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2198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勤行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理科(生物)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过程是:DNA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以解旋后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母链盘旋成双螺旋

2、状结构。故选D项。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 白化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 )A. 病人体内缺乏黑色素B. 病人体内无酪氨酸C. 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D. 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

3、或白里带黄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解: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酶,因而不能将酪氨酸合成为黑色素可见产生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故选:C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活B. 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活C. 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D. 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答案】A【解析】题图显示:基

4、因a、b、c分别控制酶a、b、c的合成,进而控制三个连续的化学反应。基因a被破坏后不能合成鸟氨酸,若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则面包霉仍能合成精氨酸,因此能存活,A项正确;基因b被破坏后不能合成瓜氨酸,若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则面包霉不能合成精氨酸,因此不能存活,B项错误;若基因b不存在,因缺少酶b,则瓜氨酸不能由鸟氨酸合成,C项错误;基因c能控制酶c的合成,D项错误。【考点定位】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以“红色面包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图解”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以图示信息“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应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为解题的切入点来分

5、析各选项。4.若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200个,胞嘧啶为60个,则该片段转录而成的mRNA中含有尿嘧啶的数目最多为( )A. 20个 B. 40个 C. 60个 D. 200个【答案】B【解析】已知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200个,即含有2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C为60个,则腺嘌呤A=2002-60=40个,当A全部在转录的模板链上的时候,形成的mRNA上最多含有尿嘧啶40个,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明确与尿嘧啶配对的是DNA模板链上的腺嘌呤。5.已知一段mRNA中含有45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 )A

6、. 12个 B. 30个 C. 18个 D. 45个【答案】D【解析】已知一段mRNA中含有45个碱基,则转录形成该mRNA的DNA含有的碱基数=452=90个。在双链DNA分子中,C与T是不配对的碱基,因此C+T=碱基总数的一半=902=45个,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明确融合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6.研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最好选择下列哪一项为实验材料( )A. 人的成熟红细胞 B. 成熟的白细胞 C. 卵细胞 D. 受精卵【答案】D【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即没有基因,A错误;成熟的白细胞、卵细胞和受精卵细胞

7、中都可以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但受精卵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旺盛,是该实验的最适材料,BC错误、D正确。7.分析对照图,从A B C D中确认出表示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中的( )A. B. C. D. 【答案】B【解析】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则一个染色体组内含有3条染色体,而A图中含有4条染色体,A错误;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6条,其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应该为3,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细胞中虽然含有3条染色体,但染色体形态与体细胞不符合,C错误;体细胞中含有3条染色体,但与体细胞相比较,缺少一条点状的染色体,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6条,其一个染色体

8、组染色体数应该为3,而且没有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做出判断。8.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

9、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C正确;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D错误。考点:兴奋在突触的传递9.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 基因和质粒B. 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 可用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 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中,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连接,一般使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A正确;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只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时必需

10、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B错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是利用了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即抗生素抗性基因),C正确;即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也不一定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所以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才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如果导入就能表达就不需要最后这一步了,D正确。10.人工诱变区别于自然诱变的突出特点是( )A. 产生的有利变异多,有利于培育新品种 B. 使变异的频率提高C. 可人工控制变异方向来培育新品种 D. 产生的不利变异多【答案】B【解析】人工诱变和自然诱变的原理都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即都是产生的不利变异多,AD错误;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

11、的频率,加速育种的进程,B正确;人工诱变和自然诱变都不能控制变异的方向,C错误。11. 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 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 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答案】C【解析】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应代代相传,B正确;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C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12、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12.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 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 000人。那么,在这一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 0.64和0.36 B. 0.36和0.64C. 0.50和0.50 D. 0.82和0.18【答案】A【解析】30000人的人群中,AA为12000,Aa为2640012000=14400,aa为3600人,总基因数为300002=60000,A基因数量为120002+(26400-12000)=38400,基因频率为3840060000=064

13、,a1A1064036,本题答案为A。【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计算【名师点睛】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A100% a100%(A、a为基因,AA、Aa、aa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PAAPAa Pa()PaaPAa由以上公式可知:a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b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

14、子的频率。13.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_;对生物进化意义最大的变异是_( )A. 把生物进行分类.基因重组 B. 来自共同祖先的的遗传.基因突变C. 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基因重组 D. 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可以形成不同的新物种,使物种丰富度提高,进可提高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提高,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也会提高;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意义最大,故选D。14.地球上最早的陆生生物类型主要是A. 蕨类植物 B. 动物 C. 裸子植物 D. 动物和植物【答案】A【解析】植物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动物是异养生物,所以地球上首先出现的应该是植物。而植物进化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故选A。15.下列各图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部分时期示意图,观察下列各图,如果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是配子,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6.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血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血浆 淋巴和组织液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