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55897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目标定位 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 3.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内容索引,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1,一、生态环境问题 1.概念:由于 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突出表现: 、土地荒漠化、森林和 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水土流失,生态平衡,草地,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1)森林覆盖率低。 (2)人均拥有量少。 (3)森林资源

2、地区分布不均:西南、东北、东南 ,西北、华北较 。 (4)林产品 突出。 (5)社会、经济、 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不断增加。 2.我国草场资源现状 (1)草原 ,居世界第二位。 (2)草场 严重,生产力不断下降。,供需矛盾,多,少,环境,面积广大,退化,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思考】,答案 主要分布地区: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以天然林为主;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以天然林为主;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答案,三、水土流失 1.我国的水土流失 (1)主要分布区: 高原、 中上游地区。

3、 (2)类型: 、风蚀。 2.形成原因,黄土,长江,水蚀,植被,降雨,不合理,滥垦乱伐,3.危害 (1)直接后果:破坏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2)长期危害: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植被破坏造成流域的 ,导致 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 。,土地资源,土壤肥力,水土流失,下游,洪涝灾害,2.新疆地区会发生水土流失吗?,【思考】,答案 虽然新疆地区深居内陆,但也有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风、冻融等现象,存在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存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现象,因此,新疆地区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4、答案,四、土地荒漠化 1.分布地区:我国 区和绿洲边缘区。 2.影响因素 (1)重要因素: 条件,但其作用过程比较缓慢。 (2)主导因素:人类 、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 3.危害 (1)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 。 (2)直接影响着我国 的正常运行。 (3)形成沙尘暴影响其他地区。,北方农牧交错,自然地理,过度放牧,生态环境,国民经济,3.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思考】,答案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分缺乏,植被一旦破坏,水分很容易散失,但是恢复很难。,答案,五、生物多样性减少 1.生物多样性现状 (1)我国是世界上生

5、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生物多样性正面临 。 2.原因:主要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1)大面积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 (2)对物种的高强度 等。 (3) 的大量引入或侵入。 (4)土壤、水和 污染。,严重威胁,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空气,互动探究区,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图中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现有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_ _ _。 (3)大面积天然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 _。 (4)图中A处荒漠化与清代的什么政策有关?,答案 人口剧

6、增,所需耕地面积扩大,天然林遭破坏。,答案,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 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等,答案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移民守边,开放蒙禁”。,植被破坏的表现及危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在主峰附近存在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暴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

7、不见于记载。,探究点二 水土流失,(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_。 (2)文中所述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_。 (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 。 (4)就你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洪暴发,大量采伐,兴建土木工程,森林破坏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气候变迁等,答案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黄土疏松,易被侵蚀。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战争等。,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表层,被雨水冲蚀后引起跑土、跑肥、跑水,使土层变薄变贫瘠的现象,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具体成因、危害

8、如下表所示:,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探究点三 土地荒漠化,材料二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 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荒漠 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 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右图为“影 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答案,答案 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

9、(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造成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答案,答案 干旱。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 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1.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其形成与过程比较缓慢,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导因素。如下图所示:,2.沙尘暴的形成条件 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强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沙源

10、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形成沙尘暴的局地热力条件。,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的三百年间,地球上只有136个物种彻底消失,工业革命后,二百多年来已经有540个物种灭绝,尤其是最近一百年来,就接近400个。 材料二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探究点四 生物多样性减少,(1)近二百年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变化的趋势。 (2)分析生物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人类保

11、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_ _。,答案,加快,答案 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 人为原因:人类破坏草地、森林等生存环境,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后代人留下广阔的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主 要 的 生 态 环 境 问 题,生态环境问题,概念,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分布,成因,危害,森林资源匮 乏,草场退化,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我国草场资源的现状,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主 要 的 生 态 环 境 问 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危害,沙尘暴,自然因素

12、,人为因素,概念,形成条件,生物多样性概念,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自我检测区,3,1,2,3,4,5,对点训练一 森林资源问题 2017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主题是“气候、人类、社会”。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不包括 A.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 B.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C.增加用材林 D.为物种提供栖息地,解析 本题考查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增加用材林不属于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答案,解析,6,7,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 A. B. C. D.,解析 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

13、可进行判断。,答案,解析,1,2,3,4,5,6,7,对点训练二 水土流失 下图为“长江流域不同年代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1,2,3,4,5,6,7,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最快 B.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小 C.20世纪9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是50年代的3倍 D.水土流失现象有所控制,答案,解析,解析 图示反映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继续扩大,但速度减慢,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增加的速度减慢。,1,2,3,4,5,6,7,答案,解析,4.水土流失现象对河流中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有 A.台风灾

14、害频发 B.河道更加畅通 C.河道通航能力下降 D.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降低,解析 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中下游地区河道淤塞,通航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发生概率提高。水土流失与台风灾害无关。,1,2,3,4,5,6,7,1,2,3,4,5,对点训练三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东部的海滨城市浙江省温岭市,开展了一项针对大熊猫的野生动物异地保护性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调查和了解大熊猫对从西部山区到东部沿海,以及从自然环境到人工饲养环境的适应性。据此回答56题。 5.大熊猫主要栖息在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6,答案,解析,解析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7,6.大熊猫面临的主要危险是 A.天敌的捕杀 B.食物的缺乏 C.栖息地环境的破坏 D.人类的猎杀,1,2,3,4,5,6,解析,解析 大熊猫已经受到国家的保护,但环境破坏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缩小。,答案,7,对点训练四 土地荒漠化 7.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1)据图甲,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其人为因素有_ _。 (2)据图乙,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