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3632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20145(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考生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 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

2、集权制度2一位同学构思了一部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唐朝时期张三一天的生活情况,其中错误的地方是早上拿着交子去买馒头街市游玩结识了一位回族朋友突然听说鉴真去日本讲学了晚上在家研读大唐西域记A B C D3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 郑成功七下西洋 B 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 傅作义淮海战役 D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4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以下情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A B C D5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

3、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右图是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这幅漫画揭 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 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图中的镣铐指的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东北军力量弱小 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7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的灭亡8右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A1949年

4、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人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A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7B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 1999 C一五计划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7D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1999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时废除了科举制 B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 C一五计划中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 D1990年设立浦东新区11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

5、,酝酿新一轮改革。20年前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D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意图来看,下列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澳门 B深圳 C汕头 D厦门13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事件分别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

6、文艺复兴运动14右图教皇给皇帝加冕,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教权高于皇权 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C思想上教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 D教皇和教会是中世纪欧洲的精神领袖15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B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一次战役C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二战结束 D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16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出现的两幅宣传海报(左图中的“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两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C美国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

7、宣言的发表17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以下各项措施中,能够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大力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18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 B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不允许土地买卖C美国罗斯福新政兴建水利工程,利于农业生产 D苏俄政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2

8、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这是一起惨绝人寰的恐怖事件。我们对恐怖主义应采取的策略是加大禁毒力度 加大反恐力度 保护有限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A B C D 20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观点错误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B国际资本流通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C中国和苏东加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活力D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

9、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7分)探究一:制度篇(1)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1分)探究二:人物篇孝文帝(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填字母,1分) A B C D探究三:交往篇(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探究四: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

10、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4)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1分)(5)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2分)探究五:感探究五:改革篇(6)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一例即可1分)22“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7分)【薪火相传寻梦路】(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4分)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在这里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北魏孝文帝的开放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

11、,特别多元。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黄帝之梦孔子道义之梦秦始皇安全之梦汉武帝强国之梦孝文帝开放之梦唐朝多元之梦梦开始于:新郑思想主张:防御工程:民族关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科技发明:【民族复兴追梦路】(2)下列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馆。根据下表提示或要求完成任务。(3分)民族复兴追梦人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曲折的追梦历程下列梦想各写一点19111912年孙中山梦想的指导思想:1935年,毛泽东实现梦想的会议: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23中、俄、美三国作为世界上

12、举重轻重的大国,他们的“改革”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必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材料二: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材料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

13、,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2013年3月17日中国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1)根据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特点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试举一例。(1分)“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苏联时期哪一政治经济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分)(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