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4224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微笑是一缕轻柔的春雨,可以平息肆n的狂风;微笑是一颗闪亮的星辰,可以慰籍夜间跋涉者的心灵;微笑也是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可以承载千万吨的重负。 肆n 承载 改为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毕业了,把这本书送给你,留个 吧!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 。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 ,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A.标志 记念 刮目相看

2、改头换面 B. 标本 纪念 刮目相看 焕然一新C.标志 纪念 另眼相看 改头换面 D. 标本 记念 另眼想看 焕然一新老师您辛苦了!感 恩3、仔细观察右边图(一)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3分)4. 名著阅读。(3分)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二)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来源:学科网(1)这段故事名为_ _。(1分)(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2分)_ 5.填空。(5分)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毛泽东的沁园春中,化静为动、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

3、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中“ ,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语句是:“ , 。”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6、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例句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例句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答: 二、阅读(共50分)(一)谢亭送别(4分)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 7、诗

4、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8、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11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

5、然。【乙】七月,戌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应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

6、鹿。注谒:掌管进见的近待。戏:古地名。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为天下唱 (3)遣诸将徇地 (4)授兵以击之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BC D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译文: (2)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译文: 12. 【甲】文中陈胜对响应起义的人预测为“宜多应者”,【乙】文中能够验证这一语言的句子是: (1分)13. 【乙】文中秦二世时而“怒”,时而“悦”,时而“大惊”,这些神态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 。(三)(8分) 第二

7、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

8、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

9、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4.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15.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2分) 16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2分) 17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2分)(四)(12分)“零高度”飞行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

10、浮列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飞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

11、。这个间隙是使用气隙传感器来控制的。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N极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转过来了,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这样循环交替,列车就可以持续向前奔驰了。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

12、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列车和导向轨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运行在曲线或者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保持这一侧向间隙,从而到达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目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货车要快好几倍。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而最小的半径也达到1300米,即使是高速行驶中的转弯,乘客也同样感觉平稳舒适。列车与轨道没有接触,安全制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磁悬浮列车的制动方式有三种:电磁制动、涡流制动、滑撬制动。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快速判断,对三种制动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使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