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必背问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2092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必背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咨询必背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咨询必背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咨询必背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咨询必背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必背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必背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怎样进行摄入性谈话?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题时应注意什么?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此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

2、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三、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1符合求助者接受能力和兴趣。2对求助者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有利于求助者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有利于探索求助者深层病因。5、对求助者症状鉴别诊断症状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7、谈话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围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

3、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五、选择心理测验的原则有哪些(原则应该是第二点)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如何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S

4、CL-90)。(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六、一般临床资料整理提纲(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生地、生日,职业、收入、经济、教育,宗教、民族、婚姻,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状况、联系方式。(2)求助者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3)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介绍、包办、买卖)、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性生活、心理相容度)、重大事件、家庭成

5、员分工、作用,道德和文化因素(4)工作记录:对工作态度、兴趣、满意度、改变职业、理由?(5)社会交往:社交网、兴趣、活动、内容.与己交往最多、最密的有几个人?举例,相互影响。互相在道德、法律责任感?集体活动兴趣?给求助者帮助或求助者帮助有几个人?(6)娱乐活动。最感愉快的活动或情绪体验、描述是否恰当(7)自我描述。描述自己长处、优点/缺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张或缩小(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享乐、责任、精神生活质量)理想(已行动的理想)对未来看法希望明年及5-10年内发生什么事 未来事件理由和依据 现实状况关键和重点。(二)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

6、期。围产期、出生情况,包括母体、服药、顺产情况(2)童年生活。走路、说话时间;重大事件;身体严重疾病;家庭生活-父母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退缩、与攻击行为(3)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挫折 骄傲与耻辱事件 性萌动体验与对待 严重疾病与成人关系-不愉快事件或记恨的人 兴趣、游戏、同伴关(4)青年期。崇拜人;爱情生活;喜读的书;挫折(学习、就业、婚姻);最好的朋友状况(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强调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 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状态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稳定性(2)身体状态。 躯体不适

7、的表现包括饮食、睡眠、体重、性欲等近期体检报告(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和考勤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七、临床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诉(对症状的自身体验) 家属报告 摄入性会谈 临床观察 心理测验八、判断来访者问题是否属心理咨询的工作范畴1、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2、从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自知力标准有三条:A.知道自己有症状; B

8、.知道自己为何有症状; C.有求治欲望。九、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面质是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矛盾: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面质目的包括:(1)了解内外世界:协助求者促进对自己感受、信念、行为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放下防卫心理:激励求助者放下防卫、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产生建设性活动。(3)实现自我统一:促进求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我相互一致。(4)利用优势资源:使求助者明了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使用应对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十、阻抗产生的原因

9、是什么1、阻抗的表现形式有: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讲话内容上的阻抗;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咨询关系上的阻抗;2、来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个: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 从中有获益。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十一、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扰、转移求助者话题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5不适当

10、运用咨询技巧: (1)询问过多(2)概述过多(3)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十二、咨询师如何进行转介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十三、咨询对象应具备的特征或条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 2、咨询内容合适 3、人格基本健全 4、动机合理 5、有交流能力 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7、行动自觉8、匹配性好9、年龄适宜十四、咨询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11、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

12、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十五、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的原则1 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与人交往,这 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

13、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十六、RET心理咨询方法及原则是什么1、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2、理论来源:(1)艾理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2)认知取向治疗方法,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3)合理情绪疗法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和技术,也经常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3、治疗原理:(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

14、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4、治疗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5、治疗目标:包含两层含义(1)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改变,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 (具体目标)(2)完美目标: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学。 (终极目标)十七、咨询效果评估维度(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

15、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试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 十八、对求助者目前认知方面症状进行整理1、 感觉障碍:内感应不适 2、知觉障碍:评论性幻听、功能性幻听 3、思维障碍:强制性思维、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 4、自知力丧失对求助者目前情感、意志行为进行整理1、 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易激惹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减退、强迫动作、强迫意向十八、还该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6该求助

16、者的生活状况。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十九、该使用何种量表进行检查并说明理由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l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一90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 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 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二十、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1、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