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9449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开江中学语文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班次 姓名 考号开江中学2013初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第卷 基础阅读部分说明:将112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123456789101112、语文基础知识(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瞰(kn)望倒坍(t)颓(tu)唐奄奄(yn)一息B、商酌(zhu)荫(yn)庇孱(chn)弱馈(ku)赠C、干瘪(bi)慰藉(j)阔绰(chu)面面相觑(x)D、嗔(chn)怪簇(c)新骸(hi)骨引颈受戮(l)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骄奢攫取精血诚聚浩瀚无垠B、窒息谮害唯唯连声一泻千里C、荣膺沉缅挖心搜胆望眼

2、欲川D、锦幛聒噪断壁残垣天伦之乐3.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2分)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 (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 (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 (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男排主教练坦言,在

3、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 (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青春,让我们乐此不疲地追求梦想,难免磕磕碰碰,我们却始终勇敢地走下去。B、王老师知识广博,授课风格生动幽默,他总能旁征博引,让同学们如坐针毡。C、家长们,请不要面面俱到,越俎代庖,给孩子们一双翅膀,任他们自由翱翔吧。D、一个有着良好教育的人,总是懂得欣赏和赞美别人,而不是一味吹毛求疵。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B.将在

4、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30届全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给弘扬巴西精神和巴西的形象带来良机。C. 为避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都加大了对客车运行安全的监督排查力度。D. 阳春三月,开江中学“红专楼”前那两树海棠花迎春开放,争奇斗妍,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二、科技说明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中国石拱桥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来源:Zxxk.Com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

5、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6、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

7、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6.下面对赵州桥说明内容及顺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结构特征、建造规模和设计者。B.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结构特征、修建时间和建筑规模。C.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建造规模和结构特征。D.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地理位置、结构特征和设计者。7.下面对选文所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取得的光辉成就。,B.选文通过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雄伟规模。C.选文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赞美赵州桥设计和施工的巧妙绝伦。D

8、.选文中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赵州桥四周景色优美。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为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援引水经注上的记载,令人信服。B.选文第三段的结构是先分说、后总说,这种结构使文章条分缕析,井然有序。C.选文高度肯定了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D.选文中“当时”、“可算”等限定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三、文言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9、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

10、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力者,皆吾敌也。”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释】泓:泓水 既:尽,完了 济:渡过 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陈:同“阵”,摆好阵势。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阻隘:指地势险要。赞:助。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公将战。(将要)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皖洛 (率领)B.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偏袒)

11、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价值)C. 彼众我寡 (少)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古代君王的自称)D. 宋师败绩 (军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目光短浅)10.下列带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既克,公问其故 楚人未既济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争先鼓勇,溯迎而上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之为军也,D.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11.下列表述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宋之战,宋军大败,主要归咎于宋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用荒谬的军事思想来指挥的这场战争。B、在军事斗争已发展到很高水平的春秋时期,宋公能搬用“古之为军”的作

12、法,证明他对待战争的态度还是非常严肃的。C.鲁国之所以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是因为鲁庄公能取信于民,曹刿能捕捉作战时机。D.鲁庄公和宋襄公都是“肉食者”的形象,但两者是有分别的。鲁庄公能纳谏,虽愚却开明,而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12.下面对选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两文都采取了对话(语言)的方式来刻画人物,人物对白极具个性,曹刿沉着冷静,子鱼痛心疾首,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如见其人,如闻其声。B.面对宋公这样一位不可理喻的君王,作为臣子的子鱼讲话时的语气和声态是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的。C.曹刿和子鱼指挥作战都强调善于把握作战时机,然而两场

13、战争的结果迥异,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D.曹刿政治上能“深谋远虑”,军事上能“把握战机”,故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子鱼不过如赵括一样,纸上谈兵,导致了宋国“泓水之战”的败绩。第卷(综合类题,共56分)四、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默写(18分)13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4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_ 、_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_(2)_15.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 (6分)破阵子 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密 封 线 内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