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1545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蒸馏水2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1 molL1 B0.42 molL1C0.56 molL1 D0.26 molL13(2018届河南周口淮阳中

2、学月考)某温度下,某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若分别向其中加入m mol Na2CO35H2O和n mol Na2CO3,可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Na2CO310H2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可能是40,mn Ba可能是40,mnCa可能是30,mn Da可能是30,mn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1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5(2018届湖南岳阳华容四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A将5.85 g NaCl晶体溶入100 mL水中,制得0.1 molL1 NaCl溶液B将1体积c molL1 H2SO4溶液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L1 H2SO4溶液C将25 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D将w g a% NaCl溶液蒸发掉 g水,得到4a% NaCl溶液6某同学欲配制250 mL 1.0 molL1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将35.5 g Na2SO4溶于250 mL水中将80.5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250 mL将50 mL 5.0 molL1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

4、250 mLA B C D7(2018届湖北宜昌七中月考)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已知NHOHNH3H2O)则原溶液中的Al3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A. B.C. D.二、非选择题8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_g。(2)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犯了一个错

5、误,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质量为_g。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溶液的体积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三个装置后,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2)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装置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

6、中加入CCl4至满。则装置D的试管中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4)从装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 mL,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当恰好呈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18.00 mL,则装置E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5)实验前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368.50 mL,实验后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224.00 mL。则上述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中_(填“有”或“无”)NO生成,写出推导过程:_。(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10(2018届湖南株洲模拟)下图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2)a点处KNO3和NaC

7、l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相等”或“不相等”)。(3)若固体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采用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40 时,将35.0 g NaCl溶于100 g水中,降温至0 时,可析出晶体_g。11某次实验需用0.4 molL1 NaOH溶液480 mL。配制方法如下:(1)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g固体NaOH。(2)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在500 mL大烧杯中,倒入约30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3)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_次,洗涤后的溶液_,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4

8、)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_时,改用_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_。(5)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偏低的是_,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填各选项的序号)A所用的NaOH中混有少量Na2O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D固体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F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G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

9、度线第2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C解析:A项导致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小,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B项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C项导致所取盐酸的质量偏大,溶液浓度偏大,故C正确;D项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2B解析:混合和稀释过程中H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2 molL1。3C解析:因原来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后的溶液还是饱和溶液,则(mn) mol Na2CO3可与10m mol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mn0,即mn,在饱和溶液中100%a%,则100%37%,即a%不会大于37%,则a%可能

10、为30%。4D解析:36.5 g HCl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溶液的体积大于1 L,所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 molL1,A错误;在溶液中HCl完全电离,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B错误;题中没有给定温度和压强,不能确定HC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C错误;溶液的质量分数w100%,D正确。5B解析:将5.85 g(0.1 mol) NaCl晶体溶入100 m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00 mL,故A错误;1体积c molL1 H2SO4溶液用水稀释为5体积,稀释后溶液浓度为c molL10.2c molL1,故B正确;将25 g(0.156 25 mol)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

11、mL溶液,其浓度为1.5625 molL1,故C错误;w g a% NaCl溶液蒸发掉 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a%,故D错误。6B解析:方法所得的溶液体积不是250 mL,故所得溶液浓度不等于1.0 molL1。7C解析: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则n(SO)n(Ba2),c(SO) molL1。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c(NH) molL1。由于溶液呈电中性,设原溶液中的Al3浓度为x,由电荷守恒可知,x3 molL11 molL12,解得:x molL1。8(1)28.6(2)21.49(1)N2排出D中的空气K3K1、K

12、2(2)锥形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3)Cu2NO4H=Cu22NO22H2O(4)0.0720 molL1(5)有装置E中得到100 mL硝酸时产生的NO约为80.64 mL,而试管中原有50 mL N2,二者之和为80.64 mL50 mL130.64 mL,而量气管测得的气体体积为368.50 mL224.00 mL144.50 mL130.64 mL,说明生成NO2的同时有NO生成解析:(1)气球中的空气成分主要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C装置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所以进入D装置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试管体积为50 mL,进入的氮气体

13、积为50 mL,通入氮气目的是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避免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可能发生的反应是浓硝酸变稀后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4)设硝酸浓度为c,发生的反应实质是HOH=H2O,25.00 mLc18.00 mL0.1000 molL1,c0.0720 molL1。(5)通过计算分析判断,E装置中生成的硝酸溶液体积为100 mL,浓度为0.0720 molL1,所以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072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

14、O,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036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0036 mol22.4 Lmol10.080 64 L80.64 mL,加上原来试管中的氮气50 mL,共计130.64 mL,小于题干中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144.50 mL,说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同时也生成了一氧化氮气体。10(1)31.6 g(2)相等(3)降温结晶(4)0解析:(2)a点处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同,即在100 g水中所溶解的两者的质量相同,故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3)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变,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出硝酸钾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