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1521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新课堂一轮总复习(课时练+小专题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小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1一定条件下,反应6H2(g)2CO2(g)C2H5OH(g)3H2O(g)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达平衡时,v正(H2)v逆(CO2)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D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2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制备。如下左图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右图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0.15 m

2、ol L1min1B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 min 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 mol,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比较第8 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 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T(15)D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7 molL1、c(CO)0.5 molL1、c(COCl2)0.5 molL1,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3(2018届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

3、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xC(g)HK(T2)时丙烯腈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图(a) 图(b)(3)图(b)为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的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 。则高于 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有副反应发生;_;_。(4)恒容时,若按丙烯、氨、空气的体积比117.5投料,有利于提高C3H6转化为C3H3N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填字母)。A使用催化剂B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C降低反应温度D将产物液化,及时移走产物(5)己二腈NC(CH2)4CN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龙的中间体。工业上通过电解丙烯

4、腈(CH2=CHCN)制己二腈,H3PO4K3PO4等作为电解质溶液,控制pH在8.59.0范围内。写出该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_。小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1.D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平衡时v正(H2)3v逆(CO2),故B错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即c点大于b点,故C错误;假设消耗C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60%0.6 mol,则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1.8 mol,因此氢气的转化率为100%90%,故D正确。2C解析:分析

5、右侧图象知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0.15 mol L1min 1,A正确;分析右侧图象知第7 min时,n(Cl2)n(CO)n(COCl2)319,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 min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 mol,反应物增大的程度较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分析左侧图象知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减小;分析右侧图象知第10 min时,平衡逆向移动,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T(8)T(15),C错误;D选项中将COCl2完全转化为Cl2和CO,则c(Cl2)1.2 molL1、c(CO)1.0 molL1,与原平衡加入的物质的量

6、相当,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与原平衡等效,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D正确。3D解析:由图象可知平衡时,甲容器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100%61%,乙容器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100%50%,甲容器内压强比乙容器内大,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11x,所以x1,A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温前乙容器的转化率比甲容器的转化率低,升温不可能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C错误;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可以等效为原平衡状态下压强增

7、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转化率增大,所以平衡时甲容器中c(A)小于2倍原平衡中的c(A),平衡移动目的是降低浓度增大趋势,但不能消除浓度增大,达新平衡时浓度比原平衡大,所以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1c(A)1.56 molL1,D正确。4B解析:分析图象和题给信息知起始加入2 mol X、4 mol Y,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为0.25 molL1,若起始加入1 mol X和2 mol Y,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达平衡时,X的平衡浓度大于0.125 molL1,A错误;由图象可知,a点尚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X的浓度减小,不能实现c到d的转化,C错误;利用三段式计算:X(g)2Y(g)Z(g)起始浓度/(molL1)12 0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