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535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七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潍坊七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2009.11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卷(选择题,36分)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肴馔(zhun) 商榷(qu) 甄(zhn)别 什刹(sh)海B恪守(g) 搭讪(shn)愀(qio )然 铩(sh)羽而归C安谧(m) 戕(qin)害 跬(ku)步 熠熠(x)闪光D饿殍(pio) 恣(z)意 诳(kun)语 恪(K)尽职守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 骸骨 犄角 得失具亡 安土重迁B惆怅 琐碎 点缀 血脉相承 安捺不住C清澈 磕

2、绊 濡染 谛听鸟鸣 漂泊天涯D眩耀 懊恼 陶冶 炊烟袅袅 方兴未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 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盘旋。天已经有些 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3)此后要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 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A干涉 暗淡 徜徉 B干预 黯淡 徜徉C干预 暗淡 徘徊 D干涉 黯淡 徘徊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十七、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七、八岁男孩子的

3、雄心和梦。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C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D看到你英姿俊发,我年轻时的梦,正由你在延展,亦觉人生之乐,莫过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长、茁壮。你读过金缕衣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事情已经过去了27年,27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其间沧海桑田,世事多变,但我不相信他会忘掉我,忘掉中国。B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C为我们的文学事业呕心沥血的人,为我国人民

4、革命鞠躬尽瘁的人,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是永存的。D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悲天悯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6为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语句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

5、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萦青缭白,外与天际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8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等。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二

6、、(12分,每小题3分)阅读赤壁赋选段,完成912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

7、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方其破荆州(当) 逝者如斯 (这,指江水)B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举匏尊以相属(用葫芦做的酒器)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D酾酒临江(斟酒) 固一世之雄也(固然)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舞幽壑之潜蛟 B君

8、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1下列句中与其他各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2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A/ B/C/ / 卷(非选择题,114分)三、(26分)13翻译下边课文中的文言句子(12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分)(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分)(3)心凝形释,

9、与万化冥合。(4分)14(8分) 阅读食指相信未来选段,回答问题。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1)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当时环境的恶劣?具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2)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3分)15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10、分)(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4)苟利国家生死以, 。(5)柴门闻犬吠, 。(6) ,烟波江上使人愁。四、(12分)16下面这段介绍录音笔的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些毛病,请加以修改(有几处改几处)。(6分)录音笔的录音时间至少可以长达10小时以上,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会议录音或不能及时整理录音的记者来说特别适用。一般的MP3产品只能一两个小时录音。录音笔具有电话录音功能。将它接到电话机上,就可以进行电话录音,这对其他数码产品是做不到的。录音笔在录音时还可以对声音进行辨析,当外界环境安静时,录音笔会自动暂停录音,一旦在录音环

11、境中再次出现声音,它又会重新开始工作。另外,录音笔外带话筒,可以使录音效果更加清晰。原 句改 正(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6分)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等候客人用“ ”,客人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做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称“拜访”,请人别送用“ ”,陪伴朋友用“奉陪”, 求人解答用“请教”, 用“赐教”, 欢迎购买用“惠顾”, 说“笑纳”, 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用“拜托”,麻烦别人说“ ” 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高见” ,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五、(16分)阅读下面的文

12、字,完成1821题。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

13、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诚然,有时,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