。期末人均储蓄8.4万元,增加4.9万元。组建“三大合作”组织425家,农户入股率达95%。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三置换”、“三集中”有序推进,90%以上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92%的承包耕地实行规模经营、60%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社会保险

5、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农保并轨城保近9万人,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移动电话用户突破240万。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30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9.3平方米和70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四、城乡面貌在一体融合中深刻变化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化率达74%,提高10个百分点。形成“六纵六横两环五高”市域交通框架,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达10.8公里。新增变电站27座、供电能力465万千伏安。建设人防工程41.1万平方米。新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90万吨,成为国内第一个全区域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城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1

6、.3万吨,工业废水处理率保持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提高24.4个百分点。新增、更新公交车916辆,新辟公交线路75条,实现村村通公交。建成农村新型社区80个、新农村示范村74个,所有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新增绿化面积655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达24.3%和45.5%,分别提高4个和5.2个百分点。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五、社会建设在统筹兼顾中快速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2个和10个百分点,达到98%和66%,新建、扩建学校83所,拥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大学生近3万人。成为全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新建改建

7、公立医院13家、民办医疗机构90家,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服务站127个,建成区镇文体活动中心13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229个,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千灯、锦溪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在全省率先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对外交往全方位拓展,国际友城增至11个。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日益完善,城乡“五位一体”综合治理模式全面建立,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连续四次荣获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六、创新精神在应对挑战中更加凸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弘扬“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

8、,深入开展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活动,进一步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以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于争取的“三个敢于”精神,以竭尽心智、竭尽所能、竭尽全力的“三个竭尽”力度,坚持想在先、干在前,不满足、不停步,不断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鲜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十一五”时期,是经受住重大考验、取得重大胜利的时期,是巩固小康成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主动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的时

9、期,是注重共建共享、社会民生明显改善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昆山初步实现了“六个转变”:在发展动力上,由依靠外资带动为主向内资外资竞相发展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在空间布局上,由企业集中布局向产业集中布局转变;在社会阶层结构上,由“宝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在城市格局上,由重视城市建设向城乡统筹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由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共进转变。第二章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也是转型发展的提升期;是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迎接新挑战的决战决胜期。这一时期,昆山面临的发展环

10、境仍是机遇大于挑战。一、腾飞发展的机遇世界产业和技术革命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新兴产业迅速兴起。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继续向中国转移,并呈现出从制造向研发、销售等上下游转移的趋势。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两岸产业合作的机遇增多。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为昆山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昆山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为新的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二、转型升级的挑战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汇率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以资源换发展的模式面临挑战,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

11、争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长三角区域仍将面临同质化的竞争和硬实力的比拼。从昆山自身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不适应”。一是经济结构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内资经济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社会发展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居民收入增长、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三是城市水平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高,立体交通网络有待形成,城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四是创新能力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科技创新条件和平台建设还不完善,专业服务机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领军型创新人才

12、和团队还不多。五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还不成熟,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惟有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才能在变化变局中把握大局、谋划未来;惟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惟有创新作为、攻坚克难,才能在困难挑战中趋利避害、抢占先机。全市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想在先、干在前,做到率先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动摇、和谐发展不折腾,着力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昆山步伐。第三章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昆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13、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引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主题,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大力实施国际化提升、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集聚新人才,把昆山建设成为面向世界、依托苏州、融入上海、对接台湾、连接长三角的现代化大城市,确保到2012年初步形成现代化的基本形态,到2015年总体发展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样本区、创新型经济的先导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全社会和谐的首善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

14、、结构与效益的明显优化;坚持开放与创新、外资与内资、资本与人才互动并进,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坚持加大有效投入、转变外贸方式、扩大消费需求,推进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均衡拉动,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二、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全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三、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城市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坚持经济社会发

15、展与人口城市化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市民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全面激发群众共谋发展、共促稳定、共创和谐的主动性创造性。四、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坚持民本、民生、民富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经济结构与收入结构同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提升,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更趋一致。五、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积极引导清洁生产、文明生活、节约消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章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总体发展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格局、现代化的社会事业、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现代化的公共政府构架,以及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