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535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乳山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A“有买及买(卖)也,

2、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2唐朝诗人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旁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锺,船中养犬长食肉。”诗歌未能反映 A作者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C当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海上贸易相当发达3据史料记载,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上材料反

3、映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苏州、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以上地区纺织行业分工很细 商品经济渗入农村A B C D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5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B历史人物的真伪很难辨别,当时的标准只能作为参考C评价历史人物应该看他是否礼贤下士、是否能抵抗流言D评价历史

4、人物必须考虑当时的立场618世纪中期,英国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下列关于理由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B英国殖民者攫取了大量财富并运回本国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英国采用军事占领、欺诈、抢掠的手段征服,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D在殖民争夺过程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7下列世界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反映了18501913年世界工业发展状况。年份18501870189019001913指数9204159100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自然科学取得显著成就 贩卖黑奴获得巨额利润

5、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A B C D8经济史学家克拉夫兹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中指出:“英国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变革,但并没有获得人均收入提高的回报。”指出“英国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变革”的表现资本家攫取巨额利润,工人日益贫困 各部门发展平衡 生产技术革新的进程十分缓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 A B C D9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

6、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10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12下表是1956 -1964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7、的是A1956年后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确立 B“左”倾错误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D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13罗斯福虽然相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罗斯福“藐视经济规律”的做法是A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C发展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和经济 D推行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经济体制 14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 共产主义实

8、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A B C D15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16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

9、,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置经济特区的创办浦东的开发和开放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7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近了与欧美国家

10、的距离 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 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A B C D18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192010年8月,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品牌的收购。这充分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C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1、”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 B C D2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孔子思想观点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B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反对政治制度改良C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产生了影响D孔子的办学思想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2“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A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和的主张 B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C

12、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3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 A经世致用 B批判君主专制 C工商皆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4“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这是恩格斯对那一事件的论述 A宗教改

13、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25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使基督教徒实现了人人平等26书法美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各项对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描绘不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B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C楷书更趋简化,结构形体严谨,具有其他书法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D行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有极高的审美价值。27周兴旺先生说:“ 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