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0553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系08汉语言文学3班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摘 要】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梧州民俗文化目前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缺乏规范化引导等诸多挑战,因此,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民俗文化了解程度,做好梧州传统民俗的保护与弘扬、开发与利用工作,对激活千年古城的文化基因,进而推动梧州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 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1、 前言(1) 调查背景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江文化最早的一个文化中心,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之一。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

2、桂江交汇处,毗邻粤、港、澳,曾有广西“水上门户”的美誉。早在百年前,梧州就依托着河内港的优势,乘“襟连两广,水控三江”的东风,成功转型为“百货出入之枢,商贾云集之地”。因水而兴的百年商埠,有着鲜明的历史发展个性和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骑楼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龙母等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久远、厚重奇特。当前,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与关注,梧州这一座历史古城在这方面应该有着一种自觉。但是,近年来梧州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民俗遗产保护力度仍不够,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和资金投入,我市民俗遗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保护、管理和合理

3、利用优秀的民俗遗产,有效开发民俗文化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文化的发展势必会有力推动梧州打造岭南山水文化名城的步伐,促进梧州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文明建设。(2)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1日2010年12月8日(3) 调查地点梧州市三城区(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梧州“三县一市”地区(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 (4) 调查目的梧州民俗不仅是活着的过去,也是未来的过去,更是现在梧州人民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愈益清晰看到梧州民俗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本次对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作了深入系统的调查,希望能够通过了解梧州的民俗文化的种类、分布、特点、市

4、民的了解程度及继承发展状况等,为保护与开发梧州民俗文化提出建设性方案。紧紧围绕当代发展的需要,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城市建设,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抒写梧州发展新的篇章打下坚实基础。(5) 调查方法1.调查法(1) 走访调查:主要走访梧州市龙母庙、骑楼城、金龙巷、博物馆、各大酒家、小吃店等地,并采访了对民俗文化熟知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及广大市民。(2) 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针对梧州市民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设计,问卷的投放主要是在梧州学院、梧州第一中学的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梧州市市民当中发放纸质问卷,向广西各大高校的梧州籍大学生发放电子问卷。2. 文献法收集当地政府、学者、老百姓

5、所掌握的民俗文献、历史照片、书籍、报纸等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整理。(6)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本次调查累计发放问卷(纸质问卷、电子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10份,回收率为88.57%,其中有效问卷共287份,有效率为92.58%。2、 梧州民俗文化的亮点简介 梧州这一座历经二千多年历史发展的古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本次调查与整理,了解到梧州民俗文化的亮点如下:(1)饮食习俗文化梧州面靠西江水,与粤、港、澳毗邻,市井繁华,不仅酒楼饭馆的佳肴丰富多彩,而且大街小巷的风味小吃也品类繁多,在广西长期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有着独特的饮食习俗文化,茶文化、风味小吃文化、酒文化,满月酒,周岁酒,六

6、十大寿,七十、八十、九十大寿礼仪宴席酒文化等。(2)节会文化节日文化习俗在梧州是影响深远的民俗事象,是传承比较集中地民间文化,特别是在梧州这一座水文化风情浓郁的城市,许多节会文化都彰显着水的特性。春节合家团聚,元宵花灯节,三月三“炮节”和吃黑米饭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有“拜七姐”和“贮存七月七水”的习俗,端午节“龙舟竞渡”,冬至有“冬至大过年”的过节习俗,重阳节登高爬白云山等重大节会保持着千百年来古朴的民风习俗元素1。(3)钱币文化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朝廷以“梧州铜锡易得,令置监开铸”在梧州设置元丰监,由此开创了梧州历史深厚的钱币文化。梧州于1997年6月21日成立了钱币学会,对

