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0466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审题就是读懂题,弄清题意,要想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1.认真读题。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字逐句、逐符号地读,边读边记边理解。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等。最后要求学生能复述题目的大意,使学生对题目的内容有个总体的印象。2.对题目中的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应用题是用词表达它们的数量关系的,叙述题意时,经常用到“一共”“还剩”“增加”“增加到”“降低”“降低到”“比多”比少”或“今年前10个月的产量相当于

2、当年全年产量”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在应用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关键词语在题目中的含意,这样有利于对题的分析。平时多设计这方面的题目进行训练。 通过画图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可以直观地反映在一目了然的线段图上,能对应用题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清晰的形象,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题意,为分析解答应用题奠定基础。 3.理解题意,排列条件。在审题中,对条件较隐蔽、叙述简练的应用题还可以通过将词语补充完整和摘录。整理条件就能很容易地把隐蔽条件找出来,从而找到解题线索。例如: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120米,实际只用16天就完成了任务,比计划提前了4天,实际每天多修多少米?首先把题中条件“比原计划

3、提前4天”补充完整即“实际比计划提前4天”。“实际每天多修多少米”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整理题的条件如下:条件:计划每天修120米计划?天实际每天修?米实际16天,比原计划提前4天 问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经过整理条件,容易发现,哪是已知条件,哪是隐蔽条件,和题目所求,这样帮助学生理清了题意。 4.注意题目的要求和单位名称。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同时还要注意题目对我们的要求,如“保留几位小数”“用方程解”“用几种方法解”等等。 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分析

4、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为重要,而且行之有效。一、养成指读的习惯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我们有的学生拿到题目立即写算式,出现的错误有:(1)没有弄清题意。(2)审题时漏看、错看已知条件和问题。(3)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4)找不到题中隐蔽条件,等等。这些我们觉得都是使学生“解题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放

5、慢速度,连读两遍,再提笔答题,养成指读的好习惯,能将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达到手眼合一。 二、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 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原则性的错误。解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划重点、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 三、养成逆向思维的思考习惯应用题中常常会给出多个条件,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条件来解决问题存在疑惑。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从问题出发去寻求需要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

6、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的条件,得到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将逆向思维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思考习惯,用来过滤复杂的内容,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解题思路。 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的研究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审题是进行正确做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针对学生审题不认真的现象,重点从读题、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以及灵活解题四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正文:每次改作业或试卷,我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

7、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或是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我把题目要求再读一遍,学生就会马上反应过来,或者让学生重新读题他们就会做对。其原因是: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就马上做,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或者是很快地浏览一遍就开始做了。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字认得不是很多,题里的数量关系理解也不透彻,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反应或猜测。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审题是进行正确做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一、寻找“题眼”,读懂题意。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只有认真读了,才能知道题目中的要求是什么,接下来才会明白要

8、往哪方面思考。在读题的过程中,要想把题读懂,找到“题眼”至关重要。当我接一年级新生的时候,每当遇到要读的题目时,我就让学生跟我一起用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让学生反复读,尽力记住,毕竟一年级的数学题型并不多,因此识字量也不大,对学生来说负担并不重。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学生读两遍题目。读第一遍的时候,要求学生用手指着读,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读第二遍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句圈画起来,也就是找到“题眼”,以便提醒学生自己注意,读懂题目的意思再动笔。如,我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时,在猴子图中,两道题的问题都是“现在有多少只猴子?”信息中只有一个字发生了变化

9、,一道是“跑来了3只”一道是“跑走了3只”,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发生了改变,一道是求整体用加法计算,一道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验证中得出审题方法,加深了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在接下来的企鹅、熊猫和鹿图中,我又针对“企鹅比熊猫多4只”,“鹿比熊猫少10只”两个关键句进行渗透,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去理解关键句的意思,再通过读关键句中的关键字使学生经历了从读句到读懂句,再到分析句,最后正确列式的过程。二、动手操作,理清题意。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一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

10、意,有时我还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1.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画画点点。在一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

11、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如在教学“8、7、6加几”时,需要让学生到主题图中数出花的盆数以及男、女生的人数,我就要求学生数完后将数标在图上,以便让学生能很快地找出和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三、动脑思考,理解题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学生只是机械地读题,而不认真观察思考, 寻找有用信息,对解题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小学一年级的题目大部分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

12、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我在教学中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拿到一道图文结合的题目时,学生读完文字就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或者也意识地到图中去找信息,可是找的都是些对解题没有价值的信息。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题的审题教学,在弄清每个条件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了题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13、,同时也在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我还习惯于提问,相邻的两个条件有无联系,它和问题有无直接关系。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这样在观察中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去找有用的信息,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这样的积累对学生今后解决复杂的题目是很有帮助的。四、灵活解题是审题的目的。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反复练习也可以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题,或者具有逆向思维的题,我经常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思维得到锻炼,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从而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 如:13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再如:学生往往把“基数”和“

14、序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能一下子分清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基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数叫序数。我就出题进行练习,如:有五盏灯笼,问:从左边起,点的是第几盏灯笼?(点的是第二盏灯笼)同样还是五盏灯笼,问:点了几盏灯笼?(点了两盏灯笼)多进行这样的对比练习,学生就不容易出错了。 在教学中会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会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学习数学,是需要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对于普遍存在的审题习惯差的问题,是需要去关注与解决的。因为正确的审题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获得成功。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