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58306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遥感概论结课论文-何璐璐毕设.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遥感概论结课论文姓名:何璐璐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班级:2012级1班学号:201221011126学习遥感概论的感想刚听到遥感这个词时感觉既熟悉又陌生,难道是遥控感受吗?后来通过对遥感的学习,我对遥感有了很深的了解。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与现代物理学、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和地理学密切相关。所以,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地球环境资源的调查和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一、 遥感(Remote Sensing)概述在神话传说中所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就是指现在的“遥感”吧。现实中的遥感则是通过卫星、飞机或者气球等运载工具搭载遥感设备,对地球上的数据资料

2、进行识别,并且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为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提供参考;而在抗击自然灾害时,遥感更是能够帮助我们尽早获得详尽的信息,从而有效减少损失。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遥感是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遥感又分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广义定义: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

3、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自然现象中的遥感:蝙蝠、响尾蛇、人眼人耳;狭义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

4、性同步信息,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一部分与地面发生作用后反射,再次经过大气层,到达传感器。传感器将这部分能量记录下来,传回地面,即为遥感数据。二、遥感原理遥感所采用的原理是什么呢?通过前面的叙述发现,遥感数据的传播是波的传播。振动的传播称为波。电磁振动的传播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波段按波长由短至长可依次分为:-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其穿透性越强。遥感探测所使用的电磁波波段是从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到微波的光谱段。太阳作为电磁辐射源,它所发出的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太阳光从宇宙空间到达地球表面须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太阳光在穿过

5、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因而使透过大气层的太阳光能量受到衰减。但是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随太阳光的波长而变化。地面上的物体就会对由太阳光所构成的电磁波产生反射和吸收。由于每一种物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入射光的波长不同,因此它们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也不同。各种物体对入射光反射的规律叫做物体的反射光谱,通过对反射光谱的测定可得知物体的某些特性。三、遥感的特性遥感作为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既是人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客观需要,更有其它技术手段与之无法比拟的特点。遥感技术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获取的数据具有综合性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时段、

6、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 态 与 分 布,真 实 地 体 现 了 地 质、地 貌、土 壤、植 被、水 文、人 工 构筑 物 等 地 物 的 特 征 ,全面地揭示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这些数据在时间上具有相同的现势性。(二)、能动态反映地面事物的变化遥感探测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这有助于人们通过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同时,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监视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甚至军事目标等方面,遥感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三)、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遥感

7、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为宏观地掌握地面事物的现状情况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宏观地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手工作业相比是不可替代的。四、遥感发展简史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5。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地面遥感遥感技术是从19世纪初期(1839年)出现摄

8、影术开始的。19世纪中叶(1858年),就有人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二)、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可称为航空遥感的第一次试验,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并将航空像应用于地形和地图制图等方面。可以说这揭开了当今遥感技术的序幕。(三)、航天遥感阶段随着空间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有了很大发展。遥感器从第一代的航空摄影机,第二代的多光谱摄影机、扫描仪,很快发展到第三代固体扫描仪(CCD);遥感器的运载工具,从收音机很快发展到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遥感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从图像的直接传输发展到非图像的无线电传输。五、遥感应用

9、当前遥感形成了一个从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间,从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到判读分析和应用,对全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体系,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对这样庞大数据的处理速度,遥感数字图像技术随之得以迅速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地理

10、学的研究和发展,使地理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遥感信息应用是遥感的最终目的。遥感应用则应根据专业目标的需要,选择适宜的遥感信息及其工作方法进行,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遥感技术系统是个完整的统一体。它是建筑在空间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学、地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是完成遥感过程的有力技术保障。六、遥感技术在地理学中的意义长期以来,地理学主要是以地图作为地理信息存贮及成果展示的工具,以地图和实地观测作为地理研究的主要手段。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单纯传统的工作手段已不能适应地理学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成为当前地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和动向之一。(

11、1).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和工作的重要信息源。(2).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当前,作为地理学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物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兴起及应用推动和加速了地理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种存贮和管理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也是地理学进行区域分析及综合分析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遥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和强有力的信息更新手段,使地理信息系统的活力和应用大为增强。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也为遥感提供各种有用的辅助信息和分析手段等支持,提高了遥感信息的识别和分类精度,为遥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现代地理学的科学园地中并蒂开放的两枝科技奇葩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它们的相互结合及相互支持,必然为地理学科学园地增光添彩,为地理学的发展一展宏图伟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