7、钱币进行学术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掘钱币实物所蕴含的历史,了解钱币的人文价值2。(4) 戏曲、民歌文化 粤剧是岭南地区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粤方言地区。梧州是粤剧发源地之一,粤剧文化在这一座古城里扎根深厚。梧州粤剧在上世纪30-40年代已经是响誉粤港澳的,多少名艺人在梧州开班,一直到50-70年代,珠三角及广西各地的剧团都有不少来自梧州的“主角”。1951年6月梧州粤剧团正式成立,在两广享有盛誉,在粤、港、澳地区也有相当著名的戏曲表演团体,直到今天由梧州粤剧团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女驸马、孟丽君、双结缘、百鸟衣、罗汉钱等,一直深受梧州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7。梧州地处三江水口,水上定居的渔民及往返运

8、输的船户甚多,他们历来被成为“疍家”或者“疍户”。“疍家”人唱的歌谣独具一格,腔调叫“咸水歌”,有著名的民歌撑船歌、堂迅谣、滩路歌等,渔民们用歌声唱出生活习俗特点、反映四季渔汛,内容丰富多彩,情调优美动人。“牛娘戏”也称作“牛戏”、地戏或长衫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每年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牛娘戏中有说、有唱,娱乐性很强,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蒙山县每年农历八月初四举办的“盘王节”,是夏宜瑶族人民的歌圩。八月十六日为“修路节”,是长坪瑶族人民的歌圩。每逢歌圩佳节,瑶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盛装艳服

9、,赶赴歌圩,唱歌跳舞,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美好新生活的赞颂,场面其乐融融。男女青年利用对歌的形式,互相倾吐爱情,问答姓名,唱到情投意合时,互相赠送信物定亲。(5)建筑文化梧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最著名的八大建筑有白鹤观、龙母太庙、邓公庙、武庙、粤东会馆、李济深故居、中山纪念堂、西竺园4。其中梧州市的骑楼建筑最为著名,堪称是一部深刻记载昔日梧州风土人情的活字典,骑楼的建筑风格是由梧州特有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融合而成的。现在梧州市的骑楼建筑主要分布在河东老城区东起梧州大酒店沿云盖路、阜民路、文化路、东正路、东中路、建设路、桂北一路、桂江二路、西江路所围合,骑楼密布,保存状况完好,在国内实属罕见1

10、5。(6)宗教信仰文化梧州是个多集宗教于一体的城市,主要以佛教为主,在历史上牟子、契嵩等佛教名人远近闻名,白云山的四恩寺、龙母庙、西竺园蕴含着重要的佛教文化资源5。除佛教文化外,梧州的道教文化也源远流长,位于梧州鸳鸯江畔的白鹤岗南麓的白鹤观及西江路狮子山上的谭公庙均有着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其中白鹤观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宫观。(7)苍梧文化苍梧文化即发生在西江中部,横跨粤湘桂三省区交汇地以广信为中心的古苍梧地区,由中原文化和越族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而形成有别于中原正统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区域文化。苍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包括相互融合的青铜文化、积极进取的舜帝文化、利泽天下的龙母文化、教化育人

11、的名人文化、兼收并蓄的广信文化和对外开放的海陆丝绸之路对接文化等,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古苍梧地区,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影响深远,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既是粤语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发祥地。苍梧文化的文化遗存很丰富,包括史前遗址、青铜文化遗存、故城古迹、寺观庙宇、古窑古墓等等。(8) 旅游文化 梧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梧州山水钟灵毓秀,山在城中,城将水抱。有风光、胜迹和文物点250多处,有被苏东坡称为“鸳鸯秀水世无双”的鸳鸯江,有爽岛大型天然瀑布群、全国最早建设的孙中山纪念堂、东南亚最大的蛇园、世界最大珍稀保护动物黑叶猴人工繁殖基地、太平天国封王建制遗址、李济深故居等一批独具特色

