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期末统考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5777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姚期末统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余姚期末统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余姚期末统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余姚期末统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余姚期末统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姚期末统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姚期末统考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余姚期末统考卷 四年级(上)语文(人教版)一、 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用“”画出来。 冒昧(mi wei) 暂时(zhn zi) 净角(jio ju) 形单影只(zh zh)_ (振 震)兴 (复 覆)盖 山洪(爆 暴)发二、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匀称。 qng yng zo r yn yng mn tio s l ( ) ( ) ( ) ( ) tu jin ln du yn b jn b hu hung ( ) ( ) ( ) ( )三、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四字成语。1、望子成( ) 照( )画虎 老( )识途 笨()先飞、草( )花开 雪花飞( ) 绿树成( ) 清波( )( )

2、第一组的词语都带有动物名称,我知道的还有_。第二组的词语都表示自然风景,我知道的还有_。四、 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夏日里,整个墙面都被爬山虎绿色的叶片所覆盖住,真是(一派非常有生气的景象)把括号部分换成相应的词语:_。2、例: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补写句子。新建的火车站的候车厅很大,_。3、山上的小溪(一路欢歌走向远方)。(体会括号部分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写生动)公园里的菊花_。五、按课文内容填空“日积月累”填空。1、读了“莫以善小而不为,_”,我明白了_的道理。2、不识庐山真面目,_。(题西林壁) ,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元二使安西)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绿得像。游船、画舫在湖面,几乎不留一点儿。4、学了这学期的课文,我们有了很多的收获。从周恩来少年时期铿锵有力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他为_而读书: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我们感受到两岸同胞的_ ;从哥哥背着残疾的弟弟说着将来也要送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中,我们体会到_读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段,完成练习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4、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1、 这个语段主要写了的事。2、 从叶老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中我们知道了写作文时:用字;句子要。3、 “春风拂面”在文中的意思是;作者有“春风拂面的感受”是因为。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束鲜花引出的重大发现 一束普通的鲜花,一次偶然的机会,孕育了一个重大的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这是发生在300多年前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平素非常喜爱鲜花,但他却没有时间去逛花园。( )

5、,他让园丁每天送些鲜花来以便观赏。一天,园丁送来了几束紫罗兰。正准备去实验室的波义耳立即被那艳丽的花色和扑鼻的芳香吸引住了。他随手拿起一束紫罗兰,边欣赏边向实验室走去。进了实验室后,他把紫罗兰往桌上一放,就开始了他的化学实验。就在他向烧瓶中倾倒盐酸时,( )不小心将酸液溅出了少许,而这酸液又恰巧滴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波义耳叹息之余,( )立即将紫罗兰拿到水中去冲洗,谁知这下却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紫罗兰转眼间变成了“红罗兰”。这惊奇的发现立即触动了科学家那根敏锐的神经:“盐酸能使紫罗兰变红,其它的酸能不能使它变红呢?”( ),波义耳就和他的助手分别用不同的酸液试验起来。实验结果是:酸的溶液

6、都可使紫罗兰变成红色。 酸能使紫罗兰变红,那么,碱能否使它变色呢?变成什么颜色呢?紫罗兰能变色,别的花能不能变色呢?由鲜花制取的浸出液,其变色效果是不是更好呢?经过波义耳一连串的思考与实验,很快证明了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都有遇到酸、碱改变颜色的性质。接着,波义耳和助手们搜集并制取了多种植物、地衣、树皮的浸出液。实验表明,变色效果最明显的要数地衣类植物石蕊的浸出液,它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自那时起,石蕊试液就被作为酸碱指示剂正式确定下来了。以后,波义耳又用石蕊试液把滤纸浸透、晾干、切成条状,制成了石蕊试纸。这种试纸遇到酸溶液变红,遇到碱溶液变蓝,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300多年过去了,人们一直

7、在应用波义耳的这一重大发现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服务。1、 题目“一束鲜花引出的重大发现”这个重大发现就是_的发现;直到现在还应用在_和_中。2、 选择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当即 为了 因此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3、 细细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按事情发展为下面几层意思排序。( )试验中溅出的酸液滴到紫罗兰的花瓣上( )实验得出酸的溶液都可使紫罗兰变红色( )波义耳随手拿起紫罗兰走进实验室( )经水冲洗后紫罗兰变成了“红罗兰”4、 从科学家义波耳的这一重大发现的整个过程我明白了_的道理。八、第一次_提示和要求: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有许多“第一次”吧。比如“第一次烧饭”、“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第一次做值日班长“等等。请选择你最想写的”第一次“,把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字数在300字左右。本试卷为纯手工输入,不得抄袭。邱思宇输入。下载者可以任意更改,这是孟建平的各地期末试卷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