12、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002年2月,梧州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图 1)。(图1 梧州优美的风景名胜分布图)(9) 龙母文化 龙母文化作为西江文化之源,目前已被列入广西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民间的龙母传说以及对龙母的崇拜促进了西江流域一带龙母庙宇的广泛修建,其中北宋年间于梧州城北桂江河畔修建的龙母太庙最具影响力,与分布在珠江、西江流域,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龙母庙相比,梧州龙母太庙有“更古、更高、更大、更灵”的特点6。除了梧州龙母太庙外,北宋初年于藤县城胜西村、清代于岑溪三堡建立的龙母庙,也都是岭南地区著名的古建筑。 (10)瑶族文化夏宜瑶族乡是梧州最大的少数民族乡,瑶族

13、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每逢“盘王节”,夏宜周边村寨的瑶族同胞便云集在夏宜街“闹歌圩”。把美好的新生活、爱情、幸福、情感寓于歌声之中。节日往往要持续两三日,约有万人聚会,热闹非常。长坪瑶族乡内聚居着于瑶族、壮族、汉族三个民族,有着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居住方式。每年八月十六“修路节”日,为长坪瑶族乡瑶族人民的歌圩。长坪瑶族乡的较习惯跳“师公舞”唱“麻哈列”。(图 2)(图2 夏宜瑶族乡 长坪瑶族乡的地理位置图)(11)意头文化从语言的角度看,“幸福”、“喜悦”、“顺风”、“大四喜”等吉祥语,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和表现。在南方地区,商贸气息浓厚,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危机感在商家的心理十分敏感

14、,所以吉祥语在商业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十分推崇。在梧州随着吉祥语的广泛应用渐渐形成了一种“意头”文化,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很讲究“好意头”8。因此,在“意头”文化氛围下影响下,梧州的商号命名、饮食菜色命名也多呈现使用吉祥语的现象。如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要蒸年糕、吃年糕。因为粤方言的“糕”与“高”谐音,“年糕”喻意“年年高升”,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大年初二,人们会把煎熟的鲮鱼用碟子盛好放进米缸里,因“鱼”与“余”同音,取“年年有余”的吉祥意。还有,结婚当天,新郎把新娘接回家后,也和亲友共同分享百合、莲子糖水,取“百年好合,连生贵子”的吉祥意;或是用花生米掺着白糖来吃,喻意甜蜜蜜或“密密生”,因“密”

15、与“蜜”同音,“密密生”是取传统意义上的“多子多福”这一吉祥意。(12)疍家文化疍家以舟为家,打渔为生,摆渡为业,船仓为床,艇尾为炊,在岸边滩涂种蔬菜养鸡犬、织网、补船。疍家人一般都有大小艇各一条,大艇作住宅,为起居之所,小艇作打鱼及江上交通之用。千百年来疍家在江上风波烟雨中繁衍生息,形成了梧州水文化中的一支疍家民俗。疍民的婚嫁死葬、语言歌讴保存着浓厚的粤文化风味,疍民的水上民歌曲调悠扬,怨叹的色彩浓郁,被称为“叹花”9。如今,随着梧州的经济发展,水上居民一律实行搬迁上岸安置,传承数百年的蛋家文化一步步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很多渔民上岸之后都不愿再次提起往昔艰苦的生活,所以与疍家民俗相关的文化也渐

16、渐走向消亡。(13)乡土文化 梧州的乡土文化由东诗(苍梧)、西球(藤县)、南戏(岑溪)、北歌(蒙山),和中部市区的粤剧(梧州)五大版块构成。岑溪的牛娘剧,古朴欢快、风趣幽默,是中国剧种中的珍品;梧州市郊的鹿儿舞,纯真朴实、土而不俗,表达了人们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火碗舞,揉杂技与舞蹈于一体,象征着光明兴旺;麒麟白马舞,动作多变、气氛热烈,是农村中恭贺新禧常见形式。苍梧石桥镇的鲤鱼舞,欢快喜庆、凭添活力,表现了鲤鱼跃龙门的上进精神;沙头镇的木樨舞,人兽激斗、孔武有力,显示了人类的强大力量10。 古代的民间舞,从其特点来看,主要是古代人们以模仿动物的形象而舞的舞蹈,其内涵与中国各地的传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